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位于右上腹,是超声体检中的必查项目。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肝脏超声不仅有助于医生及早发现肝脏病灶,还可微创治疗某些肝脏疾病。
肝脏超声:诊断、治疗“一手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王攀 王文平(主任医师)
超声诊断:早期发现肝脏病灶
肝脏常见的良性疾病包括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内钙化灶等。一般只需接受相应的对症处理(如轻度脂肪肝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等)或定期随访即可。
若检查报告描述肝脏实质占位、性质待定,或建议进一步检查时,应引起重视。为了鉴别诊断,患者需接受进一步检查,如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等。
Tips:为什么接受肝脏超声检查需空腹?
肝脏超声检查时,医生一般让患者平躺或者侧卧。若要查胆囊及胰腺,患者应空腹至少8小时,以避免胆囊收缩或胃肠道气体干扰,影响检查结果。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腹式吸气后屏气来配合医生检查,以便超声图像更清晰、诊断更准确。
肝脏超声造影技术是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后,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劑,观察不同阶段肝内病灶的增强表现及变化。由于肝脏的良恶性肿瘤在各期增强表现有所不同,医生可以根据增强的差异来鉴别肝内肿块的性质,还可检查出常规超声无法发现的病灶。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无创、快速、精确地提供肝组织的质地特征,从而评估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程度。通俗地说,超声弹性成像就是反映肝脏的“软硬”情况。运用该技术检查可以间接了解肝脏的储备功能,给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介入超声:微创治疗肝脏疾病
除可以诊断肝脏疾病外,超声还能治疗某些肝脏疾病,即介入超声技术。介入超声技术可应用于肝囊肿穿刺抽液及酒精硬化治疗、肝脓肿的穿刺抽液及置管引流术、肝内肿块的穿刺活检、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肝肿瘤的无水酒精治疗及射频微波消融治疗等,具有安全性好、创伤小、患者无须住院等优势,已在临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