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区间中等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不同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需要从中央财政投入、政策法规、管理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对症解决、共同施策,良性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投入;地区差异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及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强,全国不同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是否存在差距?而其间的差距是在扩大还是缩小?本文将通过对20112015年全国不同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梳理,致力于分析以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现状
(一)我国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持续扩大
教育投入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也直接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而生均教育经费是反映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表1所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其间,全国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由2011年的9879.80元上涨到2015年的17243.83元,是2011年的1.74倍,这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投入持续增加。但是,地区间的差异也随之逐步扩大。从极差率而言,2011年生均教育经费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4.64倍;2015年,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5.26倍;其间,标准差也由2011年4629.14上涨到2015年的10180.37,增长了1.19倍,表明各地区间的绝对差异在持续扩大。而在2011到2015年间,各地区间的变异系数也是呈递增趋势,由0.47逐步递增到0.59,表明各地区间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
(二)东部地区间差异高于中、西部地区间差异
近些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呈差异发展。如表2所示,20112015年间,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极差率基本在3.6~4.6之间,2015年标准差为16054.53,是2011年6134.55的2.61倍,这说明东部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依旧不小;而从变异系数而言,东部地区由2011年的0.47上涨到2015年的0.62,表明东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在持续扩大。由此可见,东部地区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差异呈扩大趋势。
而从表3显示,2011到2015年间,中部地区间极差率维持在1.85到2.34之间,标准差由2011年的1585.4上涨到3938.33,差异系数也基本在0.2到0.29间徘徊,可见中部地区中等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中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整体低于东部地区,仅就2015年而言,东部地区的平均值为22591.75,中部地区平均值则只有13381.3,东部地区是中部地区的1.69倍。
西部地区在20112015年间,如表4所示,平均值由2011年的8208.7上涨到2015年的14799.09,增长了0.8倍,表明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在不断增强,稍高于中部地区,但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也稍大于中部地区而小于东部地区,因为其差异系数虽然由0.24逐步递增到0.49,表明区域内差异在逐步扩大,但是整体依旧小于东部地区。
由此可见,虽然全国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入都在不断加强,东部地区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区域内差异,也是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较大。尽管东部地区区域内的差异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的整体投入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文对不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量化分析可见,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其间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需要各級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特别是中央要把经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法规政策实施力度向中西部地区聚焦,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模式,推动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一)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离不开经济社会总量的增长。要缩小全国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需加大中央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总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在国民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中央财政部门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分配作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强化责任,根据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地方性财政政策给予支持,用于配套的公共财政资金要落实到位,逐步完善中等職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1]。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通过控制投入资金规模和制度创新等手段,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地方中等职业教育。
(二)创新教育财政管理方法和模式
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在政府。要注重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调整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不同地区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财政预算要按照各个地区具体的发展情况进行编制,一步一步对预算制度进行探索。可由各地方政府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编制预算草案,这可以把学校自身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为追求地区间教育资源投入的公平性而忽略了效率的问题[2]。同时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职业教育投入的差异,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财政收支水平的限制,对本区域中职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不断地拉大了与发达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基于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给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一些照顾,可以确立人均最低经费标准,进而推算中等职业教育的收支缺口,通过专项补贴、财政拨款,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对于一些民族自治州县和民族自治区,既存在财政收入上与东部地区之间的较大差距,同时也在人才资源、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失衡缺项,如果像经济发达东部地区一样仅仅增加经费投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法制建设是解决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地区差距的基石。在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为了让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及分配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国家应尽快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法》。地方各级政府同样必须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要在确保原有的“三个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相关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一方面可加强中央财政对地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进行分配和协调,一方面也可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的权责,出台地方中等职业教育附加费征收政策性规定。
(四)不断拓宽筹资渠道
随着社会资本逐步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开放流动,中等职业教育既遇到空前良好的發展机会,同时也遇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挑战。政府部门要鼓励多元主体办学,对民办的中职学校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中职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坚持政府对中职教育资金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开发潜在的教育经费资源,也可以拓宽中等职业教育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有力补充,还可借鉴国外经验,比如采取私人、企业办学和社会捐助的方式,调整地方职业教育过度依赖政府拨款公共财政投入的现状,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来源筹资渠道,做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民办中职学校和公办中职学校的差距,实现地区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五)加强区域技术創新
针对西部地区,可以进一步发挥民族地区区域优势,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具有地方色彩的民族特色,做到技术共享、知识共享。西部和中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可以在宏观制度背景下,对各个教育机构和教育学校进行技术创新,增强师资力量和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加强区域技术创新方面,可以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均拨款制度,完善助学体系,尽量覆盖到全体中职学生,严格贯彻落实现有的规章制度,依法执行相关的专项经费法律条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能力建设,确保投入的教育经费运行得更规范安全和更有效率[3]。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确保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教育经费去向明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强相关部门组织成员的培训,建设经费监管信息系统,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手段促进区域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永辉,高金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9,(2).
[2]付铮.财政管理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的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葛涛.免学费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投入经费比较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性研究”(项目号:2012Y129)
作者简介:朱洁,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