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才能产生动力。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能不由自主的被调动起积极性,表现出强烈的探知欲望,甚至痴迷。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上要处处用心,时时留意,恰当的设置兴趣点,就像投放下一块块散发诱人香味的奶酪,引起班里这些“小馋猫”的注意力,吊足他们的胃口,让他们主动地追着你跑,争着吃到奶酪而后快。下面就说说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个浅显的小方法。
一、让爱激发动力
接新班之前,我就先做足功课,与幼儿大班的老师及时沟通,拿到入学学生名单,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爱好、存在哪些问题等等。开学第一天,我就熟练的说出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学生们很惊讶。纷纷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笑着说:老师喜欢你们,想跟你们做朋友,所以就想办法知道了你们的名字呀。学生们看到我这么想跟他们做朋友,就纷纷围过来,跟我说话。有的学生问我:老师,你的名字叫什么?“我叫都吉凤”“哦!我知道老师的名字了”,学生们高兴的喊起来。第一节课就在这样美好温馨快乐的氛围中开始直到结束,我和学生之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上课微笑,语气温婉,对每个孩子都公平对待,有进步及时鼓励,有错误,和气地指出。课后抽出时间,为差生补课,争取不让他们掉队。多搞集体活动,丢手绢、听故事、拍皮球,我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我们跑呀跳呀,你倒了,我拉你一把;我倒了,学生过来拽我一下,我又找回了六年前的自己。我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在快乐中建立了感情,建立了信任、感受到彼此带给对方的爱。爱就像涓涓的溪流,流淌在每个孩子心间的,孩子们爱上学校,孩子们愿意跟我说悄悄话,更愿意上我的课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浓烈了。爱是无声的力量,爱是助推的動力。
二、手指演示法,激发兴趣
我有一双小小手,勤快又灵活,打扫屋子,洗衣服,写字画画它最棒,就像十个小朋友,齐心协力往前闯。这首儿歌是我自己编的,是我作为学习数的分解教学的课堂引入。以前教学数的分解时,多是摆物体,学生的学具各不相同,既浪费时间,又很麻烦,老师得挨个桌子走着看,才能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纠错时,由于学生小,动作慢,拿物品容易掉落,其他孩子根本看不清他的演示过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于是我尝试着用手指来学习数的分解,没想到,效果截然不同。例如,学习2能分成几和几的时候,我问道:同学们,你们能用手指表示出2能分成几和几吗?没想到,一会功夫,孩子们的小手就举起来了,我一看,呵,有手枪样的,有v字形的,有筷子形的。我站在前面,一目了然。孩子们动着小手,纷纷说,2能分成1和1。简洁明了,省时省力。我大声说:你们太棒了,一下就学会2能分成1和1了。接着,我趁势引导孩子们观察一下,他们小手的形状像什么?这下子,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了,互相瞅着,争着喊着:赵晨的手像手枪、王娜的手像兔子的耳朵、张辉的像小狗头、李丽的手像木棒。我再来一个激发,那你们能用另一种形状再来表示一下2能分成几和几吗?这下班级里热闹了,孩子们互相观察着,模仿着去做,甚至有的孩子下了课桌去学习。激动好奇,开心的不像是在上课,更像在玩手指游戏。知识学会了,还学会了好几种手指游戏。通过用手指表演来学习数的分解,改变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赋予了它一定的游戏色彩,建立了丰富的表象,使学生在演示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又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里特点。手脑并用,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及好的训练。另外,我也抓住这部分知识点,利用学生表演的过程,作为一个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了自信、合作、友爱、互助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要自己敢于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学会求助。同时也明白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交往,要学会合作,互相帮助,集体力量大的团队精神。“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一根手指力量小,一个拳头力量大”,切切实实做到了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理念当中来。
三、互考法,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小,但内心却都潜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把这股劲头挖掘出来,用到学习上,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例如完成5+4=9的知识点,学生巩固练习1+8等于几之后。我故作神秘的问:哪位同学谁喜欢当老师,出题考考大家?孩子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不相信似的。短暂的沉默之后,王刚第一个举手了,我马上给了他表现的机会。3+6=?,出完题后,王刚脸上满是高兴和自豪,他让腼腆的陈娜来回答,没想到,陈娜一下就回答成功,王刚“哎”的一声坐下了。我让同学们为他俩的成功表现鼓掌,班级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受到了他俩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没被叫到的同学,一个劲的说:我我我。学生们忙着你考我答,而此时的我,只需静静地站在边上,听着看着孩子的精彩表现,整个课堂就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了。学习效果,远远胜于为了达到口算的熟练程度,老师板书出题,学生抄题计算的老模式。或者学生成篇做口算题,老师批得头昏眼花。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后来让同桌出题互考,又演变成在本子上互出题考,同学们注意力集中,考得热火朝天,考得满面笑容。此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旺盛,思维及其敏捷、灵活,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旁观者”。顺利而自然的隐退,实现了教师教学过程中改变注入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华丽转身。
四、灵活多变的趣味数学游戏
一年级的孩子,知识要达到灵活运用,必须经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才行,但重复单调的训练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感,是不可行的。所以我还经常设置其它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如对口令、摘桃子、小小售货员、步步高、,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力的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