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艳+史可可
摘 要: 本文对延迟满足概念和研究范式进行梳理,通过文献法搜集和阐述延迟满足能力研究的现状,尤其对当代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现状做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现有文献,从研究形式、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本土化等方面提出未来当代中国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关键词: 延迟满足 即时满足 延迟满足能力 心理现象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番古训讲的是个体如果要成大事,必会经历一系列磨难。体现的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和毅力,即经得起考验、扛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定得住心力。这一中华文化特色的古训与本文所阐述的心理学概念——延迟满足能力,有异曲同工之效。
延迟满足能力是个体心理成熟的表现,是影响个体成功与否的重要能力之一,然而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现状有待提升。进入大学后,终于摆脱中学时代的升学、恋爱等多方面的压抑,一些大学生会产生“释放效应”。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原本被迫形成的“外加延迟满足”模式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还未形成“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处于延迟满足能力的空窗期。
1.延迟满足概念与研究范式
延迟满足理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Freud认为儿童会通过幻想的方式弥补其得不到某种满足的不平衡感。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起源可追溯到Mischel(1974)[1]的儿童糖果满足实验——以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其选择即时满足对糖果的需求还是选择延迟满足对糖果的需求为研究范式。在一系列研究过程中,Michel提出了延迟满足的概念,即延迟满足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甘愿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此等待过程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Michel认为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Michel提出延迟满足两阶段模型——“自我延迟满足”范式,认为延迟满足可分为“延迟选择”和“延迟维持”两个阶段。Rodriguez,Mischel,&Shoda(1989)[2]对范式进一步阐述,即在“延迟选择”阶段,延迟者会为了更有价值的目标选择放弃即时满足;在“延迟维持”阶段,延迟者坚持前一阶段的选择,并克服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阻碍最终获得满足。“自我延迟满足”范式体现了延迟者在选择、等待过程中克制冲动、发挥定力和心理韧性的能力。Funder,Block,&Block(1983)[3]提出了“外加延迟满足”范式,丰富了延迟满足研究的侧重点。与“自我延迟满足”范式不同,“外加延迟满足”指个体选择延迟满足的初衷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在外界压力的迫使之下不得不选择延迟满足的形式。
2.大学生延迟满足研究现状
延迟满足能力起初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当代延迟满足研究依旧以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延遲满足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对其成年后的压力应对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等进行预测。现有文献对于学龄前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多基于Mischel的研究范式开展。
笔者通过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中国知网)对2010年至2017年期间关于延迟满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搜索和梳理,统计出8年间关于延迟满足研究的文献共142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企业员工、护士、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和飞行员等职业群体。总体研究数量偏低,研究内容集中在学业延迟满足和职业延迟满足两方面。以儿童(包括幼儿、学龄前儿童、小学生)、特殊学生(包括聋生、唐氏综合征儿童、自闭症儿童和留守儿童)和中学生(包括初中生、高中生、中职生)研究对象的文献依次为32篇、8篇和21篇,主要研究学业延迟满足能力和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以企业员工、护士、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和飞行员为研究对象的延迟满足研究主要探索其职业延迟满足能力,对应文献依次为25篇、17篇、3篇、1篇和1篇。以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共34篇,以学业延迟满足和职业延迟满足为主,探究内容主要集中在6大模块,分别为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研究(共19篇)、大学生职业满足能力研究(共5篇)、情绪类型对其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共2篇)、时间洞察力、时间管理能力对其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共4篇)、群体压力对其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1篇)和自我认知对其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1篇)。
Bembenutty & Karabenick(1998)[4] 提出学业延迟满足指学生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习目标而推迟即时满足冲动的机会倾向。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个体更可能获得良好的学业成就和学习表现。Reynolds & Schiffbauer(2005)[5]提出职业延迟满足是指即使存在即时满足的替代机会,个体依旧选择有利于实现长远职业目标和职业成就的能力。那些可以抵制即时满足,具有延迟满足倾向的职场人士,获得职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3.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前文研究成果显示,延迟满足能力可被视为一种影响个体成功的重要能力。在当今讲究速度、追求效率的环境熏陶下,一些大学生更多地看重当前的利益所得,忽视对未来长远发展的规划和坚守。为满足当下需求,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会不会很难走及该如何走的深思,也缺乏为长远目标努力奋斗的坚韧和等待。作为未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大学生有远见、有预见性的审视视角,如何将延迟满足能力根植于大学生的观念之中,是当今心理学工作者和高校教育者应该深思的课题。
上文研究显示,具有较高延迟满足能力的学生不论在学业上还是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都更容易取得较高水平的成绩。这部分学生不仅赢得了人生,而且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价值。然而,延迟满足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业和职业两个方面,还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究其根本,提高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让其明白什么是应该延迟满足的,什么是需要当前满足的,才能使其更好地应对日后的人生抉择和难题,少些“恨不当初”的遗憾。高校教育者应思考和探索改进大学生延迟满足水平的研究方式,从深层次、多方位探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提升的路径。
4.大学生延迟满足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上文文献分析,延迟满足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凸显。在中国,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国内研究方式多局限在参考国外延迟满足的研究蓝本和实验设计。国内延迟满足能力研究的对象颇为局限,依旧遵照西方研究模板——多集中在儿童、青少年。因此,未来延迟满足能力研究,不论是研究方式的创新性,还是研究对象的广泛性,都应更多地体现本土化特色,才能对我国国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升起到切实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首先,应开拓延迟满足能力的本土化研究。延迟满足能力与我国几千年来的国学精粹异曲同工。中国南宋词人张孝祥提到:“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论语》有曰:“欲速则不达。”都在勉励后人欲成大事必将经历一番磨难,需要等待、需要规划、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愈来愈淡,如何发扬国学力量,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如何提高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等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将延迟满足能力研究与正念、心理韧性的研究相结合。笔者认为,延迟满足能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心理过程,即目标规划、心理韧性和正念训练。所谓目标规划,即确定适宜自己长远发展的目标,而不是只能够满足当前需求的目标,这一心理过程的培养可以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所谓心理韧性,即遭受挫折仍旧不忘初心、百折不挠的品质。一个长远目标的实现,必将经历一段曲折的奋斗过程,也很可能遭遇这样那样的阻挠,具备较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将更可能突破重重障碍,最终实现目标,即达到延迟满足。所谓正念,源于东方禅宗思想,现已被心理学领域广泛运用,即在有消极情绪和消极体验存在的同时,依旧可以专注于当下的能力。当这三个心理过程得到良好的提升后,延迟满足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如何引导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这三个心理过程,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突破点。
再次,延迟满足能力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延迟满足的现有研究多采用实验法,其不足有二:一方面实验研究的研究情境被研究者控制,不能如实地反映被试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情境创设较为局限,研究结果不能大规模推广,其教育意义大打折扣。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更贴切现实情境的方式开展,比如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延迟满足能力相关课程的讲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提高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对高校教育起到切实的帮助和指引作用。
最后,在进行延迟满足研究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将“延迟满足”过渡到“满足于过程”。我国学者黄蕴智(1999)[6]认为,执着于延迟满足者,始终执着于更高、更大的目标或奖赏;满足于过程者,在过程中等待,享受着过程带来的满足和丰富体验,其目标也会随着体验发生更切实的变更。这两种心理现象间的过度动力,是值得开发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Mischel,W.,&Underwood,B.. Instrumental ideation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J]. Child Development, 1974,45:1083-1088.
[2]Rodriguez,M.L.,Mischel,W.,&Shoda,Y.. Cognitive person variables in the delay of gratification of older children at risk[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57(2):258-367.
[3]Funder,D.C.,Block,J.H.,&Block,J..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ome Longitudinal personality correlat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44(6):1198-1213.
[4]Bembenutty,H.,&Karabenick,S.A..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J]. Lea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10(4):329-346.
[5]Reynolds,B.,& Schiffbauer,R..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 delay discounting:A unifying feedback model of delay-related impulsive behavior[J].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 2005,55:439-460.
[6]黃蕴智.延迟满足——一个值得在我国开展的研究计划[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