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平
摘 要:阅读能力的考查越來越受到重视,并且是培养英语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尽管阅读教学一再受到重视,但是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应当明确的是,阅读并不是仅仅为了词汇而读,其间包含的结构及背景知识和阅读带来的乐趣是促使大家阅读的原动力。这里将大学中才介绍的精读及英语教学论文发表泛读方法引入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从泛读的角度提高阅读的技能,掌握更全面地阅读方法,做到更有效、更直接。并从课堂实际教学的视角切入对实施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泛读教学;高中;英语教学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评估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一直以来,英语阅读在各类英语考试中也一直占有相当的比例。学生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得到高分,必须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阅读英文方面能力都较弱,所以如何提高英语阅读就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而老师们则是应该帮助他们医治这块心病的医生。
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英语泛读教学的实施仅依赖于教材中的课文,从而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面狭窄,阅读量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有些英语教师在授课时以精读教学为主,泛读教学为辅,有时为了赶课,甚至不进行泛读教学。这种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现象最终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可能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词汇量得不到扩充,阅读能力得不到增强。
一、泛读材料的选择
首先,可以使用教材中的课文。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每一模块有两篇文章,第一篇可以作为精读文章,第二篇则可以作为泛读材料处理;从选修六到选修八,每一模块都有三到四篇文章,除第一或第二篇外,均可作为泛读材料。教师事先一定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和认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一些对应的阅读练习,如问答题或选择题等,使其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其阅读兴趣。
其次,练习册中一些好的文章也可以作为泛读教学的材料。如果其配套的习题不是很理想,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删减或修改。反复练习之后,学生作业中的阅读理解的质量也会随之会有一定的改善。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英语报刊作为阅读材料。比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21世纪报》(21st Century)、《学生双语报》(Student Times)、英语辅导报等等。这些英文报刊上的文章内容新颖、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使用的语言也非常地道,能够加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并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二、泛读练习的进行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往往只包括一个部分,那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阅读有关材料。这样做的弊端十分明显:学生们在课前对所要阅读的材料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的准备。这势必容易造成他们在课堂上对阅读材料的不充分理解。而且课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复习阶段。所以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现在一种比较流行并且被证明的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将阅读分成阅读前期准备,课堂阅读以及课后复习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阅读前期准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可有可无。教师在选择好阅读材料之后,可以事先告诉学生们将要阅读的材料是关于什么方面的。学生们在这一个阶段可以并且应该对所要阅读的材料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学生们事先知道了所要阅读的材料是关于什么的话,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被激发出来,并且会试图去做一些前期调查和准备工作。
2.课堂阅读。接下来就是重要的课堂阅读部分了。而学生们正是要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限时的阅读。这种全新的课堂阅读授课方式强调以下两点:首先,阅读的时间是受限制的。好比说一篇阅读规定的时间是15分钟,15分钟以后将阅读材料全部收回。其次就是课堂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并且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这两点在进行阅读训练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3.课后复习。有人会问:阅读虽然需要整体把握,但是必要的语法以及单词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这种泛读法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法和建构单词呢?这就是课后复习阶段要处理的问题。下课后,学生们应该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全面复习,此时他们应该解决文章中不会的生词和陌生的句法。他们首先应该借助词典或相关的参考书目。如果他们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这个时候,老师的指导尤其重要老师应该在短剧或者对话或者其他复习形式中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三、欣赏、评价性泛读
这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挖掘阅读材料内涵的能力。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欣赏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写作风格、以及语言风格等特点,并根据不同的体裁,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以及语言风格等特点,判断出作者的观点并根据语篇的语气对提及的事实或观点做出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命运,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欣赏文中的妙句和作者精辟的观点,并鼓励学生讨论、创新、发表白己的见解和评价,然后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也可以展开辩论。教师对此不做主观性结论,为学生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结语
总之,阅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相关信息的获取。而学生们也应该改掉过去对阅读的错误理解。阅读课的教授方式也应该从以老师为主变成以学生为主。老师应该“退居二线”,他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搜集合适的阅读材料并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而这种泛读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最终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独立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李雪萍.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探究,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2]唐艳兰.浅谈以英文报刊为材料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