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兔君+孙可镁
三峡处在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处,自古民风纯朴。各民族文化在这山水之间相互交融滋养,形成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手工艺文化。
刺繡、雕刻、建筑、饮食、编织等,这些与当地人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民间手工艺,随着历史发展,在本地生活中不断“新陈代谢”,逐渐形成带有“新三峡”标签的一种“传统”、一份“遗产”。
三峡多山,因此库区的建筑以吊角楼为代表。这种建筑造型幽雅,具有通风、透光、避潮的功能。木制吊角楼的建筑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依地势建造,分上下两层,正屋(中堂)均不做吊脚结构,偏屋或厢房则建为吊脚楼。上层多作内房(卧室),下层多做牲畜栏圈或厕所。吊脚楼上建有走廊,外造栏杆,朴实简洁,方便适用。雕梁画柱,造型古雅。如今行走于三峡库区的一些村落,依然能看到原始的木屋,装满了三峡人的烟火气息。
三峡有水,这条流域孕育出极其丰富的石材,花色极多,质地细润的、粗粝的皆有。色彩层次分明且富有变化,天然纹理犹如水墨画,还形成了一项收藏长江石的门类。石虽质坚,却是制作工艺品的好材料。有做把玩小件的,亦有做石屏、石壶的,形虽质朴,却极考手艺。在三峡这片有山有水的区域,石、竹、木等自然材料丰富,于是手艺人们因材施艺,随物取舍,形成了石雕、木雕、竹雕、皮雕等雕刻技艺,纵使零散分布于城镇之间,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若以重庆城为出发点,越往下游走,少数民族越多。生活在三峡库区的少数民族妇女心灵手巧,从小学习刺绣,山水花草、鸟兽鱼虾等花纹不在话下。在过去,刺绣、挑花是峡区妇女日常习作的主要手工艺。土家族姑娘出嫁时,要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印花铺盖。新娘父母以精美的花铺盖陪嫁为荣,娶媳之家也以此来推测新娘的巧拙贤愚。
因为独特的地理属性,三峡流域的手工艺拙朴又多元。过去限于险峻的地理环境,三峡地区的能工巧匠们用充满智慧的手艺与大自然相处,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峡符号,川江号子、悬棺、栈道等,三峡人用才能书写出人与天的篇章。时至今日,除却山水景观、民俗、宗教等,三峡还有了水电与移民文化。
纵使时移世易,与三峡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并没有随着老城被江水淹没。它的内容形态、它的技艺特征、它的艺术风格,随着人,被带到了今天。这少不了保护与传承,但逐渐有了新的形式与方向。人们的生活观念在变、生存环境在变、生产方式在变,传统手工艺亦有了新材料、新工具、新设计以及新市场的需求。从个人的单打独斗,有了产业发展的梦想;从养家糊口的手艺,有了文化传承的责任。变化的,甚至还有过去单一的师徒、父子的传承形式。
或许“新三峡”的文化标签并不“新”,它们看上去还是传统的模样,手艺人也多是耄耋老人,但手艺却逐渐在他们心底生出新的思想与活力,潜移默化地让三峡地域的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并葆有生命力。
或许“三峡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延续中华文脉的文化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