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琴
品味小龙虾要适可而止
⊙刘文琴
“虾粉”们称,“没有小龙虾的宵夜,是不完美的宵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余涛副教授表示,每年都有不少人因小龙虾而“中枪”。比如两周前,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前来急诊科就诊,伴有周身酸痛乏力、排酱油样小便的情况。这位女性既往身体健康,最近也未受过外伤,也未剧烈运动或者服用过药物,可抽血一检查,“肌酶”显著升高,考虑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便立即住院治疗,经治疗后很快好转出院。
余涛解释,有研究发现,我国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率比同期其他水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低,且严重病例比例极低,一般预后良好。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多发生于非外伤因素作用下,病因非常复杂,包括先天遗传因素,也与获得性病因密切相关。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酗酒、肌肉挤压(例如按摩后)、过量运动、大量体能训练、服用一定的药物(例如他汀类降脂药、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接触天然毒物(例如毒蕈、蛇毒、蜂类蛰伤等)、代谢异常(例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极端体温(高温或低温)、中暑、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然而,直到今天,发病的致病因素和机理仍然不明。
总体而言,美味的小龙虾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很安全的,可尽情享用。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了解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对于曾经有过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朋友就不宜再食用小龙虾,以免再次发生不测。
第二,食用不可过量,在食用小龙虾期间,应该注意避免其他的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因素,比如酗酒、过量运动、服用敏感药物等。
第三,应该要有选择性地挑选水产品,并注意保存和处理,避免变质和交叉感染,根据水产品食物中毒的特点预防和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第四,要及时关注当地媒体信息,对于短期发病集中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应该避免接触。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