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
一、引言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精心设计的阅读课活动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阅读课活动设计如何达到预期效果,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
二、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要点的提出
1.明确教学目标。
2.有效的活动设计。
3.以情感体验为升华。
三、教学案例简介
材料:“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Judith Kerr, Harper- Collins。
(一)读前活动
1.预先教授重要词汇
2.引起学生兴趣及预测
(二)读中活动
1.主旨阅读
Read the stor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Are you correct?
(2)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tory?
2.具体信息阅读
Look at the food and drinks. Tick the ones the tiger ate.
3.细节理解阅读
把这篇文章切成六到七个部分,并且配上图片,然后让学生们把分散的句子和正确的图片配对起来,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完成。
(三)读后活动
最后一个任务是学生的产出,设置了一个角色扮演。
四、案例分析及教学设计要点的确立
1.明确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整合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并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
在设计教学活动前,笔者基于对材料和学生的分析,根据三维目标,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能熟练运用相关词汇,描述整个故事”是本课在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
过程和方法目标,实质上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笔者把“有爱,所以分享;分享,所以付出”设定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2.有效的活动设计
利用图片来预先教授重要词汇,首先在感官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得具体而实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拓他们的思路,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从而大大增加了多种感官并用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枯燥乏味的单词教学。
预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某种期待,并且带着这种期待去阅读文章,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假想去寻找证据,体现了阅读活动中的思维性。
让学生回答“Are you correct?”和“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tory?”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浏览的方式,掌握主旨理解的阅读技能。
在主旨阅读之后,我们紧接着设置信息阅读,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信息搜索的能力,检测学生对文章细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细节阅读中,将Matching放在阅读教学中,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这样的活动运用到了学生的动觉和思维能力,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的角色扮演,笔者在传统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做了稍许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有一种新鲜感。
分三个步骤完成这一任务:
(1)给出这个故事的结局
(2)给出角色扮演的分工
(3)学生扮演角色
将四个学生组合在一起,表演出他们的故事。在经过第二个步骤对每个角色的讨论之后,学生们在展示的过程中会准备更充分,思考更周全,表演更个性化,每一个小组所呈现出来的角色扮演都是独特的,是自己的。
之所以在最后的产出环节设置角色扮演,是因为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不仅是对这篇文章的消化,更是吸收后的一种转化,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时刻,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完成了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英语的能力,同时也能设身处地地了解到为什么索菲和妈妈会这样做,情感上得到了升华,也能意识到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自己要怎么做。
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此,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设计成为一个整体,同时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设计相关活动。本课设计的六个活动,从预授新词汇,到预测,到主旨阅读,到具体信息阅读,到细节理解阅读,到语言产出阶段的角色扮演,整个过程层层递进,运用各种精彩的活动吸引着学生,并且不断让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以情感体验为升华
有效的阅读教学色设计要超越知识本位的课堂,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升华情感和形成价值观。本课中,笔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设计了教学活动,通过前面几个活动的铺垫,学生已经对课文深入理解,对“索菲和妈妈把所有好吃的都给了又冷又饿的老虎,却不求回报。有爱,所以分享;分享,所以付出”这一主旨有了深入的理解,因此读后阶段的角色扮演,体现了学生对主旨理解之后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点以及表现方式,实现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升华。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已知的信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对立的认知行为。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若能明确教学目标,以有效教学活动为核心,尊重学生主体,注重情感升华,就可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