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延安中学高二的53名同学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STEM活动。与以往的科技活动不同,这次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教师,并不在延安的教室里,而是在上海。通过由大屏幕、电脑和音频视频采集系统构成的云教室设备,上海和延安的教室合为了1个,来自上海STEM云中心的教师和延安的学生就如同在一个空间里,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极回答,遇到操作上的困难,教师也能及时予以帮助。在上海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都顺利地完成了DNA项链的制作。
这是云教室版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经典活动方式之一。同一时间,在同样装配了云教室设备的延安新区小学校园e站里,小学2年级的小朋友们也和远在上海的STEM云中心教师一起,完成了适合小朋友的纸魔术STEM活动。
而在没有云教室设备的标准版校园e站里,教师和同学们通过电脑和投影,收看了位于北京的“科技学堂”教师带来的网络直播课程“创客做做做:滑轮的秘密”。
所有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出了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主要功能,即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提供服务。
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活动形式,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教育工具不受空间限制、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利用科普中国,以及全国不同地方的优质科教资源,为西部和教育不发达地区提供更好的科技教育服务,推动科技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
本次中国科协支持在延安首批建设了12个校园e站,其中有云教室设备的延安中学校园e站由上海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和上海青少年科学社援建,延安新区小学校园e站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和上海STEM云中心援建。
科普中国网站(WWW.kepuchina.cn)“校园e站”栏目是校园e站资源服务的主要入口,学生可以浏览科普中国的前沿科技发展信息;通过专业科普团队制作的科技知识视频和图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学习像北京35中这样的名校提供的在线课程;可以参加像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这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活动。教师可以在科普中国网站上找到能用于教学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可以通过在线科技课程平台提供的慕课、微课及直播课程进行自学,或者参加有组织的远程培训活动,还可以通過在线活动平台获得活动资源,用来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随着首批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投入使用,处于“云”端的校园e站各项资源也将不断丰富,为不同类型的校园e站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