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顺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住房向着高层、自动化的方向稳步前进。各项技术不断在建筑施工中运用使建筑逐渐趋向于智能化,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下面围绕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技术展开讨论,对智能化建筑、现阶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各项工程技术进行具体描述。
关键词:智能建筑;存在问题;工程技术
一、智能建筑发展概况介绍
智能建筑一词是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很多建筑施工中还没有应用智能技术。且该类建筑涉及的专业较多,知识十分繁杂,企业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获得较大的利润有很大影响。在建好的建筑主体上进行相关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从而最终形成智能化建筑,此类建筑既需要保证其主体建设的质量,在后期的各项系统设计时也要严格把关。对于主体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需要单独进行,两者在设计原则、使用技术上都存在很大不同,分开设计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建筑主体需要保证其较长的使用寿命,在主体上安装的电子系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在完成安装工作后,需要定期对各项电气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使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虽然在设计和安装电子设施时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但在后期维护需要的经济投入较少,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智能技术还是可以进行推广和普及的。在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各项分工,首先做好建筑中的供暖、排水、供电设计和安装工作[1]。再进行具体的管线预埋、管道预留工作,最后完善建筑的智能监测系统。
二、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不同系统在运行时兼容性较差
要满足正常的生活所需,房间中就需要安装完善的配套设施,例如供电系统、供暖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目前智能建筑安装过程中,各项生活设施的控制终端大多是独立的,且材料的性能存在一定差异。想要将各个系统联通,实现建筑的整体化控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很难达到的。在系统出现不同的故障时,需要相应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排查和维修,因此在人员上需求量较大。系统兼容性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二)在智能化系统安装时管理工作未落到实处
在使用新型技术之时,若缺乏相应的管理,同一施工作业很可能要反复进行。在施工前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设计图纸就可能存在很多缺陷,在施工方案上也缺乏整体的考虑。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许多施工错误就不能及时被纠正,从而为后期的施工建设埋下巨大隐患。管理不到位还体现在设备核查方面,对其规格、型号等的核查工作不够严格,不合理的设备搭配方式可能会导致整个楼层的系统出现瘫痪情况[2]。
三、基于智能化工程技术下的内部系统探讨
智能建筑中对各项新型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上,下面对几项主要的电气系统进行具体介绍。
(一)配电系统设计安装概述
配电系统完成设计之后,需要先进行相应的模拟试验,若在试验过程中电力系统供配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方可进行相关设备及电线的安装工作。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主要的检查内容为以下几方面:将供电装置打开,让整个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变压器温度等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利用检测装置看断路器是否起到相应的断路跳闸作用;最后确保电表能够对住户用电量进行正确的计量,并做好定期维护工作。
(二)照明和给排水系统的相关介绍
在进行照明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对高层建筑走廊、楼道等公用区域的照明系统考虑进去,可以设置感应灯。在装饰性灯光上需要对其亮度和色彩进行控制,并设定灯光亮起和熄灭的时间。给排水系统的存在是为了给住户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并将使用后的污水排放出去。在该系统的设计时,管道路径、水泵工作时间、检测装置、自动切换装置都需要考虑进去。合理的路径能够减少管道材料的浪费,当主泵出现故障时监测装置能迅速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终端,同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泵上,保证排水工作正常进行[3]。
(三)空调安装中自动化系统的介绍
空调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电气产品,真正实现了建筑内部的冬暖夏凉。空调的正常工作离不开新风系统、制冷系统和换热系统。在新风系统设计时,需要安装风机盘管开关,同时对空气实时焓值进行计算。还要设计相应的压差开关、调节阀门,实现冷热水的交替。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冷水机组、水泵、各类控制开关等,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空调进行调试,运转正常才能投入使用。换热系统中最重要的是换热器、水泵和流量计,空调制热主要是将冷空气吸收进去,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变成热气排放出来,从而达到供暖的效果。对该系统中各项设备的维修工作也不能忽视。
(四)消防系统概述
在建筑中安裝消防系统,并将该系统和报警装置连接在一起,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找到具体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工作。消防系统由防火栓、通风口、风机等组成,该系统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在安装完成后,需要仔细检查各个接口是否接好,防止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
(五)安保系统和监控装置的合理使用
目前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是住户最为重视的,因此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为保证建筑居住安全,需要在各个楼层安装相应的监控装置,并将警报系统和监控系统相连。需要重点监控的是建筑各出入口、停车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出现问题时及时向警报系统反馈,便于维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理。这两种系统同时要与控制终端相连接,尤其是对建筑周边交通状况的监控,控制终端接收到信息后科技型科学的处理和计算,从而对建筑周围的交通问题进行改善[4]。
四、结束语
实现建筑施工的智能化,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需要用到通信、模拟等方面的技术。因此其建造过程是由多个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由于单位间技术水平、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差异,施工质量也不尽相同。为将建筑施工进行统一,需要将施工标准规范化,并定期召开研讨会,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当中。
参考文献:
[1]王茂生.楼宇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浅析[J].电子制作,2013,(9):249-249.
[2]樊文俊.智能楼宇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魅力中国,2016,(50):21.
[3]胡忠.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21):84,88.
[4]苏琼俏.浅谈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J].商,2014,(43):228.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