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摘要:幼儿正处在发育阶段,身体所需的营养基本上是通过食物摄取的,所以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而造成这种影响的因素有许多。所以,针对这些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提出了改变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不良饮食习惯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64-01
一、幼儿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
现今,人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非常溺爱,对于孩子的话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导致幼儿形成了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偏食、挑食、不爱吃饭以各种零食充饥等,都是幼儿中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现在幼儿食品琳琅满目,各种甜食、油炸食品对于儿童来说极具诱惑力,这些零食也是导致幼儿不按时吃饭的主要原因。有的儿童不爱吃蔬菜只吃肉或者只吃蔬菜不吃肉,幼儿体内所需的营养元素无法及时得到补给,导致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还有一些不良习惯,如孩子六七岁了还不能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基本上都要依赖父母喂食。
二、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一方面,家长忙于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忽略对孩子的照顾和关爱。例如,给孩子吃速食、快餐。另一方面,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对食物营养的认知不足,导致无法摄取各类营养元素。
(2)幼儿园及其他因素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的影响。幼儿园相当于孩子第二个家,所以幼儿园对幼儿饮食习惯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模仿意识都很强,由于他們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辨别自己所模仿的行为是好是坏,所以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影响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因素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幼儿本身。有的孩子本身很内向,与其他幼儿的交流于他是很困难的,这种情况下会使幼儿变得越来越焦虑,会严重影响幼儿的饮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所以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这类的孩子,给予他们多一些关爱。幼儿园的孩子多,难免会发生各种矛盾,严重的老师还会训斥,这就可能影响幼儿的情绪,导致食欲不佳。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现在电视上播放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就会特别吸引孩子的目光,恰恰这些食物都不是特别的卫生,吃的次数多了很容易导致胃痛、腹泻、过度肥胖等症状。
三、改变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对策
(1)给家长的建议。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家长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饮食喜好。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吃各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而且对于孩子不爱吃的东西,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然后,家长应该在孩子适合学习使用餐具的时候,努力让孩子学会使用餐具进餐,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双手的协调性,还有利于脑部智力的发展。许多父母会因为孩子太小不能自己吃饭,他们就会把饭菜咀嚼之后再喂给幼儿,对于孩子来说是很不卫生的。家长可以选择把食物做得精细些,再给孩子吃。有的家长发现了幼儿存在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想改掉但是运用的方法是不对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如果孩子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其解决的办法大多是对孩子进行打骂,无论孩子是正在进食,还是其他时间,这样很影响孩子的食欲。幼儿在进餐前或进餐时应该让他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能总是用强硬的手段解决问题,这样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为了使幼儿能够平安健康地成长,孩子的饮食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是重要的一课,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饮食的营养搭配知识。家长要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三餐,做到营养搭配均衡定时定量。这样,每种食物中的营养元素都会摄取,幼儿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2)给幼儿园教师的建议。幼儿饮食问题也是幼儿园培养教育好幼儿的重要一课。大学时在去某幼儿园见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每到幼儿进餐时间,幼儿园的广播中都会播放一些柔美的曲子,这是帮助幼儿进餐非常好的方法,给孩子们创造了愉快的进餐环境。还有,幼儿的食物要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最好能吸引幼儿的目光,引起他的好奇心,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食欲。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在幼儿进餐前或进餐时应该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
老师想要改掉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帮助他们。老师还可以找一个在进餐时表现良好的孩子作为榜样,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幼儿进行教育。
要想改掉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幼儿园应该定期安排的家长会,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要参加,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和老师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双方共同努力,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阳.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背后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4(2).
[2]潘峙霏.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3).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