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员视阈下《时务报》的发展路径与传播效果

2017-10-23 17:27郭廉卿
现代交际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舆论

郭廉卿

摘要:本文基于《时务报》建构舆论之史实,分析社会动员视阈下的《时务报》。《时务报》在当时发行广泛、政论文章观点激进,坚决散播变法自强,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旋风,成为变法维新的宣传阵地,并执舆论之牛耳对其受众进行了社会动员,在促成维新变法和开启民主思潮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时务报》 舆论 传播效果 社会动员

中图分类号:K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80-02

“迨中日战争之后,强学会之《中外纪闻》出,始开人民论政之端。此后上海香港与日本,乃成民报产生之三大区域。其性质又有君宪、民主、国粹及迎合时好之多种,故称之为勃兴时期。而辛亥革命之成功,实基于此。”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这样形容报刊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而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报刊即《时务报》。

社会动员的核心是思想动员,重点在于发动社会主体参与和推动社会实践。报刊历来都是社会动员的“主力军”,可将思想、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领域和各社会成员中。而《时务报》因其发行量大、观点激进、饱含感情,其强有力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建构”在促成维新变法和开启民主思潮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通过文献综述,笔者发现从社会动员视阈对《时务报》论述的文章极少,仅有刘兴豪《论维新政论报刊社会动员力的缺失》一文,以未能发动基层民众出发,论述《时务报》社会动员力方面的缺失。本文将结合社会动员研究的相关资料,从《时务报》构建舆论的史实出发,探视社会动员视阈下的《时务报》。

一、《时务报》对社会舆论的建构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创刊并以“变法图存”为宗旨。1898年8月8日,《时务报》停刊,前后出69册。分“论说”“奏折录要”“域外报译”“路透电音”等栏目。

《时务报》创刊号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报刊的功效,生动地将报纸看作国君臣民的耳目喉舌:“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西方报刊同样用来表达政治诉求,通过议程设置和预定立场宣传政治主张,引导社会舆论,强化受众情感。《时务报》同样正是通过政治宣传来构建舆论,引领社会风潮,达到社会动员的效果。

《时务报》主要以政论文章构建舆论,尤以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为最,他前后发表约86篇政论文章,反复强调变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胆呼吁“民权”,揭露王朝的黑暗腐朽,使“民权”成为戊戌年间的“热门词汇”。汪康年撰《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一文对“民权”进行细致的阐述,说天下权势若出于一人,国家必贫弱,若出于亿兆人,则必定富强。他认为正是剥夺“民权”的封建制度造成了中国贫弱。他提倡国君让权与民,呼吁国民不要轻易放弃自身权利,应当“各尽权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

《时务报》宣传“设议院”是“兴民权”的理想改革措施,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一文中指出设立议院的目的,“问议院之立,其意何在?曰: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梁启超以其充满气势的笔触大赞西方的议院制度,“问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并得出议院是各国富强之本的结论。汪康年则提出设议院的详细方案:即在君主和民众共主政体下,由国民推举优秀才俊成为议员,当国有大事之际,下诸议院对其讨论商议,决断之权归属君主,而执行之权归属相关官员。君有不同可复议,议不能定可更换议员。

《时务报》呼吁开启民智,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办学会、重女学、兴学校、变科举等提议,都是梁启超提出“开民智”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时务报》人认为办学会是变法维新主要实务之—。著名的学会有长沙的湘学会、衡州的任学会、苏州的苏学会,其他如天足会、禁烟会等,各学会都有出版物发表其意见和观点。

《时务报》创刊起就称要担负起“广译五洲近事”的职责,立志让读者知晓世界大局和各国强弱原因,使中国不至夜郎自大,坐眢井以议天。“域外报译”板块涉及英文、俄文、日文等92种外文报纸,共计出版译稿1706篇,主要是有关中国讯息的译稿,其次是关于当时参与瓜分中国狂潮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之消息,《时务报》以外国报刊来看“镜中之我”,以翻译外报来看中国之形势。《时务报》译稿中还大量包含对如工农业、医疗卫生、物理化学等各种科学知识的介绍。

二、《时务报》的社会动员力

从传播主体、传播技巧和受众三方面,对《时务报》社会动员力及传播效果进行分析。

(一)传播主体:信源可信性高、优质内容和舆论领袖的影响

《时务报》凭“官方背景”,成为具有高可信度的信源媒介,报人地位的提升使梁启超等人成为舆论领袖,得以大力构建舆论。公车上书后,康有为、梁启超是宣扬变法维新思想中的佼佼者,凭借“文化优势”表达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变法诉求,获得了较高的信誉,成为具有高可信度的传播者。《时务报》出版后,得到张之洞等官绅阶层的大力支持,因此被赋予了强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色彩。变法前后士大夫中层与官绅阶层、光绪帝在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时务报》更成为可信度高的“官方”信源。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理论认为信源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也能获取更多受众。信誉高、權威足的《时务报》自然具备强大的社会动员力。

“休眠”效果理论认为信源的可信性仅对信息短期效果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从长期效果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时务报》通过“论说”“域外报译”等栏目大力宣传其政治主张和维新思想,梁启超等人则通过精彩绝伦的政论文章大力进行舆论建构,使民权意识、教育改革思想深入人心,对文人学子和开明官绅影响巨大。梁启超在实践中开创的“时务文体”,以其开阔之气概,雄浑之力量,及其通俗易懂,笔端常带感情之特点,极具煽动性,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社会动员力。《时务报》可谓取得了高信源度和内容为王的双重优势,使其得以大力构建社会舆论以进行社会动员。endprint

卡兹曾在《个人影响》中提出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生活阅历”(经验与知识)、“社交性” “社会经济地位”。据此分析,《时务报》内部官绅阶层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社交性”极强。《时务报》文人走南闯北、思想新颖、知识广博、观点激进,接触信息渠道广,也具备较广的“生活阅历”和“社交性”。以上种种条件使他们成为舆论領袖,进而借《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构建社会舆论,产生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传播效果。此外,“舆论领袖”更强调人际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时务报》的读者虽集中于官绅士子当中,但也使其传受双方均具备成为意见领袖的条件,因此可借其人际传播行为扩展信息渠道,扩散和增益传播效果。正是“意见领袖”们使全社会认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使政界与知识界对报刊、报人的看法发生根本转变,报界成为精英汇集之地,知识分子把它看作实现抱负,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工具。

(二)传播技巧:发行渠道畅通、“舆论构建”方式契合社会心理

《时务报》发行后,张之洞下令以拨款方式在湖北境内以“官销”模式推广,为全省文武大小衙门及各书院各学堂订购《时务报》288份。在此示范作用下,浙江等地也以“官销”模式购置《时务报》发给各县各书院,《时务报》销量在数月间升至4000份。后期,《时务报》发行地区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边远小城镇,至1897年,其国内外代售处共计109处,读者遍布全国甚至海外,发行量最多时达17万多份,创报刊发行纪录,成为当时影响最大、销量最大、销路最广的一份刊物。正如梁启超本人所言:“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如何巧妙安排材料,进行论证,提示结论,是影响文章内容说服力的重要变量。《时务报》以其独特的文本建构模式形成一种新的文风——时务文体,该文体形式活泼,通俗易懂, 平畅通达,议论精辟,感情充沛,笔端常带感情,读来有磅礴气势,因此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这种“一面提示”契合了国难后的民众社会心理,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时务报》的政论文章大胆直白地宣传“民权”“议会”“学会”等概念,采用“明示结论”的方式说服受众,在全社会中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绪和气氛,“诉诸感情”的方式在读者认知层面造成了强烈冲击,读者新的认知图示形成,思想和情绪进入一个“兴奋区域”。《时务报》甚至达到了“魔弹论”那种强烈直观,受众应声倒地的强大传播效果。

(三)受众:传受互动、人际传播增益传播效果

《时务报》由于其发行量和影响力的巨大,吸引了大量读者,受众上至官绅贵族阶层,下至学生、商人群体,涉及阶层广,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不少读者将《时务报》作为精神圭臬。张元济对汪康年说,“读《时务报》八册,深感其宏达论说评议,激励士气,足以挽救中国之颓波。他年四百兆人当共沐盛德。”王鹏飞说,“《时务报》包揽中外大事小情。通欧亚美澳之风气,辟四万万人之心思,至矣。”郑孝胥对梁启超大加赞赏,“梁君下笔,排山倒海,甚有举大事、动大众之概。”《时务报》并非单向传播,受众对传者的积极反馈随处可见,有大量读者投稿和来信,还有读者指出编辑上的错误,或指责报刊装订失误,运送缓慢等缺点,积极提出自身建议,进行传受互动。

《时务报》成功激励了更多人从事报刊活动,国人读报渐成风尚,报人地位大幅提升。因其示范效应,全国掀起创办杂志的高潮,继之而起的报刊如《新民丛报》《知新报》等不断开阔国人眼界;《苏报》《民呼报》《民吁报》则大力鼓吹革命,宣传排满复汉,连续性的舆论动员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几年之后的“革命者”,形成更强大的行为舆论。

三、结语

我们也不能神话《时务报》的社会动员力。第一,《时务报》的销量终究没能遍布全国,更不用说偏远的乡村地域。第二,《时务报》的读者局限于少部分上层官绅和学生群体,仍难以影响到当时中国四万万普通民众。第三,《时务报》伴随维新变法的失败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存在时间难言长久,《时务报》的影响力实则体现在它的示范效应上。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3]谢丹.《时务报》的民权宣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7).

[4]方慧琪.《时务报》的舆论变化与近代政治权势纷争[D].安徽大学,2007.

[5]吴果中.《时务报》与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6).

[6]甘泉,骆郁廷.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12).

[7]彭树欣.梁启超所办报刊传播效果评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

[8]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J] .历史研究,2005 (5).

[9]刘兴豪.论中国近代报刊舆论的社会动员力[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