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夏日,谁都免不了出汗,不少人还会因为出一身大汗而感到全身痛快。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对出汗这回事有着许多误解和困惑,比如“排毒论”,有人认为出汗就代表体内的毒素在排出,出汗越多越健康。还有些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吃顿饭、走段路或者干点儿活就会“汗如雨下”。
大量出汗真的是在排毒?出汗真的越多越好?为啥有的人随便动动都能全身湿透?接下来就来聊聊你所不知道的那些“汗”事儿。
汗不等于“毒”
有研究发现,汗液里99%的成分是水,固体成分不到1%,而这些固体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钠,也就是盐,还有少量的尿素和乳酸等,所以说,排出的并不是什么“毒”。
夏天出点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确实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为了排毒而使自己流汗过多,反而可能伤了身体。长时间出汗会伴着水分和钠的流失,尤其是在极大量的运动后,身体内的钠含量可能会过低,出现低钠血症。
“汗如雨下”可能是多汗症
你也许会发现,身边有些人无論什么季节,吃顿饭或干点轻活就“汗如雨下”,这就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医学上称为“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一般全身性多汗症少见,即使是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多汗症也主要发生在某些部位。多汗让人尴尬,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如浸湿衣物,汗味过重,严重的患者甚至难以握笔和方向盘等,严重影响生活。
多汗症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类型。功能性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愤怒等。器质性则多见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妊娠、发热性疾病等。
全身性多汗往往是疾病信号
多汗症的临床表现,有全身性多汗和局部性多汗两种。
先说说全身性多汗。相关医学研究发现,全身性多汗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出汗,如感染性高热、淋巴瘤;内分泌系统疾病或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妊娠和绝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皮质或基底神经节损害、帕金森;其他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全身性多汗需要引起重视,它往往是提示疾病的一种信号。找到潜在病症并得到适当治疗有助于减少继发性多汗症。
而局部性多汗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多有家族史,有成年后自然减轻的倾向。多汗部位主要在掌跖、腋窝、会阴部、面部、胸部。多汗呈短暂或持续性,情绪波动时更明显,无明显季节性。另外面部和胸部多汗往往与进食刺激性辛辣食物、热饮、烈性酒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出汗多是无害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全身性多汗症治疗的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而局部性多汗症如掌跖、腋窝等则以局部处理为主。
多汗怎么办
以下这些建议大家可以运用于生活中,能不错地改善生活质量:不要穿过多衣物,注重面料材质,现在市面上有速干上衣,袜子等,必要时可备上额外的衣物;尽量减少进食辛辣食物及饮酒;可以使用腋下衬垫和鞋垫吸汗;每天淋浴,并使用抗菌皂;积极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激动;天气炎热时,切记出汗后要擦除汗湿,休息片刻再进空调房,以免引起感冒等不适;多汗症状严重或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该及时就医,运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通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摘自《苏州日报》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