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滢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科技文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也不断地拓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外延,创新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和思维方式,和突破了设计观念和视觉语言的局限,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对科技产业与文化的发展、对精神文明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创新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72-01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概念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指的是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的传播行为通过特定的媒介传播特定事物。很多的视觉传达设计都是依靠的是视觉,而且是通过平面设计、排版、绘画、插画、色彩、标识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出来。视觉传达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出的现象来进行说服教育观众。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视觉传达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重视对视觉传达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通过设计理念、设计语言、设计技术方法、设计形态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来不断地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使之不断丰富视觉传达作品的内容,进而更充分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①。
二、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的设计理念是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设计理念的创新就是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是对原来的设计作品的一种再设计再加工的创新过程,是作品设计的创新和延伸,这种创新的理念的产生不但需要对原来的产品的内涵和精髓有深刻的理解。
三、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语言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语言,而是一种全新的语言,指的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全新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进步的表达,所呈现出的内涵远远地超过了艺术作品设计的本身,包括了图像、文字、色彩、光等,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平面呈现的方式,通过视觉的先后、强弱、方向、心理的暗示等的变化和运动来表达视觉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内涵,并通过相对符号化、简约化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视觉传达的作品的精神文化的满足,审美情趣的满足、文化价值的满足,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隨着人们对传媒作品的需求层次的增多,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来提高作品表达的丰富内涵,提高作品的新颖独特、从而构建视觉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的效果。
四、视觉传达设计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时代各种文化信息渠道的增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地了解文化,学习文化的途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了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视觉传达的设计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在设计中大胆运用技法、工具、材料等的创新来加加快设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就必须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视觉传达的设计技术方法,使设计作品的表达方法更加丰富和人性化,提高视觉传达作品的质量②。
五、视觉传达设计形态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时代和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的设计师的设计方式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很多电脑都有了相关的设计程序和软件,这就打破了过程在设计传统的视觉传达作品时的形态单一模式,而且随着电脑软件功能的升级,很多的视觉传达的形态已经由过去的平面化发展为立体化,从二维呈现发展为三维立体呈现,并且静态慢慢向动态转移,逐渐地形成了动态立体影像,这也就打破了过去传统的设计形态和表达方式,使视觉设计更加数字化、科技化,同时不断创新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形态更加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的视觉的审美需求,同时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形态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特别是立体三维的展示形态很够更加真实形象地呈现所要表达的情境。
六、视觉传达设计媒介的创新与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必须要通过传播媒介来使人们获得相关的信息,媒介是视觉信息传播的途径,也是信息传播的载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传播媒介形式的产生,要求我们在视觉的传达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大胆尝试,不但创新新的传播媒介对视觉传达设,使视觉传达新媒介成为一种传达的新常态,整合视觉传达新媒介将成为一种常态。
例如,在世博会上、博鳌会上,视觉传达就是通过360度全息成像、多点触摸、投影系统等多种传播媒介向大家展示和宣传大会的精神,使会议精神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准确地传达,从而提高视觉传达的效果③。
注释:
①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3(09):3.
②高国元,张景生,洪智凤.隐性知识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传递[J].电化教育研究,2008(03):45-49.
③刘燕楠.教育空间的嬗变—赛博空间赋予教育经验的另一种可能[J].电化教育研究,2008(05):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