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祺
摘 要:作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曾经给人们的文艺及精神生活带去了难以忽视的影响。从谈及样板戏“色变”。到徐克《智取威虎山》的口碑票房双丰收,本文就要从样板戏出发,以徐克对《智取威虎山》系列经典前文本的改编为例,探寻“红色经典”在当代改编的新可能。
关键词:红色经典;样板戏;当代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06-02
一、由《林海雪原》的早期电影改编说开
提及小说《林海雪原》的电影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1970年,经过修改而拍摄的电影《智取威虎山》终于完成。这部属于“无产阶级文艺”的创造,在无产阶级专政最高权力的直接控制下,响应了“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的号召,表达了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无限忠诚,一度被列为八部样板戏之首。
早在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已经拍摄过小说同名电影《林海雪原》。这一版本截取了曲波原著中的经典桥段“智取威虎山”,将杨子荣塑造成中心人物。尽管毛泽东在1964年做出了“不要把杨子荣搞成孤胆英雄”①的指示,但是到了样板戏中,由于创作团队对“三突出”原则的遵循,加之江青对少剑波人物的压制,杨子荣的孤胆英雄形象实际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甚至直接成为了主要英雄人物。
尽管如此,政治话语的笼罩仍不能否定《智取威虎山》的艺术贡献。虽然它过分强调国家意志,忽视个体情感诉求,但是在将京剧搬上荧幕的过程中,由于江青提出“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主创人员还是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镜头上的匠心调度使正反面人物对比鲜明,戏剧也更具完整性;立体置景的运用使画面更具观赏性;音乐设置上镜头与节奏也不断呼应,这些都使电影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也为之后戏剧转变成电影的拍摄提供了相当借鉴。
二、徐克的“红色经典”再生产
2014年底,《智取威虎山》以直逼9亿的票房让我们看到了此类题材电影的一种可能。这部电影获得良好口碑除了卡司、投资、宣传的保驾护航外,导演对于原作的重构也功不可没。
作为“红色经典”,《林海雪原》富于写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描写为电影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徐克以一种更集中的形式对过去系列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在人物塑造上,虽然影片中还保持着鲜明的正邪对立,但丰富性显著提升。正面人物如杨子荣,他是被政治话语规训的革命政治范本,一人深入匪窝,智斗匪徒,充满革命话语笼罩下的“主角光环”。徐克把他变成了一个亦正亦邪的江湖侠士,消解了本显刻板的军人气质,增添了江湖豪侠的快意恩仇。他与少剑波也由前文本中革命队伍里的上下级同志,转变为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反派角色也不再单纯被贴上“坏人”标签,徐克在表现他们残酷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人性的一面。此外,小栓子和青莲这两个新增角色的出现不但丰富了故事的线索,还消解了原本样板戏中的政治表达。杨子荣和小分队的行动都从抽象的革命目的落到实处——除暴安良。
眼花缭乱的技术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真实的战斗场景、以假乱真的特效加上不断运动的短镜头使电影的战斗场面酣畅淋漓,经典打虎桥段也栩栩如生。技术的运用带来感官的愉悦,让观众更易投入故事。而如此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也是之前版本不曾做到的。
但是,《林海雪原》毕竟是一部50年代反映解放军剿匪的革命传奇,尽管技术支持下的战斗场面可以还原,观众如何弥合时代割裂感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徐克的做法是将集体记忆转化为个体记忆。以事件亲历者后代追寻祖辈记忆的个人化叙述方式,为故事本身的武侠气质和浪漫想象提供合理性,也为当下主流年轻观影群体进入历史搭建桥梁。
三、“红色经典”改编在当代的一种可能
当今时代,“红色经典”的改编反而被人怀疑不符合时代潮流。许多作品为片面迎合大众口味做了很多庸俗改动。比如电视剧《林海雪原》。杨子荣在里面不仅与座山雕卷入猎奇的“三角恋”,还有了“私生子”,这种所谓“尝试,很容易激起心中已根植小说、电影等各种形式前文本的观众的逆反心理。“红色经典”并不是不适合改编,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它本身具有的政治革命话语与当下商业话语相结合的尺度。毕竟“‘红色经典”的再度流行不仅是一个弘扬主旋律的问题,而是同我们的全民历史记忆与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②
实际上, “红色经典”中的大多数既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又有现实与传奇结合的色彩,未嘗不算当下影视圈主流的“大IP”。加之“红色经典”俨然已经融入老一代的记忆及情感,基于历史延续性和权威性的考虑,主流意识形态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所形成的焦虑和空虚给‘红色经典的大规模复出提供了历史机遇。”③,“红色经典”改编在当代有了新的可能。
徐克显然抓住了“红色经典”被掩盖住的商业价值。他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用武侠片的方式重新包装故事,而不是向譬如“手撕鬼子”的奇葩剧情靠拢。这样他不但规避了观众的审美疲劳,还使重拍的“红色经典”有了卖点。此外,他还添加了大量类型片元素,幽默又生活化的设计使影片在紧张氛围得到了缓解。总之,徐克“用现代手段去拍,用商业电影的形式去包装,用好莱坞的大片方式去制作”电影,他没有让英雄人物在人性丰富化的过程中被歪曲,没有让反面人物在“人性化”的过程中变得光辉,没有让故事情节在“丰富化”的过程中蓄意迎合时尚趣味。电影既遵循了原有主流价值观念,又尊重了观众对诸多前文本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以上种种,都是“红色经典”作品在当代改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
但是,徐克的电影文本中还有一个改变就是人民群众的位置。在之前的版本中,解放军小分队总是联系群众。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人民群众虽然逐渐表现出了对解放军的亲近,但是自始至终处于一个“拒绝革命”的状态。这样,英雄与群众的关系被简单定位为“拯救者与被拯救者”,而作为“被拯救者”代表的小栓子即使在一腔感恩与仇恨中融入解放军,到最后也没有表现出对于革命的主体认同。可能这才是关键,屏蔽掉政治话语的干扰,才能永葆故事通俗与传奇的生命力。
我们应该意识到,“红色经典”传递着人类邪不胜正的正义愿景与乐观、坚韧的普世精神。“书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传奇的红色经典被改编的最终意义是与当代文化意识对话、碰撞,开掘其精神道德资源,实现其历史超越性。”④
所以,“红色经典”的当代改编不能机械停留在过去,更不能恶意迎合当下消费语境,创作者和生产者应该借助“红色经典”的外衣,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只有这样,“红色经典”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注释:
①文化部批判组.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揭露江青掠夺革命样板戏成果的罪行[N].人民日报, 1977-2-13.参见姚丹.“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实践及其成效初析以样板戏<智取威虎>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03):104.
②熊文泉.“红色经典”艺术生产的内在机理分析——以作品<林海雪原>的生成、改编为例[J].当代电影,2004(06):69.
③侯洪.“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J].当代电影,2004(06):81.
④李艳.红色经典下的快意江湖——论<智取威虎山>的电影改编[J].新闻界,2015(10):62.
参考文献:
[1]姚丹.“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熊文泉.“红色经典”艺术生产的内在机理分析——以作品<林海雪原>的生成、改编为例[J].当代电影,2004(06).
[3]侯洪.“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J].当代电影,2004(06).
[4]李艳.红色经典下的快意江湖——论<智取威虎山>的电影改编[J].新闻界,2015(10).
[5]任姗姗.豪情壮志冲霄汉——导演徐克与电影〈智取威虎山〉[N].人民日报,2014-12-25.
[6]路杨.<智取威虎山>:“革命中国”的想象、追认与终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