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丝路文史】(主持人:杨富学)
马克思主义文明起源论统摄下齐家文化与甘青地区文明探源
张碧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早熟的儿童”理论,是探索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理论指导,在这一理论统摄下观察齐家文化分期、玉礼器的出现和用玉制度的产生、表现权力的权杖、陶器重大变化、占卜和祭祀系统、作物栽培等问题,可以看到齐家文化是甘青地区的一种早熟性文明,是中华早熟性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实例,古代中国即属于马克思世界古代历史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亚细亚的历史”和“早熟的儿童”这一类型,“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早熟的儿童”诸种历史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社会表现非常明显。
“亚细亚生产方式”;“早熟的儿童”;齐家文化;甘青文明;早熟性
甘青地区地处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复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①王辉:《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格局》,《考古学研究: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9)》,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决定了其文化发展多源交流交融的生态结构,处于文化格局、文化突变的复杂状态,为这一地区文明形成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
中华文明发生史的研究,需要符合中华历史文化实际,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史理论架构,这是学界需要努力完成的具有战略性的任务。学界流行的“历史阶段三段论”——石器、青铜器、铁器,“文明三要素”——城市、文字、金属冶炼,这是由西方传入后为中国学界广泛使用的理论,学界多认为这些理论并不能解决中华文明史诸问题。
在考古学与史学以及人文科学的整合研究原则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早熟的儿童”理论,是探索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理论指导,“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我们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这又正是中华文明史诸问题研究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一)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
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和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实际的公社却只不过表现为世袭的占有者。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它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
(二)马克思文明起源“三个儿童论”
“正常的儿童”指古希腊王国,“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①[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08页。。恩格斯在《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分析原始社会氏族问题时,以希腊人的氏族为例:“在史前时代,就已经按照美洲人的那种有机的序列——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组织起来了。”“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业辩护。”“所缺少的只是一件东西,而这样一个机关……而这样的机关也就出现了。国家被发明出来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88-98页。。“雅典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5页。。这样一个希腊王国,被马克思称为“正常的儿童”,也被世界文明史家称之为“西方精神的楷模”。
“粗野的儿童”,马克思没作任何解释,它可能指仍停留在史前蒙昧时代或野蛮时代的发展缓慢的一些氏族部落。
“早熟的儿童”,马克思也没解释和指认,我们可从“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的论述中得出一点信息:“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亚细亚的历史与之相对应为城市“是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这是说,亚细亚的历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商品经济,仍在小农经济范畴中,其出现王国文明,则应为“早熟的”,不属于“正常”范畴。
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述,古代中国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属于“早熟的儿童”,而与“古典古代(古希腊罗马)的生产方式”——“正常的儿童”相对应,东西方古代社会走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所谓“早熟的儿童”实指文明与国家孕育产生在“一种凌驾于这许多实际的单个共同体之上的特殊东西”,这“许多共同体之上的专制君主所体现的统一总体,通过这些单个的公社而赐予他的”④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第473页。。这是在氏族公社解体之前,已产生“总和的统一体”“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即在进入部落联盟阶段就产生了王权,产生了君主,氏族公社提前迈入文明的门槛,即产生了“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早熟性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古老东方社会特有的历史文化特点,是中华文明的本质性特征,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史。
早熟性正是中华文明产生的一个突出的鲜明的特点。早熟性的文明史与中华古史上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一个玉器时代最紧密最直接相关联。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主要是宗教文化的大变革——从万物有灵、家为巫史转化为“绝地天通”——巫觋独占通天神权时代,王巫结合、王权产生的时代,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
张光直先生在其学术晚年探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时,找到了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学说,对于熟悉马克思、恩格斯、韦柏、柴尔德等关于社会进化和城市、国家兴起的各种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中国走向文明之路却好像是一种变形——常常称为“亚细亚式的‘变形’”①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中国青铜时代》第494页。。
文化的多元性反映出中华文化发展中的横向联系,而多元文化之发展为一元文化,诸地区、诸部族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与传承,又反映出中华文化发展的纵向联系。这种文化上的横向与纵向的交叉发展,正是中华文化之发展的基本历史轨迹。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一个接触文化(或称连续性文化),它是内陆高原文化与东亚(东南亚、东北亚)草原文化、海岱文化交互激荡、碰撞融合的产物,它发生在多元文化的叠合面上——由不同族系、不同文化系统,通过若干波次交互冲击碰撞、交流、融合而成。这种多元文化之交互激荡,多元文化之叠合、冲击、碰撞、交流,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
由于各大文化区系及其区系中的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各文化区域间相继跨入文明门槛,产生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看,中华文明起源于草原游牧经济形态、渔猎经济形态和农耕经济形态之中,即起源于中华历史上新石器时代,亦即中国新石器时代是为中国之文明时代。这表明中华大地上的原始公社的多元形态,也表明中华文明产生的多元形态。中华大地上的原始公社是极富生命力的,因此,在其转型文明社会的历程中,原始公社的某些成分“现成地输入”进来,“往往是古代形态的最后阶段的最后时期”或“古代社会形态的最新形式”,中华早期文明王国应该属于这“古代社会形态的最新形式”的范例,带有氏族成分的不典型不成熟的奴隶王国。
齐家文化的年代跨度为公元前2615—前1529年,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300—前1900年。尽管对齐家文化的分期目前还有不同的意见,但从齐家文化总体发展的趋势上看,齐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东向西、从早到晚的发展过程以及由新石器文化过渡到青铜时代的过程,“齐家文化具有极强的扩张性,它还向北、向南与毗邻的文化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②王辉:《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格局》,《考古学研究: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9)》,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齐家文化作为“北方强势文化”,影响着川藏高原文化的发展。
严文明先生将龙山时代的年代定在公元前26—前21世纪之间。铜器的发明、制陶技术、纺织业、打井和房屋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城防设施的出现可作为龙山时代的标志。甘青地区的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系统都应该属于龙山时代,齐家文化的晚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青铜的出现
甘青地区是中国最早使用铜器的地区之一,也是发现早期铜器最多的地区。在马家窑文化东乡林家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刀,在以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中也发现有铜器,不过数量较少。齐家文化在洮河、大夏河流域、青海和河西走廊均有较多的铜器发现,而且铜器均发现在本区域的西部,本区域东部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其特点是铜器主要为小型工具和装饰品,铜器的成分既有红铜,也有砷铜和青铜。制作技术既有锻打,也有铸造。铜器的冶炼和制作与中原有所不同,还未形成类似于中原地区严密分级的冶炼和加工体系。铜器的出现似乎并未对社会复杂化进程和社会形态的改变产生重大影响①王辉:《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格局》,《考古学研究: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9)》,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齐家文化表现为多个部落联盟、多种产业发展的社会形态。
(二)玉礼器的出现和用玉制度
齐家文化时期的另一重大变化是玉礼器的出现和用玉制度的产生。玉礼器主要有琮、璧、璜、多璜联璧、环、多孔刀、权杖和铲等,玉器既出土在墓葬中,也发现在祭祀坑中。齐家文化玉器的使用和器类、器形与来自晋西南的影响有关。在这一地区发现的牙璋来自于陕北石峁②同上。。
玉器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问题上居于关键地位,是需认真深入探讨的一个大问题。在世界文化史与世界文明史的产生与发展问题上不可能是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中进行,而古老的东方中国走着自己的独特道路。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区域性以及因地理历史文化格局、区域文化的运动速度等原因条件所造成的文化与文明发展不平衡性,要求人们在文明探源中应从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实际出发,而不是硬性地遵循某一所谓“约定俗成”的模式,我们方可接触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实际,方可对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有所认识。
应该承认世界文明的类型是多样的,而“在其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物化形式是有差别的”。硬是将多样化的世界文明类型套在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之中,是不可能揭示各地区文明起源与演进过程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用这种文明观也不可能寻找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及其生成的文明特质。
《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1日第7版刊发的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赵从苍《汉水上游早期文明进程初探 》指出:“严格以所谓文明三要素即城市、文字、金属冶炼这几方面的内容来规范汉水上游早期文明不具备其典型要素的物化表现,即使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宝山文化,至今也未有城墙遗迹的发现,文字方面也未能得到确认,但其文明的内在特质却是显而易见的。”
上古时代的巫觋是知天知地又能通天通地的专家,手持规矩画圆画方以规划天地宇宙的智者、圣者,是古代第一代文化人。巫觋之沟通天地,玉器是其沟通天地之一的法器、神器。从石器到玉器有一个时代过渡或称之为叠合,如阜新查海遗址,出土大量多样石制生产工具,也出土了迄今国内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较早使用真玉的实例。这正呈现出从旧石器时代向玉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特征,也说明距今8000年前中华历史、中华文化史已从石器时代进入玉器时代了。
在中华历史、中华文明史上是否有一个玉器时代,是有争论的,这些争论中涉及中华历史结构、中华文明史起源、中华文明特征与模式等诸多理论认识问题与实际问题,是需要认真思考与严肃对待的一个大问题。
尽管玉器文化时代的提法存在争论,但上古三代文献中奉玉敬神敬祖祈福的记录所在多有。
距今9000年的舞阳贾湖人以龟壳甲骨为通神的法器。表现为龟灵崇拜:随葬用龟、奠基用龟、祭祀用龟。说明龟灵文化渗透到贾湖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应注意的是其龟甲刻符和骨器刻符应看作巫师以其作为通神的法器,其所刻符如同殷商甲骨卜辞,用于天神问卜或祭祀活动。这种龟灵崇拜后又流行于山东、河南、四川、陕西以及海岱、淮河、汉水流域,从“距今八、九千年一直沿用到距今6000年。”凌家滩所出夹在龟腹甲的玉版,二者正是通神的工具,也是龟灵崇拜的遗物。
《中国文物报》总第1376期2004年12月9日第4版和《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刊发河南省博物院等单位举办“文明探源:考古与历史的整合学术讨论会”论文综述,从学科整合思维角度讨论文明起源问题,标志文明探源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重新认识中华历史的阶段、中华文明产生的诸要素以及中华文明起源诸特征等问题,更显得重要而紧迫。为推动文明探源的深入发展,我们不揣鄙陋,拟提出几点思考,参加讨论,以期有助于问题的研究。
关于玉器时代问题,曾有多位学者论述过这个问题。如郭宝钧、张光直、孙守道、牟永抗、吴汝祚等先生,并指出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个月牙形地带诞生了以玉器为主要特征的早期国家①邓淑苹:《20世纪中国古代玉器考古研究的发展与成果》,《燕京学报》第19期(2005年11月)。。确认中华古史上有一个玉器时代且并因之确认玉器时代乃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但这些新探索、新观念、新成果并未得到普遍承认,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西方文明史理论如“历史阶段三段论”“文明三要素论”等观念还在束缚人们的思想。
在世界文化史与世界文明史的产生与发展问题上不可能是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中进行,而古老的东方中国走着自己的独特道路。
从这粗线条的勾勒中可以证明,在中华大地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上,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均有玉器出土,广泛而普遍,品种繁多,样式多样,在中华大地广阔的空间领域存在一个玉器世界。
历史阶段的过渡本是渐进的,从石器时代到玉器时代,从玉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它们的演进与过渡不可能是截然的、断然的,往往是重叠的、叠合的,但新的事物刚刚露头,就显示出勃勃生命力,并将很快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舞阳贾湖、阜新查海的玉器出现在距今9000—8000年前,从此,玉器文化就逐渐取代石器文化,成为中华古代文化史的主导力量、主流意识、从而构成中华古史上的玉器时代。这在世界文化史、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又告诉我们,中华古史上的玉器时代是伴随着中华新石器时代文化史而产生而开展的,即或进入青铜时代,玉器文化仍然繁荣发展。其时间跨度为公元前 7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5000年的玉器时代远远超出夏商周的青铜时代。
玉器不属于物质文化,而属于精神文化;不属于物质生产范围,而属于精神生产范围,这恰恰指点出玉器、玉器时代在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上的特殊性质与特殊地位。
邓淑苹《20世纪中国古代玉器考古研究的发展与成果》一文,着重指出“玉器是古代精神文化的载体”②同上。。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明的载体,充分说明在石器时代与青铜时间之间有一个以精神文化生产为主体的时代,也是中华古文明诞生的时代,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社会发展史一般性地告诉人们:只有物质生产达到一定高度时,人们才可腾出手来从事精神生产。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是对立,而是交互作用。恩格斯有一名言:“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充当先导”(恩格斯《致康·施米特》)。“更高级的思想体系,即更加离开物质经济基础的思想体质,则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在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交替过渡阶段。中华先民产生并加强了探索人与自然(天)的关系,玉器掌握在“绝地天通”的沟通天地的少数人手中,玉器就成了神圣之物,掌握了玉器就掌握了神权,传说黄帝时代就有“以玉为兵”的说法。
提出“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的是《越绝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书为汉末(一说为晋)袁康所撰,《越绝外传·记宝剑》第13篇记春秋时人风胡子论剑时讲述了上古三代的兵器及其冶铸技术发展史。他提出:“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藏,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砍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藏。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砍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神德。”
这是以生产工具、武器性质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总和,并与政治力量相结合,以确定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划分历史时代直至王朝分野的朴素历史观,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华古代文明、中华古史四个“演进的经过的本质变化”:一是“以石为兵”的石器时代;二是“以玉为兵”的玉器时代;三是“以铜为兵”的青铜器时代;四是“作铁兵”的铁器时代。两千多年前的风胡子提出中华历史、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演进的四个阶段的历史观第一次提出中华古史上有一个“以玉为兵”的时代,完全符合中华历史的实际,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这种极富哲理性的判断,直到今天,仍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这既涉及物质领域,也涉及精神领域,对中华历史演进史及中华文明研究有极深刻的指导意义。它是完全中国式的文明史观,为建构中华文明史理论框架奠定了基础。
“以玉为兵”释义:玉戈、玉钺、玉戚是武器,又是权威、权力的象征,这是已为考古文化学证明了的。持有上述玉兵者均为这一族团地位最高的人,即为王者。王字字形、字义正来于斧、钺、戚之象形。著名的商代司母戊鼎之戊作斧头形,像宽阔的大斧,戊戌之头部分之形,像有孔的古戊、戌之形,即为玉字之初文。是知掌握戊、戌即掌握玉斧、玉钺之人即为王者,斧、钺为王者权威的象征物。兵,甲骨文像双手运斤(锈、镰之类)斫木之状,则戊是狭形斧,为生产工具,戌为宽形斧,为兵器,为圆刃空心大斧,为权威的象征。“它并不是普通的玉器,而是礼器中的‘王者之器’。喇家遗址可能就是‘王者之地’”①蔡林海:《“王者之器”大玉刀》,《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21日第7版。。这可与“以玉为兵”对看,以玉为兵的戈、刀、斧、钺、戚亦为王者之器。
玉兵之为神物,除了它王权的象征外,还因为它是沟通天地鬼神的礼器、神器、法器——即沟通天地鬼神的工具、武器。这又使黄帝“以玉为兵”的玉兵具有一种神秘光环,使对方望而生畏,战胜以木石为兵的对手。而玉器之为神物,“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②《周礼·大宗伯》,《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第762页。。以玉器祀天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的宗教文化的核心,沟通天地,人天合一,是由玉器沟通天地的文化功能体现出来的。
在整个新石器时代,就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玉器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代,这就是“夫玉亦神物也”的文化内涵。玉器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成为文明起源的标志物,表现出中华文明的独特特质。“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开启了中华历史、中华文明史的玉器时代。
齐家文化产生玉器是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的一个标示:齐家文化正跨入文明门槛,是为中华文明探源的一个实例。
(三)象征权力的权杖
齐家文化与中原及东方不同的是表现权力的不是斧钺系统,而是权杖。权力和威势标志物的普遍出现标志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和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发展。在齐家文化的遗址中已经比较普遍地出现了各类显示权力和威势的标志物,主要是以玉、石类制作的各类权杖头,其形状主要为球形和类似于齿轮形的两类。而权杖这类不同于中原系统的象征权力和威势的特殊礼仪用具是由中亚一带传入的③王辉:《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格局》,《考古学研究: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9)》,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这里说的“权杖”是一短棒,棒头为圆形,或为宝石镶嵌,以示权威尊贵,与中华以斧、钺标示权力,表现出东西方的不同文化形态。普遍出土各类权杖表明多部落王存在。此种权杖形态是中亚之“传入者”。中华西部高原文化与西亚文化的交流融合应在距今5000—6000年前就已开始,可能更早。西王母的昆仑文化来于西亚文化——“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尔雅注疏》:“成,重也;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者名敦丘。丘形上有两丘相重者名陶丘。丘形再重而顶纤者名融丘。丘形三重者名昆仑丘。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这是说昆仑丘是人造的山,人造的塔,人造的坛,这是个出美玉的山,它的山基之下又是黄河之源头。
前贤苏雪林、徐高阮和凌纯声先生认为中华之昆仑应为古代两河流域名城通有的一种多层庙塔“ziggurat”一词的第二三音节译音、中华化。“两河流域巴比伦王都及庙宇七星坛等皆模拟想象中的世界大山而建筑,西洋巴比伦专家名其曰“zikkurat”,其音近kausuna或kurkra,亦即近于昆仑”,“英文ziggurat”(为古叙利亚或巴比伦文化时期的塔庙),法文为“sigurat”,据 Dharme氏说“sigarat”为名词,动词则为“sagaru”或“zagaru”,其义为崇高……中国昆仑丘或虚昆仑或为“sigarat”或“zagaru”二字中的“guart”和“garu”二三字的译音(在中国语中又称坛)。所以中国封禅文化亦可称为昆仑文化①凌纯声:《昆仑丘与西王母》,《民族学研究所集刊》(台北)第22期。。
查古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层坛,其上建神庙是其代表性文化。据此,“昆仑”一词应系西王母族团吸收两河流域古叙利亚或巴比伦文化,创造昆仑丘、昆仑虚一词,以之为宇宙之山、登天之坛塔。
据此可知,中华西部高原文化是一开放性文化,与中亚、西亚文化交流,应是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的一大课题。从中可见,西王母被神化,其文化被神话化。
权杖标志王权,“齐家文化普遍出现各类显示权力和威势的标志物”,表明齐家文化所呈现多元文明已普遍存在,并已成为“北方强势文化”,影响着川藏高原历史文化的发展。
(四)陶器的重大变化
齐家文化陶器发生重大变化:一是空三足器的出现,二是蛇纹器的出现。空三足器是受客省庄文化影响的结果。蛇纹器是与传统的附加堆纹不同的一种装饰方式。它最早出现在河西走廊马厂类型的晚期遗存当中,在武威磨嘴子、张掖五坝、酒泉西河滩等地的墓葬和遗址中都有发现。在齐家坪和磨沟等地的齐家文化墓葬中也有较多的发现。马厂类型的蛇纹与齐家文化有所不同,马厂类型的蛇纹均装饰在罐类的肩部,以直线或斜线组成垂带纹、多角形纹以及竖条纹,这类纹样同样出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安德罗诺沃文化阿列克耶夫卡类型、彼得罗夫卡类型中,进一步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联系。齐家文化的蛇纹则有比较复杂的纹样结构,竖向并行的多道波形纹样确如蛇形。还有一类新的器类是齐家文化晚期出现的圜底彩陶罐,这类圜底罐均有双耳,大部分通体施彩,彩呈紫红色,纹样以密集的折线纹和三角纹为主②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彩陶是中华文明探源问题上一个重大问题,彩陶是敬神、娱神、媚神的巫者法器、神器。从素面陶到彩陶,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认识上从低级向高级转化,是文明程度、思维能力、社会发展水平、文化的社会内容不断提高的表现,是自然抽象的意识化,情感的物态长期积淀、升华的结果。
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大地湾遗址迄今共发掘出4 147件陶器,而且发现了35座制陶遗址。其中,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出土了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彩陶。这些陶器造型单一,陶片分层,色彩不均匀,显示当时制陶方法和烧制技术处于原始阶段。到距今约6000年的大地湾二期时,彩陶制作技术已突飞猛进。二期出土的人头型器口采陶瓶,通高31.8厘米,是一个罕见的人头形状的雕塑。其形状象征一母腹,整件陶器融造型、雕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被专家们认定为迄今为止我国史前雕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同期还出土了一套成系列的彩陶圆底鱼纹盆,其花纹顺序依次为写实的鱼纹、抽象的鱼纹和变形的鱼纹。其中,一件鱼纹盆直径达51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直径最大的鱼纹盆。
彩陶文化与文明起源是否有关,似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我们认为,玉器与彩陶并生,玉器与彩陶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从原始氏族阶段转向文明阶段。从素面陶到采陶,从生产生活用具转化为精神文化载体,成为神器、礼器,玉器与彩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原型形态和文明标志。在后期的彩陶几何纹饰中,使人清晰感受到威权统治力量的分外加重,妇女人头型彩陶瓶和鱼纹盆,当与大地湾遗址女王权力相关,或者就是女娲文化的艺术再现。
彩陶所表现出的颜色崇拜——最原始的红色、黑色是原始先民的生命意识与宇宙观念,抽象的写意的几何纹饰以及更加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交叉运动与空间构造,表达出种种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祈求,而红黑相间交叉的多样形态,风格的变化,提示出阴阳交会、调和、冲突,透出人世与神界以及人世间的激烈冲突。彩陶纹饰风格的变化,应该与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历程相一致、相呼应。
齐家彩陶文化中的蛇纹彩陶,是灵蛇崇拜文化,在中华上古文化史、文明史上,最能体现灵蛇崇拜,甚至自身化为蛇的就是伏羲、女娲两位古王者。他们二人的事迹见于古文献和石刻画像、帛画。
腾蛇(螣蛇、奔蛇)是可上天入地的不死的神物,蛇为大地母神,具有神秘的灵性和超自然的神力,是生命再生、永生不灭的生命之神、再生之神。故视之为灵物、神物,灵蛇可转化为神龙。蛇纹彩陶表现了齐家地区人们对生命的祈望和人神交通的心愿,齐家文化的蛇纹彩陶正表示齐家文明之王为有灵蛇相助的神性之王①王辉:《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格局》,《考古学研究: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9)》,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五)占卜和祭祀的系统
齐家文化占卜和祭祀的系统比较发达。在齐家文化的墓地中多发现有灼而无钻凿的卜骨,在永靖秦魏家和大何庄墓地发现了用于祭祀的石圆圈(见图1、图2),在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了齐家文化的祭坛。这表明了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发展。
图1 大何庄遗址的“石圆圈”遗迹
图2 大何庄遗址第1号祭祀遗迹
石圆圈为祭坛,它与红山文化中的三环祭坛在文化性质上是相同的,直径4米的石圆圈表现齐家人的宇宙观念——天圆地方盖天论。四处石圆圈说明齐家人的圜丘祭天强调人天交通的文明模式。石圆圈周围分布墓葬,发现人骨和牛、羊骨架,表明齐家人在石圆圈举行祭祀、哀悼等宗教活动,成为齐家人的一种祭祀礼仪制度。
(六)作物栽培
齐家文化作物栽培向多元化发展,发现粟、黍、水稻、麦类和大麻等作物,粟在栽培作物中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黍,在陇东地区有水稻的栽培。麦类作物在齐家文化中开始出现,而且均发现在河西走廊、洮河和大夏河流域,似乎暗示着起源于西亚的麦类作物有一个自西向东的传播过程②同上。。
总之,齐家文化农牧业、制陶业、冶铜业、青铜时代(初期)有很大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变化,阶级对立已出现——齐家人已跨进文明大门,由部落联盟转化为王国。
作为甘青地区的早熟性文明,经历着“家为巫史”到“绝地天通”的神权社会(时代),历经玉器文化、彩陶文化、石圆圈、祭坛文化,由部落联盟转型为文明王国,这种满天星斗式的文明产生模式,它一产生就以“北方强势文化”影响着甘青川藏地区,成为中华早熟性文明史的一个实例。
马克思对世界古代历史与社会曾提出两个类型的命题:“古典古代的历史”和“正常的儿童”;“亚细亚的历史”和“早熟的儿童”。古代中国即属于“亚细亚的历史”和“早熟的儿童”这一类型。“亚细亚的历史”又称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所谓“早熟的儿童”按我们的理解是指中国原始公社过早解体,母系氏族社会提前过渡到父系社会,即军事民主制——酋邦——国家提前产生,未待土地私有制成熟,由军事领袖而成为酋邦——国家的君王,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借助政治权力而不是借助生产与贸易来实现的,军事政治权力与文化宗教权力高度集中的结果与象征。城市与农村不可分割的统一,城市是“宗子维城”——宗法的、政治的;以血缘的、宗族的构成政治结构的基础,成为集中政治权力的基本制度,由此而成为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姓氏系谱制度和家天下观念的来源。这种氏族血缘纽带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缓慢,商品生产与交换相对不发达,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思想文化领域,“真正中国的宇宙起源论是一种有机物的程序的起源论”,即指整个宇宙(包括人间社会)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属于有机物的一个整体,小至一粒沙石,大到恒河星数,它们都是一个连续整体的组成部分,“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天人同构,宇宙一体,其中心、其主轴是独占通天权力的王者兼巫者,天地一体,人神同在,天人合一,这是古代中国的宇宙观,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
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早熟的儿童”诸种历史文化特征——“人惟求旧,器惟求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在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主导历史发展的是“惟新”式连续性的缓慢前进,即或有所变革(如某些“变法”),也是一种改良性质。“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宰着中国发展步伐。这就造成了古代东方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新的历史中包括旧的部分,旧的、死的、过了时的氏族制度(及其思想文化)制约着新的、活的、前进的东西;已经制度化、秩序化了的东西使其传统化、固定化、神圣化。古代中国历史文化就是行进在这条道路上,一切问题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Survey on Qijia Culture and Gansu-Qinghai Region in View of M arxist Civilization Origination
ZHANG Bi-bo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 Academy,Harbin,Heilongjiang 150018,China)
“Asian Production Method”and “Premature Children Theory” in Marxism are important theoretic guidance to investigate Chinese civilization history.In view of these theories we do survey on periodization of Qijia Culture,appearance of ritual jade,beginning of jade usage,staff showing authority,significant changes in pottery,fortune telling and ancestor worshipping system and plants cultivation etc.Results show that Qijia Culture is one sort of premature culture in Gansu-Qinghai region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cases in Chinese prematurity civilization.Ancient China belongs to “Asian History” and “Premature Children”type in terms of Marxist ancient world his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Var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his type can be obviously observed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sian Production Method”;“Premature Children”;Qijia Culture;Gansu-Qinghai civilization;prematurity
K21
A
1671-0304(2017)04-0045-09
2016-06-01 [网络出版时间]2017-08-23 23:54
张碧波,男,吉林怀德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北方民族文化史研究。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0823.2354.004.html
(责任编辑:赵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