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雷
摘 要:为更好的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对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安全性及耐久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土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本文就土木建筑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基础民生的建设,公路建设、城市居民建筑等,这些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高土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能够有效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对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已经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设计
(一)优化整体建筑结构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设计的总体思想,结合实际建筑安全设计的需求,借鑒以往工程设计经验对实际建筑施工环境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相关规定下,先初步完成建筑结构空间设计的概念图并综合运用建筑结构设计所需的多学科、多方面技术内容进行高精计算,获取可靠技术参数。设计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灵活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着眼全局统筹,对整体建筑的性能合理规划,控制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等平衡。从整体布局上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处理,达到对建筑质量的可控制作用,有效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
(二)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固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增加建筑高度,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对建筑的稳固性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通常来说,建筑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工作量极大的工作,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设计理念,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提高设计软件的精度。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智能计算比人工计算工作效率更高、准确度更有保证。建筑结构设计领域中用来进行设计制图、建模等方面运用较多的计算机技术有CAD、ETABS、3D3S和TBSA等,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普及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建筑技术水平。例如基于BIM软件建模的施工设计图对比传统CAD设计制图,能够保存信息完整,并可以实现相关软件之间的信息转换(见图1、图2)。
二、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程耐久性的设计
(一)强化、地基基础耐久性的设计。首先要深入分析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充分了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然后根据详细地质资料及工程建议加强基础耐久性设计。因为勘查报告具有较高专业性,所以勘查报告结论具有相对客观性,在地基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勘查报告加强对其的设计,针对性的结合其实际对基础设计方案进行确定,才能提升土建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二)切实强化梁板跨度计算。做好梁板跨度计算也是确保土
建结构耐久性得以提升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在对梁板跨度进行计算时,其净值跨度应为标准的1.1倍,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具体的情况,才能确保其计算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扁梁结构为例,由于其板厚与梁高之间基本上持平,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应将梁中心的长度作为其计算的末点,并紧密结合梁中心部位的厚度和弯矩以及梁边的弯矩和厚度等,合理地进行配筋,且在配筋时取二者最大值。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柱子截面能符合梁宽的需要,所以在配置梁筋时,主要是利用柱边的弯矩,且在配筋后切实注重对其的削峰,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在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对施工中所用到的原材以及构件进行检测,要严把原材质量关,要是原材不具备较高的质量,定会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原材的购进到使用整个过程,均应当依据标准及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与质量检测,持续的完善原材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以更好的保障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
三、结语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不仅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在进行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不同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以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如此才可以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