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则面前,我犹豫了

2017-10-30 02:44:12福建省泉州市苏坑中心小学四陈梓皓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波折那本书悬念

福建省泉州市苏坑中心小学四(2)班 陈梓皓/文

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果人人都能遵守它,我们的生活会很美好。但有时候,想要遵守规则却很难很难,特别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那一次,在规则面前,我就犹豫了……

三年级时,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创办了一个图书角。图书角里的书都是同学们捐赠的,每一本都是好书。望着那一本本花花绿绿的书,我们都兴奋得像过年似的。但老师宣布了一条规则:要有借有还。我们都认真地回答:“知道了!”于是,图书角就开放了——每个人都能自主借书,自觉还书。

我借了一本《第七条猎狗》回家看。这书真好看啊,我一下子就被故事迷住了,接连看了好多遍,还觉得不过瘾,怎么也舍不得还。要是这本书是我的就好了,我叹了一口气。

突然,我被自己的一个念头吓了一跳:干脆别还了,反正没人知道!对呀,书的内容是那样精彩,拥有它,我就可以常常看了,反正图书角也没人管!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很快,我的手不听话地抖得好厉害。我仿佛看到老师责备的目光,听到同学讽刺的话语。有借有还,这是大家都得遵守的规则,我怎么能明知故犯呢?

应该还的!可是我看着封面上的孙悟空,他也看着我。他手中的金箍棒闪着金光,似乎在向我展示它的魅力。我的手又把书抓牢了。这么好的书,要是还了,就会被别的同学借走了,我想再看就难了。

我再次犹豫了。如果这本书是我的,那该多好哇!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时候我想起了课本中的詹姆斯,在父亲的坚持下,他不得不放走鲈鱼,遵守规则。没想到这次经历,却让他一辈子受益。我问自己:如果把这本书占为己有,你会快乐吗?我摇了摇头。如果我把书还了,就可以问心无愧。想到这里,我不再犹豫……

直到现在,那本书还待在图书角的书架上呢!尽管又有不少同学借去看,可过一段时间,它就又回到书架上去了。我很庆幸,在规则面前,我虽然犹豫了,但最后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名师点评

梓皓的这篇文章很棒,他很会通过设置曲折的情节,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文章开头,既有矛盾,又有悬念。遵守规则很美好,但很难很难,这是矛盾;“我”面对诱惑犹豫了,这是悬念。

接着介绍事情的经过。一本书,一次心动,一次选择。事情其实很小,但小作者却描述得扣人心弦。对那本书,因为喜欢,所以想拥有;因为想拥有,就心生占有。这是第一个波折。有了不遵守规则的念头,就有了不安的心里挣扎,在还书与不还书之间犹豫,这是第二个波折。想到榜样,不再犹豫,但怎么做了呢?哈,不马上告诉你!这是第三次波折,巧妙地设置了悬念。直到文章的结尾,我们才知道作者犹豫的结果。

你发现没有,这篇文章,时时悬念,处处波折,直到文章的最后,才让读者知道事情的真相,为他的犹豫松一口气。文章之所以如此生动,就是因为作者善于制造波折。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特别是让我们明白:平凡的小事,通过设置曲折的情节,就可以变得不平凡了。

猜你喜欢
波折那本书悬念
取一本够不着的书
华声文萃(2022年2期)2022-03-08 14:29:13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 01:34:34
一起去图书馆吧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环球时报(2019-12-20)2019-12-20 05:13:15
Towards a Semantic Explanation for the(Un)acceptability of (Apparent) Recursive Complex Noun Phrases and Corresponding Topical Structures
十字路口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语文知识(2014年4期)2014-02-28 21:59:49
悉尼歌剧院坎坷波折的诞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