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易被忽略的问题

2017-10-27 05:58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王刚腹痛直肠癌

人一生平均要消化50吨左右的食物,99%的消化和吸收靠肠道。然而它的功能不仅限于此,肠道还具有哪些功能?肠道疾病有哪些症状需警惕?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又有哪些易忽略的环节?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王东主任医师和王刚主治医师。

肠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和第二大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王东医师表示,肠道占腹腔的大部分空间且长达7米,其中小肠约5米。小肠不仅是人类进行食物分解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而且是人体食品的加工厂。大肠围绕小肠在腹腔的四周,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来自小肠的食物残渣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如:氨、胆酸汁等),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肠道除具有消化功能外,它还是人体的免疫器官。肠道作为免疫器官,其免疫系统同样能识别、消除从外环境中入侵的病原体及产生的毒素和药物残留,也能消除内环境产生的衰老细胞和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防卫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肠道淋巴组织集结了人体70%至80%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B细胞等),其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占人体所产生免疫球蛋白的70%。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可以产生1万多种药,而这1万多种药有70%以上是在肠道中”。这就是为何日常生活中人无意识地摄入一些致病的毒素、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人体也不会生病的原因。王东还强调,肠道具备免疫功能,但并不代表其可以被无限制地糟蹋和破坏,平时生活中应少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破坏肠道免疫功能。

此外,肠道还是人体的第二大脑。王东说,人体中脑的神经细胞最多,肠道第二。消化道中约有1亿个神经细胞,远多于脊髓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数量。肠道神经系统可以感觉到人类摄入肠道内的各种物质信息,并独立于大脑而自主地控制肠道行为。肠道的神经系统多数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虽不受人主观控制,但会因外界刺激而发生相应的功能改变,包括情绪等因素。当我们心情不爽时,可能伴随而来的是毫无胃口或消化不良;紧张、焦虑、压抑、恼怒等不良情绪,均可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不平衡。

肠道疾病症状多样且治疗各异

肠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根据《2012国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近95%的人存在肠道问题,只有5.19%的人没有肠道健康异常表现。肠道疾病非常普遍,普遍中又夹杂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症状。

肠道问题可能会引发精神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王刚医师表示,腹痛是肠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腹痛分为腹壁疼痛和腹腔内疼。而肠易激综合征(IBS)为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且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西方国家此病发生率占总人口的5%至24%,占胃肠病门诊的20%至50%;中国此病发生率约为23%。IBS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但几乎所有的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大部分症状在排便或排气后缓解。大量研究表明,IBS的发生与胃肠激素及神经肽、遗传、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IBS发作过程中还会伴随腹泻和便秘。腹泻时无脓血,便秘时表面附有黏液。此外,IBS可能会引起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IBS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过分关注躯体不适,很在意排气的多少,排气的气味,不敢去公众场合等。此外,还会有口苦、口干、口腔异味等感觉,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问题(精神科称其为“转换症状”,即精神上的焦虑转换成躯体某一部位的不适感)。

王东表示,由于腹痛的位置和疼痛的性质有区别,很多情况下医生不能立刻确诊疾病类型。如:肠道炎症、肠梗阻、肠穿孔等均可出现急性腹痛,但如果出现持续性腹痛则可能是由肠道肿瘤或慢性炎性病变导致。王刚说,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要先去正规医院就医,需警惕是否患了IBS,并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再加上此病属于慢性疾病,症状又不确定,所以在就医过程中,患者一定要秉着积极心态坚持治疗。与此同时,还可以辅助一些治疗药物,根据不同类型的IBS可选择调节胃肠动力药物、缓泻或止泻剂、肠道益生菌等。

肠道疾病会引发皮疹等伴随症状 此外,肠道疾病还会引发其他伴随症状。比如:感染性肠病可能导致发热,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会导致人体消瘦,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糙皮病等都会导致皮疹,炎症性肠病、结缔组织病、肠结核、局限性肠炎等会导致关节痛或关节肿痛,胃肠道肿瘤、肠结核等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对此,一定要细究病因,去除病根。在没有确诊疾病之前,自行服用药物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还是应先到正规医院检查后,按照医生建议再采取相应的治疗。

常见肠道问题症状也不可掉以轻心

除了一些特殊的症状之外,肠道疾病造成的腹泻和便秘,还会引发一些人们容易忽略的环节。

肠道腹泻重在对因 王刚说,肠道腹泻俗称“拉稀”,平均一天排便次数大于3次,且呈稀薄性状,含水分>80%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食物,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一般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等感染引起的肠炎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属于急性腹泻。持续时间≥2个月或间隙期在2至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属于慢性腹泻。他直言,治疗腹泻首先要做一些肛门检查,服用止泻药前应探求病因后再进行治疗。如:感染性腹泻应治疗特异性病原,肿瘤导致的腹泻应根治肿瘤。

便秘会增加直肠癌的风险 王刚表示,直肠肛门病变、痔疮、肛裂、肛周脓肿或溃疡、直肠炎、直肠癌、盆底病都可能引起便秘。此外,结肠冗长和药物因素(如:泻药依赖性、阿片类药、抗胆碱能药、神经阻滞药等)也会导致便秘。据调查,自1996年至2010年,有记录的中国人群中,每10人就有2至3人存在便秘。女性便秘患病率是男性的3.04倍。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22%且以大城市居多,比如:北京、天津、西安和上海分别占18.20%、17.60%、16.90%和8.80%。他坦言,便秘会增加结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和老年痴呆发生的风险,甚至冠心病和中风患者在便秘时过度用力排便可能会导致死亡。

王刚认为,便秘并非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应该着重病因的判断,仅作出症状诊断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其可能是功能性疾病,也有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如果便秘给生活造成了困扰,尽量争取去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和看病。便秘的检查一般都要做肛门指诊,然后进行大便化验。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做肠镜,旨在排除肿瘤或肠道炎症问题。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结肠癌患者,应当主动和定期去检查肠道,筛查结肠炎或结肠癌。

王刚强调,如便秘合并出现便血症状,应及时区分病源是痔疮还是直肠癌。因为肛门会因便秘引起痔疮和肛裂,而内痔以便血为主要特征,但便秘引发的肿瘤性疾病也会出现便血症状,如结直肠癌。因此如何区分二者之间的便血成为了关键。痔疮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表现为便时或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直肠癌可表现为便血、脓血便和黏液血便、大便性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排便不净、腹痛和腹部肿块等。如果血和大便混在一起,还有黏液并伴随腹痛或其他问题时,此时一定要警惕直肠癌的可能。一般情况下,直肠癌通过肛门镜和肛门指检查基本可以确诊。

关于下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便秘治疗,王刚表示,总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主要体现在调整生活饮食,合理进行荤素搭配,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加水分可以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多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的水分和体积。还有日常饮食中尽量少喝酒或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此外,药物选择以毒副作用小且药物依赖性低为原则。通常选用如容积性泻剂和渗透性泻剂,对慢传输型便秘,还可添加促动力剂。值得注意的是慢性便秘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刺激性泻剂,如:酚酞、番泻叶、果导和大黄等都可能会引起腹痛和腹泻,造成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长期服用会损害肠道功能及蛋白质丢失,有的甚至可引起肠道黏膜变性,甚至致癌,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度。

猜你喜欢
王刚腹痛直肠癌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