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探讨

2017-10-24 06:5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1期
关键词:角型摘除术植入术

陆 骏

(泰州市中医院眼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探讨

陆 骏

(泰州市中医院眼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对闭角型青光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96例(100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前房深度和眼内压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对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降低前房深度,降低患者的眼内压,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主要致盲性疾病有青光眼和白内障两种。青光眼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以及眼盲等。而闭角型青光眼则是青光眼常见的一种类型,对其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选取96例(100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不同的治疗,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96例(100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2年3月~2017年3月,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48例(50眼),男女比例23:25,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3.5±1.5)岁,病程2~3年,平均病程(1.5±0.5)年;对照组患者48例(50眼),男女比例26:22,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9.5±1.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2.5±1.5)年;分析两组基础资料,资料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

1.2 方法

术前,首先进行常规检查,采用药物以降低眼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梁切除术,首先给予表面麻醉,所用药物为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然后给予2%的利多卡因局麻,麻醉起效后将上直肌部位缝合固定,同时做一个结膜瓣和巩膜瓣,以弯隆作为基底,然后在前房部位穿刺,然后将患者小梁组织和周边虹膜组织进行切开,最后将结膜瓣和巩膜瓣缝合[1]。

治疗组则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散瞳治疗,给予美多丽滴眼液滴注,然后进行表面麻醉,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然后行透明角膜区隧道切口,在前房内注入粘贴剂,然后将水分以环形撕囊的形式进行分离,经超声乳化吸除晶体核,l/A吸除皮质后,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并在前房角处朝深处推注粘弹剂以分离扩张前房角,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后,在吸除粘弹制时利用注吸针头在虹膜根部向下、内进行牵拉,以机械性分离前房角,并吸除干净前房内的粘弹剂[2]。术后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分析治疗后患者眼内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眼内压情况和前房深度较对照组好,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分析治疗后的眼内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s)

表1 分析治疗后的眼内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s)

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组别 n 眼内压 前房深度治疗组 48(50眼) 12.54±3.25 3.24±0.52对照组 48(50眼) 14.23±4.21 2.17±0.38 t-2.201 11.510 P-<0.05 <0.05

2.2 分析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疗后,对照组有2例出现了脉络脱离,1例发生了眼压增高,发生率为6.25%,治疗组有2例发生了后囊膜破裂,占4.16%,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3 讨 论

青光眼是由于房水通道受到阻碍,使得患者眼压升高而发生的,其眼压一般在晚上最低,夜间休息后逐渐升高,在早上清醒前患者的眼压最高。因此为了避免发生青光眼等不良情况,日常生活中应正确用眼,并常进行眼保健操,使得过度用眼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降低患者的眼内压。患者眼球出现房角狭窄、眼轴变短等异常症状会引起闭角性青光眼的发生。同时当患者患有白内障时,在膨胀其内还会因为前房变浅和晶状体增厚而引发闭角性青光眼,当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则会出现房角关闭、晶状体前移以及瞳孔阻滞等症状。

经本文治疗发现,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明显,对患者的眼内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提高前房深度,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4.16%,表明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具体特点如下: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手术方法治疗,通过建立房水引流通道,使得房内压有效降低,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3]。

综上所述,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1] 单白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171-172.

[2] 郭沃文,陈建丽,韩贵霞.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21(5):640-643.

[3] 孙丽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09):1830.

R775

B

ISSN.2095-8242.2017.041.7985.02

本文编辑:李新刚

猜你喜欢
角型摘除术植入术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