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吴+冯江海+周舟
摘 要:《白纻舞》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乐舞之一,其柔美飘逸的舞蹈风格是这一时期乐舞艺术最大的特点,本文旨在由此舞一探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纯粹而纯正的艺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白纻舞》;魏晉南北朝;乐舞;审美趋势
中图分类号:J7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077-01
一、前言
《白纻舞》最早是发源于三国时的东吴。《宋书·乐志》中说道:“《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白纻舞》在最初的起源阶段,还只是孕育在吴地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里,这个古老的民间舞蹈便是《白鹤舞》。顾名思义,这样一个舞蹈表现的是对自然生物白鹤的模仿,试图通过舞蹈的表现传达出对白鹤的图腾崇拜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态。而舞蹈中的主要模拟对象“白鹤”,与《白纻舞》中的道具——飘逸的“白纻”,二者既形似又神似,无论是纯洁无暇的雪白色,亦或是飘逸的翅膀或长纱,都体现出异曲同工之妙。较明确的记载在《晋白纻舞歌诗》中得到印证:“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清歌流响绕凤梁,如矜若思凝且翔。”这里的“白鹄”便是我们所说的“白鹤”,而诗歌的最后一个“翔”字,也展现出白鹤凌空展翅翱翔的情景。由此可见,《白纻舞》正是一个以“崇尚自然”为本源的作品,并渗透了乐舞美学思想中的“自然与本体之道”。
二、乐舞创作所追求的神韵与情感表达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至宫廷贵族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对《白纻舞》的柔美曼妙喜爱有佳,以至于此舞受到当时社会上的一致推崇,风靡一时。《白纻舞》的总体感觉,包括其服装道具、舞者的身形姿态、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及呈现出的视觉效果,都通过舞蹈的情感表达与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看似简单的两点,却是当时乐舞创作向着纯粹与纯正的舞蹈艺术发展与完善时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因素。情感表达不难理解,就是一部舞蹈作品应具备的抒情性,也就是“主情”倾向;而神韵中所涵盖的最重要因素“神态”,也正是通过抒发情感而得以展现的,并与之相辅相成。而论及这关键性的两个要点,就不得不提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乐舞名作《白纻舞》。作为对它的总体概述,《白纻舞》首先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温婉柔美”这一最显著特征的代表舞作,它的舞姿舞态都是轻缓的、徐徐的,娇美而温柔。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的一颦一笑、一转身一回眸,都带着满面丰富多彩的神情,眼眸嘴角也随之牵动,动人心魄。而此舞最注重于刻画舞者神态与情韵的部分,以《晋白纻舞歌诗》第三段为例:
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玉舞瑶珰。声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清歌流响绕凤梁,如矜若思凝且翔。转盻遗精艳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
欢来何晚意何长,明君御世永歌昌。①
诗歌中的“如矜若思”便是刻画出了舞者神情、神态的一大特征——温婉柔美,若有所思般让人琢磨不定的神情。“转盻遗精艳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将舞者们的队形、动向特征,以及每位舞者脸上的表情描绘得十分形象生动。由此看出,舞者不仅在面目表情上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神态,同时还配合肢体动作的时缓时行、时动时静,将舞蹈表演的美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这样的面部神态和肢体语言的成功表达,都应该归功于舞者内心酝酿已久并让观者深有感触的那些情绪情感,这样一种源于真实又居于真实之上的艺术境界,是由编舞者与表演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外化所致。因此,这是《白纻舞》表演过程中的神韵体现与传情之处。
三、乐舞艺术技巧水平的审美趋势
众所周知,自从汉代的顶峰时期过去后,魏晋南北朝的乐舞便不再是技术技巧的天下了。不是不重视表演中技术技巧的展示,而是将技术技巧在汉代时绝对的主导地位下降至其次,将其视作舞蹈表演中情绪情感抒发的手段之一。例如《白纻舞》在其舞蹈表演过程中对于道具舞袖的运用就是一大独特技巧。从各种描写《白纻舞》的诗词中,我们都能看到描绘舞袖翻飞流转的情景,时而两手高高举起呈“双袂齐举鸾风翔”之态,时而带动舞袖徐转缓绕于舞场中央,正如“罗袿徐转红袖扬”那般飘逸纷呈。而这些通过舞袖技巧所完成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姿舞态,都是为同一个目的——《白纻舞》所要表现的主题、所要抒发的情感而服务的。因此我们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在技术技巧方面的审美趋势,是逐渐向着乐舞作品本身的主题思想和主体情感方向发展的,它虽没有汉代时对于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至高地位,但却从另一个更精准有效的角度展现出了技巧为情绪情感抒发之载体这一审美趋势,从而走出一条纯粹而纯正的乐舞艺术发展壮大的新出路。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代表作《白纻舞》的考证与研究,我们能够看到,那一时期的舞蹈正在经历一番洗礼而升华成为一门独立而纯正的艺术。更重要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形成的这种对于舞蹈艺术的审美趋势,正好为舞蹈史上两大发展高峰时期——汉代与唐代,实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完美过渡。它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易被忽略的年代,却是实实在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如此重要的一个年代,对当今舞蹈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小视的反思。它在当今社会上的某些舞蹈现象、舞蹈创作上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启示,我们应踩着先辈们的实践之路,找到最适合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沈德潜《古诗源》,前引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