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完善小学品德教学

2017-10-23 10:59邢思华王品杰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弟子规教养国学

邢思华++王品杰

國学经典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和众多的德育元素都可以成为小学品德教育的课程资源,在社会越来越浮夸,教育越来越功利的今天,用国学经典来完善小学品德课堂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能促使学生在诵读之余,践行国学经典所倡导的德育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之内化为终身不变的优秀品质。

一、让国学经典优化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常听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孩子没有规矩,缺少教养。然而,问题不全在孩子身上,而是没有人正确、系统地告诉他们规矩是什么,规矩应该怎样遵守。如果品德教材上讲得不够系统完整,那么借鉴《弟子规》《三字经》,我们一定可以在孩子们心头树起“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礼仪谦爱的丰碑。假如放低姿态,在品德课堂上多一点有针对性的操作训练,把培养孩子成为有教养、有爱心、有廉耻心、懂基本礼仪的人作为教育的小目标,那么,塑造孩子德性的大方向就会更明确。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忽略情感、只求规范,不要认识、只讲训练,而是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

联系我们的课堂教学,各科教材都蕴含着品德思想的教育,作为老师,我们在传授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品德的培养。应该说,在生活条件改善之后,当今的孩子中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能在品德教育帮孩子确立浪费可耻的正确观念,不仅是对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肆意破坏环境这种不良思想的纵容。这样的教育是失职的、无效的,最起码是低效的。《弟子规》中说道:“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借此,我们可以把目标迁移到节俭朴素、尊重劳动的伦理教育中。再比如,关于网络的意义,孩子们比我们更有认识和体会,我们不妨把重点迁移到理解它的两面性,“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我们的目标应是教育孩子别把电脑当玩具,而是要当学习工具。

二、借国学经典优化教学内容

内容的优化,着重表现在内容选择要实在,还要实用。老师常说,现在的孩子被宠坏了,家庭已然这样,如果我们学校教育也没有作为,还能指望孩子自然地变得有道德、有教养吗?在品德课程中,教师就应该把这一块尽力补上。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他们不知道那样做不道德。在品德课程中,教师为什么不能从教孩子怎样吃、怎样坐、怎样说等生活小事入手呢?《弟子规》“次谨信”中有许多从生活细节上关于教养的具体规范,如卫生习惯上“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关于行走坐立有“步从容,立端正”等等。每一条都可操作,可检验,用以弥补今天品德教学中常规训练,礼仪指导的不足,是最好不过的。

又如,在教学感恩亲人孝敬父母的课文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把好吃好用的留给父母,给父母洗脚,帮助父母干家务等方面是不够的。对照《弟子规》就能发现,关于孝道,里边罗列得相当详尽。完全可以与教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一个重情,一个重理;一个重教,一个重导。《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段文字,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孝的所有细节,是学生道德行为直接引领。这样的专项学习,我们多花些时间,因为这对孩子成长成才百利而无一害。

三、让国学经典完善品德实践

不管什么内容的学习,都需要一个巩固内化的过程。品德的巩固是把所知转变为所行,落实在行为上的。现行的品德教学缺少的正是行为习惯操练这一步,孩子们说起来什么都懂,做起来什么都呆,时间久了什么都忘。

因此,课程改革,对品德课堂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材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大量的留白,这就需要教师用智慧去丰富践行的指导。借鉴《弟子规》《三字经》还可以让品德课堂活起来。如学习尊重他人时,不仅要懂得“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的内容,还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演一演、比一比“勿事搅、勿话扰”;再如,针对“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人人试试怎么敲门拜访,怎么行走说话。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成。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理解成生活即课堂?所以在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刻都有我们学习的机会、活动的场所。《弟子规》中有不少礼仪教育,衣食住行都是有规矩的,我们不妨拓展延伸。比如,早晨的学校门口就是我们的课堂,指导孩子们正确处理手中的食品袋、包装袋,礼貌地和父母道谢道别、和老师同学问好等。课堂上学的是道理,是范例,课堂外加以践行,使生活成为一种泛化的学习。

四、结语

总之,让国学经典完善小学品德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能使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据,使我们的品德教育更有说服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弟子规教养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跟踪导练(三)
弟子规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弟子规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