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张娟
摘 要:职业中专院校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文化与专业兼备的专业人才,舞蹈为其专业必修课,良莠不齐的现状既要发展学生的专业,又要兼顾所有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舞蹈课程方面都有所收获,舞蹈教学从最基础起始,分为不同舞蹈课程,按照传统教学大纲来完成。
关键词:职业中专;舞蹈教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4;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217-01
一、 教学大纲及教材
作为职业中专来培养学生,首先要顾及学生的自身特征,以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有目标、有目的的进行教学大纲的编排,能够得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其未来工作趋向,科学、系统的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主要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尤其是特定岗位需求,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舞蹈教学,就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职业中专院校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及其所用教材一定具备其特色,又需明确的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
(一)现用的舞蹈教学大纲
为培养全面的舞蹈,职业中专的舞蹈教学大纲按学年、学期并具其特有的培养方式与教学目的,较为全面、有针对性的设置,以下是某职业中专院校五年制一年级第一学期前六周舞蹈教学大纲:第一周:基本站姿、坐姿,腰、腿基本软开度;第二周:芭蕾基本手位、脚位,软开度;第三周:芭蕾手位组合,把上一位擦地组合;第四周:芭蕾把上蹲组合,五位擦地组合,重心训练;第五周:芭蕾把上小踢腿组合,划圈组合,基础半脚尖能力训练;第六周:芭蕾把上单腿蹲组合,小弹腿单一做法。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基本体态,芭蕾手位、脚位,把上简单基础组合,巩固正确体态,为下学期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软开度、芭蕾把上动作规范性。
(二)舞蹈教学所用教材及其特点
以河南某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其所用古典舞教材为唐满城、金浩所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该教材第一部分主要详细介绍身韵理论、基本术语、与身韵的基本动作元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内容;第二部分深入浅出的阐释身韵主干教材与支干教材的典型动作练习及运用,使学生系统科学的按部就班学习古典舞身韵中较为经典的动作元素;第三部分汇总前面章节所介绍的内容,主要介绍身韵教学法的保留短句、综合示例与标准答卷及教学口诀示例,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学生更为系统、完整的掌握古典舞的精妙所在;第四部分为附录,展示了部分优秀的古典舞优秀学术文章,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演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能够更进一步汲取古典舞艺术精华,鼓励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坚持专业精神,发扬中华文化,创新舞蹈程式。
二、授课手段及方式
作為高职高专院校,学校不仅要秉承教书育人的重任,更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与长远发展,学生的自身能力与素质直接影响数十代甚至更多的儿童启蒙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舞蹈又对学生协调性、耐力、毅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不能一蹴而就,亦不能爱鹤失众。因此,在院校的舞蹈教学方面,既要顾及到所有学生的舞蹈培养,又需训练出较为出类拔萃的舞蹈生,两方面相结合才得以使舞蹈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良性发展。
(一)普及式舞蹈课
普及式舞蹈课每周五节,以班级为单位,一年级以芭蕾基训和古典舞身韵为主,解决学生基本身体能力,二、三年级主要学习六大民间舞,按学期进行教学。普及式舞蹈课程针对全体学生,该课程不要求学生入学前具备舞蹈功底或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循序渐进引导启发其兴趣爱好,从单一身体姿态、动作元素开始,纠正平时不正确的身体状态,以规范、系统、科学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并配以简单组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令每个学生能够接受并喜爱舞蹈课,逐而上升为学习欲望,期末时将平时所学内容编排成大组合或者借鉴相关成品剧目锻炼学生,使学生对该学期或该学年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提高式兴趣班
提高式兴趣班即在普及舞蹈课的基础上,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多样化,并逐渐渗透剧目排练内容,使学生在教师授课之余能够做到自学、勤学、多动脑、多实践,授课方式也较为灵活,通常的提高式兴趣班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且按照学生近期表现与接受情况进行课量调整。一般而言,学生在完成教师所教授与布置任务量之余,教师会额外“开小灶”,适当增加学习量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既定时间内有较明显进步,且该课程针对性极强,能够较好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依此看来,提高式兴趣班并非适用于全体学生,而是学生自愿加入和教师选拔相结合所组成的课程,该课程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针对兴趣较强、基本功较扎实的学生,在省、市各项比赛中得以崭露头角,为集体争得荣誉。
三、结语
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不足并及时纠正,这就需要舞蹈专业教师共同努力,用最合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符姗姗.谈舞蹈教学中智力的开发及训练[J].怀化学院学报,2005(01).
[2]郑玉玲.浅谈舞蹈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