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的介入,军休干部服务愈发向专业化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的时间较短、经验尚浅,缺乏一套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加之军休干部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服务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伦理问题,使社会工作者陷入伦理困境。笔者希望通过小组工作的服务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逐步去缓和服务中军休干部自身及军休干部与军休机构之间的价值冲突,解决伦理困境。
关键词:伦理困境;小组工作;价值冲突
中图分类号:D6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084-02
在Y军休机构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陷入的伦理困境大致表现为角色内冲突和角色外冲突两方面。角色内冲突为军休干部在同时扮演老年人和军人两个角色时,角色任务不同引发的冲突,即作为老年人应安享晚年,舒适生活,而作为军人则应奉献家国,奋斗不息。当两种角色需求同时存在于军休干部身上时,两种角色需求的服务就出现了冲突,老人需要丰富业余生活的活动,而军人需要继续为国为民,但是作为老年人其身体条件已经难以支撑其完成军人的角色任务;角色外冲突表现为军休机构和军休干部在扮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过程中因角色利益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即军休机构在扮演管理者角色时完成的是管理任务而非服务任务,而军休干部需要的不是管理而是服务与关怀。所以,我们通过小组活动想解决的伦理困境就是角色内冲突和角色外冲突两方面。
一、小组主题的确定
作为军休干部,其在扮演老年人的时候需要的是丰富业余生活相关的服务,而作为军人他们时刻都想要报效祖国,但现在年纪大了,没有用了,无力感很强。假设我们组织的活动是诸如社区服务这类能够帮助军休干部找到存在感和自身价值的,但作为管理者的军休机构对外出服务存在质疑,因军休干部外出责任主体仍然在军休机构,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既能满足军休干部老年人、军人双重角色需求又能够接受的小组主题。通过对军休干部的访谈发现他们对时政特别感兴趣,且军休机构也较认可,所以选择了以时政为主题的分享会,本次小组活动共有6次“时政分享会”。
二、组员的招募
小组成员的组成分为固定成员与临时人员。其中,固定成员社会工作者2名,军休干部8名;临时成员为机构工作人员2名,大学生志愿者2名。
在小组成员自愿报名后我们进行筛选。报名军休干部共有73名,我们在综合身体、年龄等条件后抽取其中8名开展小组活动;报名社会工作者6名,我们在综合经验、专业方向后选取其中2名;报名大学生志愿者10名,我们在综合其交往能力、专业背景等条件后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1名,历史学专业大学生1名;机构工作人员2名;报名机构工作人员5名,我们综合其年龄、工作经验等选取了其中的2名。
三、小组活动内容
小组活动共6次,每两个星期1次。在每次小组活动前提前了解军休干部及军休机构的想法,确定小组主题。
第一次分享会: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本次小组活动的目的为小组成员破冰。活动参与者为8名军休干部,2名社会工作者。由于是第一次小组活动,我们选择了较容易引起军休干部共鸣的国庆话题,避免冷场或组员兴趣缺失。活动中由于军休干部之间日常接触多,所以较容易破冰,在分享环节军休干部还积极邀请2名社会工作者也参与其中,社会工作者得到小组成员的初步接纳。
第二次分享会:主题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主题定位为诺贝尔奖,意在切合军休干部报效祖国之心。小组目的为通过活动使军休干部初步找到现今生活的乐趣,初步找回自己的自信。活动参与者为8名军休干部,2名社会工作者,2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军休干部们就诺贝尔奖一直延伸到沦为殖民地时期的屈辱进行诉说,他们对历史如数家珍,让2名大学生志愿者受益匪浅。在不断互动中军休干部从大学生热切的眼神中越讲越兴奋,而大学生通过聆听也别有一番收获。活动结束后,军休干部热切的邀请2名大学生以后每期都来参加分享会。通过活动后的交谈我们发现,军休干部似乎从大学生那里找到了一些自己存在的价值。
第三次分享会:主题为“台湾光复70周年纪念日”。小组活动参与人员为8名军休干部,2名社会工作者,2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确定了主题以后,有4名军休干部主动找到了社会工作者帮忙复印一些关于台湾地区的资料。我们发现军休干部对活动逐渐重视起来。在活动结束后,军休干部们还积极邀请2名志愿者,让他们把班上的同学也一起带来参加分享会。通过前三次活动,军休干部逐步在小组互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第四次分享会:主题为“中俄关系”。小组活动参与人员为8名军休干部,2名社会工作者,3名志愿者,2名机构工作人员。本次活动增加了2名机构工作人员,旨在让机构更加了解社会工作,协调机构与军休干部之间的关系,有益于减少角色间价值观的冲突。活动刚开始时军休干部与机构工作人员的交流较少,之后在分享中军休干部与机构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些共鸣,交流逐步增多。活动结束后军休干部表示欢迎机构工作人员再次来分享会,而机构工作人员也对分享会产生了兴趣。
第五次分享会:主题为“中美关系”。本次活动参与人员为8名军休干部,2名社会工作者,3名大学生志愿者,2名机构工作人员。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军休干部与机构工作人员的交流相较于上次明显增多了,其中1名机构工作人员还带来了他提前印制的一些资料和图片。这次活动中军休干部和机构工作人员逐步开始相互认同,且在大学生志愿者和机构工作人员的鼓励之下,军休干部更加信心满满,主动要求下次活动由他们来主持。
第六次分享会:主题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参加人员为8名军休干部、2名社会工作者、3名大学生志愿者、2名机构工作人员。本次活动由军休干部自己主持,机构工作人员协助,在他们双方的配合之下,活动顺利完成。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即使社會工作者将来退出该小组,这个活动也可以由军休干部和机构工作人员一起来完成,本次小组活动的目的基本实现。
四、小组总结及经验
我们发现“分享会”这样形式的小组活动较符合军休干部和军休机构目前的情况,易开展,且效果好。在六次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通过对军休干部和军休机构工作人员的采访发现,通过小组活动他们都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且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首先是社会工作者,在参与小组活动之前,我们对两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了解,他们都认为面临很大的伦理困境,极大的影响了心情和服务的进行,社会工作者陷入伦理困境后自我认同度降低,甚至影响对专业的认可。而小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对其进行了访谈,他们认为通过小组活动,军休干部、军休机构都感到特别满意,所以原来的伦理困境自然而然就消除了。
对于军休干部,他们认为小组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分享会当中,希望可以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大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军休干部实现了自身价值,树立了其生活的信心,军休干部可以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扩建了社会支持网络。在小组活动中,军休干部不论是作为老年人的需求,还是作为军人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他们找到了同辈群体、机构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这样一些同伴,解决了老年人孤独的问题;而在小组中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对军休干部的崇拜感以及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让军休干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是军休机构,在分享会前和分享会后,对社会工作的看法有了较大的改变。从前他们大部分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无用,他们更信赖传统的、依靠经验的军休服务方法。通过分享会,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还是有其作用的,对军休服务也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军休干部、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认同度都提高了,而军休机构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也提高了。社会工作者找到了机构与军休干部需求的一个折中点,巧妙的从两种伦理困境中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