林宽雨/供稿
他曾是俘虏,却让明朝威名远扬;他是一名宦官,却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出身卑微,却七下西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这位传奇人物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郑和。航海之旅将郑和的名字永远载入史册,而这些壮举不仅成就了他自己,也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小补丁
郑和的“名片”
郑和,原名马和,云南昆阳人,出生于洪武四年。郑和的父亲和祖父都富有冒险精神,受他们的影响,郑和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印度西海岸的中国印记
古里的石碑
古里很早就和明王朝建立了联系,早在1403年,朱棣就派尹庆出使古里。四年后,郑和再次来到了这里,他在封赏完古里之后,还专门立下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写着:“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以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访问。不过现实也许会让郑和失望,因为这块意义重大的石碑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消失了踪迹,不知道被历史的洪流冲到了哪里。
科钦的“渔网”
说到郑和对科钦的影响,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科钦的鱼。据说是郑和的船队传授给当地人捕鱼的方法,所以这里的鱼早就把郑和当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根据科钦半岛上一块石碑的记载,中国人在大约公元1350~1450年间将渔网带到了这里,这个时间和郑和船队到这里的时间刚好吻合。
斯里兰卡的布施碑
在斯里兰卡的博物馆里,有一块极具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的石碑静静地躺在玻璃窗里。这块高度近150厘米、宽度近80厘米、厚度近13厘米的石碑已经在斯里兰卡待了600多年了,它是1409年随郑和第二次远航来到这里的。据记载,郑和曾到锡兰山上参拜并留下了这块石碑。在动乱的时代里,这块石碑也是历经坎坷。不过,它的命运比古里的石碑要好得多。1911年,一位英国的工程师在一处下水道中发现了它,让它重见天日。
马来西亚的郑和文化馆
马来西亚有一座不规则的红色建筑物,它有八个门面,意为欢迎八方来客,这就是郑和文化馆。郑和曾多次到达马六甲,船队的水手不仅在这里修建了房屋和仓库,还有很多人留在了这里。郑和船队的水手把中国的生活方式带到了这里,使人们开始穿中国服装。不少中国人和当地人通婚,使两国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郑和对马六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这个贫瘠落后的地方逐渐走向繁华,而这座文化馆就是最好的见证。
郑和在印尼留下的足迹
郑和曾多次造访印尼,你能在这里找到很多属于郑和的痕迹。比如,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城市—三宝垄 ;第一个以“郑和”命名的穆斯林礼拜寺—泗水的郑和清真寺。人们为了纪念郑和,还在三宝垄建了一个大觉寺。这个寺庙如今已经成为中华宗教文化的缩影,郑和和各种神佛一起在这里接受游客的供奉。
帕泰岛上的“郑和村”
帕泰岛是肯尼亚拉穆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岛上住着1000多瓦上加人。这里的人们自称是中国水手的后代,他们的长相和生活习俗跟非洲的本地居民有着不小的差异。据村里的老人说,这个村子是由郑和船队建立的。和马六甲的情况一样,水手们在这里扎下了根,和当地人结婚生子,在这里传播中国文化并影响了数代人。
郑和的最终归宿
郑和不仅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很多地方,最终也把自己留在了国外。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命令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也许郑和预感到自己回不来了,在出发前,他在两块石碑上记录下了自己辉煌的航海经历。1433年4月,62岁的郑和积劳成疾,在印度古里告别了这个世界。同年7月,船队回国,明宣宗将他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七下西洋时间表
1405年7月11日,奉朱棣命令,34岁的郑和开启了人生第一次航海之旅。
1407年10月13日,36岁的郑和回国后不久就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航程。
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郑和四次前往大西洋。
1431年,60岁的郑和踏上自己的最后一次航海之旅,最终在古里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