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远
摘要:微课将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通过对微课制作的总结,我认为在制作信息技术微课时,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微课的质量和学习者学习的效果。本文从提问的角度、梯度、深度、广度和难度来讨论信息技术微课制作中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微课制作 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许多老师尤其是信息技术老师进行微课的制作,运用微课来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預习或在课堂上没听懂的学生在课后进行补习。但从目前制作的信息技术微课情况来看,大多是知识呈现形式,学习者能在短时间内学到了相应的操作技能及知识点,通过这样的微课进行学习,当时的效率是比较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率会逐渐降低,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思维发展没有起到任何帮助。故而在教学中要用问题来引导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者的思维。至于问题的设计,本人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的角度,即:问题的针对性。微课最明显的特征是时间短,考虑到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一般在制作微课时,长度控制在5~8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问题讲清楚,所以设计的问题不宜太多,而且问题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及对这些知识的兴趣度。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着这样的问题,能使学习者集中精力,高效率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2.提问的梯度,即问题的层次性。一个微课,若能围绕一条主线或用一个故事情节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那必定会吸引学习者的眼球。为了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用问题的形式将知识一点一点的展开,层层递进。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学习者通过微课学习,学习了相应知识的同时,还养成了对问题的质疑习惯,这对学习者在今后的自学或者探索方面都有极大的好处。比如,在学习Flash关于帧、帧频、播放时间的关系时,通过制作动画,分别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动画播放的时间是如何计算的?本视频动画完整播放一遍需要多少时间?问题2,在播放过程中,发现云的变化太快,在不影响其他播放速度的情况下,如何将云的变化变慢?这样设置问题,目的在于通过问题1学习者能掌握动画播放时间的计算公式;问题2则能让学习者能灵活的运用帧、帧频、播放时间三者的关系,对动画进行设计。
3.提问要有深度,即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有部分老师片面的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应以技术为核心,教材中的基础软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只要能让学生学会相应软件的操作,并能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其实不然,对教材中的基础软件的教学不能只重视操作,而应该重视学习者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步骤和思路,注重了解技术的思想和原理。尤其是算法部分,要求学习者理解算法思想,操作原理,设计思路等内容,所以在这方面的问题设计时,不要仅仅是简单算法的一个模仿练习,应能体现学习者对知识的加工整合,把知识内化于心,转变为属于学习者自身内在的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制作冒泡排序算法思想这节微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1:数组元素a(1)到a(5)的数据依次为:“27,60,35,57,30”从后往前进行升序冒泡排序,则下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5)的数据应是:
A,27,30,60,35,57 B,27,30,35,57,60
C,27,30,57,35,60 D,27,30,35,60,57
问题2:有一数组元素a(1)到a(5)的数据经过一轮冒泡排序加工后的数据依次为:“27 ,30 ,57,35,60”。则加工之前的数据不可能是:
A,27,60,30,57,35 B,27,35,30,57,60
C, 30,27,57,35,60 D,30,57,27,35,60
对于上面两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问题1只是对冒泡排序简单的知识重现,这样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检查学习者的思维水平。而问题2则是要求学习者在理解冒泡排序思想的前提下,会从不同方向,不同顺序对数据进行排序,能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活动。
4.提问的广度,即设计的问题的开放性,对于问题的设计不要局限于单一的解决方案,应注重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思维。比如,冒泡排序程序实现的优化一节微课中,算法思想是当一组数列已经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即在冒泡排序过程中没有发生数据交换,就可以退出循环,不必再进行下一轮的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如何表达没有数据进行交换,可以用逻辑变量,也可以用其他变量来赋值的方式等来实现。同样在循环语句上,可以是退出循环,也可以是下一轮不再进入循环体来实现。总之,算法是比较多的,对于这样的问题设置,老师不应限制或暗示某一种方法,问题的设置要放开,大胆的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编程、上机验证,培养学习者勇于探索的精神。
5.提问的难度,即问题的适切性。微课面对的对象是学习者个体,不像平时课堂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设置的问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者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可以暂停,可以回放,所以设置的问题若过于简单,会造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就像看电影似的,从脑子里播放一遍,什么都没留下,更不要说学习者思维的活动。但也不能设置太难,不然会造成学习者失去自信心,降低学习兴趣。
比如:在VB的 函数教学中,对于Rnd函数的巩固练习,我想了以下3个问题:
问题1,Rnd是一个什么函数。
问题2,产生[1,7]范围内某一随机整数的表达式是:
()A. Rnd*7 B. Rnd*7+1 C.Int(Rnd*6) D.Int(Rnd*7+1)。
问题3,产生[a,b]范围内某一随机整数的表达式是 。
对于上述3个问题,我选择了问题2作为对Rnd函数的巩固练习,因为问题1过于简单,而问题3需要学习者较强的归纳能力,大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难度太大。
总之,在制作微课时,不应是对知识的简单讲解,不应是对问题的一般解答,更不应是对教材的照本宣科。我认为一个高质量的微课,应该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指向明确;应创造一个一对一的教学环境,引人入胜,能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共鸣。而巧妙的问题设计是制作高质量的信息技术微课的关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