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功?李鹏
本文为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5084)
【摘 要】 地图及影像资料以其独特的客观性、直观性、科学性以及艺术性为历史教学、历史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应用策略主要是:“左图右史”式教学;加强影像资料教学。注重影像教学与地图教学的叠加使用。
【关键词】 高校;历史教学;地图;影像资料;运用;必要性;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历史学课程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近些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久藏深闺的众多古地图逐步公布于众,对于这些古地图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这些古地图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入,为高校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其次,随着国内影像史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近代以来拍摄的大量照片和影视资料的公布,为我们直观的了解晚清民国以来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无可否认的是,古地图以及影像資料本身就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他们完美的将艺术性、科学性、直观性、客观性乃至趣味性集于一身,是高校历史教学的重要材资源。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地图、影像资料的必要性
马克·布洛赫在其名著《为历史学辩护》一书中说“历史学以人类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1]马克·布洛赫将历史学描述的如此有诗意,其实也反映了历史本身的抽象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阅读者通过阅读一定的文字材料,经过个人思维的加工,从而生成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事实。因此,历史很难说是具象的。
现今的大学历史教材多以“文字”文字为主,少有插图,更是缺少必要的地图等资料。高茂兵等人统计了目前高校历史专业所用的十部教材,其中五部教材没有配备历史地图。[2]“文字性”教材固然合乎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教学方式,并且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抽象,枯燥自不待言,“对于一些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过程、历史场景的描绘、表述和理解,单纯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就更显得有所欠缺了。”[3]同时,由于班级规模较大,课时又大量压缩,为了完成教学计划,造成很多教师不得不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整堂课程中,学生所见到的仅仅是课本以及教师的讲授。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倦怠,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仅仅停留在文字中,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社会局势、事件进程等。进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地图及影像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地图与影像资料能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时空观念
在课堂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语言的讲解和文字的板书来讲述历史,那么,给学生留下的仅仅是一个个历史事件和人名的名词,而对于这些名词后面的历史含义则缺少必要的了解,无法完成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构建。那么地图和影像资料则可以完成辅助教学,二者能够以直观的、立体的、动态的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出来,将抽象的史实和人物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如,在讲到明末农民军的行军路线和主要战役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地图资料和影视资料叠加使用,形象的展示李自成的进军路线,以及重要战役的激烈场面。形象化、科学化的历史画卷帮助学生迅速建立历史的时空观念,进而加深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
2、地图与影像资料是教材的重要补充
对于地图而言,历史地图的应用,可以充分的展示历史时空的变化。如我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充分利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历代疆域的盈缩,帮助学生建立我国疆域变化的时空序列。其次,随着大量古地图的公之于众,其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史实的写实性也逐渐得到重视。古地图更加直观、更加生动,透过形象化、符号化的图像,可以获取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众多历史信息。并且“传统绘制技法下产生的中国古地图,是与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空间观念、皇权思想以及传统绘画艺术等密切相关”,对于反映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和文化思想背景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也是通过教材、文献资料等无法感受到的。[4]比如,“古代河渠水利舆图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即时性的河渠水利及其沿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5]再比如对于古代城池的认识。成书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的《治河全书》之《运河全图》对“沿途州县用城墙及城门符号形象的表现,有些绘制为方形四门,如香河县,有些则较为不规则,如临清,除方形城墙符号外,还有依河而建的不规则城墙及城门,对于州县与山、与河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形象。”[6]
相对于地图资料,能够动态的展示历史过程,则是影像资料最大的优点。复旦大学顾云深教授则早在2002年就强调“21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注重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诸如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观看文献记录影片等等。”[7]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高校专门建设了“历史影响实验室”,并打造了“历史文化影像化工程”。[8]优质的影视资料,所举史实丰富客观,思想性、教育性充分。通过播放、观看这些影像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情况的认知程度。而对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及口述史访谈录视频等影像资料,也是对历史事件的重现。其信息的丰富度、立体性是教材、文献等资料不可比拟的。
三、地图及影像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左图右史”式教学
宋代学者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指出:“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闻其声而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虽平日胸中有千章万卷,及寘之行事之间,则茫然不知所向。”[9]可见,地图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知识。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也应该结合历史地图来学习历史,选取适当的地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资料进行讲授,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对于古地图(传统舆图)的使用,应由教师预先进行删选,遴选与所讲课程相关的古地图,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再指导学生进行解读以及信息的提取。
对于历史地图的使用,则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单位本身的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课堂讲解中,可以随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所需地图进行播放,并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借阅相关地图资料如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等,进行课下学习。
2、影像资料教学
如前所述,电影、纪录片、电视剧、专题片、口述史讲谈录、专家讲座乃至漫画、音乐、艺术品、照片等影视资料均为影像教学资料。但是这些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必须由主讲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囿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在授课时间内,不可能长时间的播放相关影像资料,因此,必须借助网络资源,实现课上与课下学习的整合。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该校引进了清华大学开发的综合网络教学平台,有关课程的相关资料均可上传至该平台,供学生随时观看、学习。因此,如果所讲授的内容不是必须现场播放视频进行辅助教学,那么就可以上传至该平台,并发布相关通知,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看。
3、影像教学与地图教学的叠加使用
虽然地图和影像资料均具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对于历史教学具有巨大的补充作用,在专业学习方面可以补充文字资料的不足以及信息的缺漏,在授课方面可以起到加深学生印象、扩充学习知识以及提高学习兴趣、调节课堂学习气氛灯方面的作用,但是二者各自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地图资料对于展示空间信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展示时间变化方面则略显不足;影视资料,在动态展示历史事件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容易造成大尺度、宏观性方面信息的缺失。因此,地图资料和影像资料必须叠加使用。
其次,地图对于细节的展示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如太行八陉,从地图上,我们仅仅可以反映出太行八陉所在的地理位置。对于太行八陉内部的构造、道路的走向以及路况等信息则无从知晓。那么此時,影视资料就显示出了其优越性。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地理探奇”栏目“寻梦古道系列:太行八陉”纪录片,全面展示了太行八陉的道路走向、道路路况,并邀请专家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通过观看该组纪录片,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太行八陉的内部构造、道路走向、路况信息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而感受到太行八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领略古人的智慧。
四、结语
地图和影像资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又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地图和影像资料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拓展授课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将地图、影像资料的识读、判断以及史实信息提取、鉴别等基本史学能力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推动学生史学修养、史学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高茂兵.试论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利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 刘文涛.关于历史地图在高校历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作用的几点思考.历史教学,2009.16.
[4][6] 王耀.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5] 李孝聪.中国传统河工水利舆图初探.“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7] 刘洪丰.“世界格局转换的影响与世界现当代史教学”研讨会综述.世界历史,2002.6.
[8] 敖雪峰.以历史影像实验室为依托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实验室科,2015.1.
[9] 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
【作者简介】
张宪功(1985-)男,河北辛集人,博士,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人文地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