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海
台小是一所矿区小学,是我工作的起点。学校不大,建在半山上。有四百名学生,多是旷工子弟。校长姓杜,四十出頭,两撇浓密胡须颇为显眼。他比我早来一年,据说是从门城调来的。
开学前一天,杜校长让我与当地代课教师尽快交接,他说:“你一来算是有了科班出身的正式体育老师了,台小条件差,操场横竖不过三十米,区田径运动会从来没拿过分,希望你能有所建树。”我说:“感谢您的器重,请放心我会努力的。”下午与代课教师走进器材室,器材屈指可数,且破旧不堪,无气排球和篮球各一个,实心球六个,三个漏线儿,沙包二十五,七个开了口……清点交接半盏茶的功夫完毕,我也算见识到了杜校长口中条件差的不一般了。
开学后,我发现我们台小的硬件条件虽然不好,但矿区学生韧劲足,体格硬,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练一练,学生们的体育成绩不会差,区运会破零有望。于是,我找校长将想法托出,主动请缨成立校田径运动队。校长听后笑问,“就这小山沟的条件,你认为能跟门城镇比?”我说:“咱的条件确实与城镇的硬件条件有可比性,但咱学生素质不差,下点功夫,也是有希望的。”校长点头,“那你就放手干吧,有什么困难就说话。”我说:“行,那我就放手去干了,对了杜校,咱区赛取了成绩有奖励制度吗?”杜校愣了一下,然后呵呵一乐,“咱这小山沟啥时候区里获过奖,你是第一个提这问题的,好吧回头开行政会,研究一下。”杜校长倒也说话算数,很快奖励细则出台与门城镇一样。不管怎么说,这一奖励细则的出台,足以说明了杜校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我心里有了底气。
从此,一支田径运动队早晚奔跑在公路与山间,不分寒暑,不论风雨,成了台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转眼区运动会出征在即。可学校资金不足,我只能带着三名队员,提前坐火车,住门城小旅馆,准备次日参加比赛。旅途的辛劳加上比赛的兴奋与压力,学生们一夜没休息好。但值得欣慰的是在缺乏比赛经验的情况下,三名队员仍有一人跑进了前六,并获得第二名,虽然仅得五分,但毕竟是首次参赛,我们竟然破了零。这也充分证明我当初想法,我们台小的学生身体底子好,可塑性很强。运动会结束,揭下公告栏的成绩单回校。杜校长看后,笑着说:“行啊!真的破零了,不容易,再接再厉。”我说:“谢谢杜校夸奖,我一定会再接再厉,不过下一步我想重点开展跳绳活动,我认为跳绳更适合学校这种小场地,我建议把跳绳作为咱学校的体育特色,相信明年参加区跳绳比赛,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希望您支持。”我又全盘倒出了我新的想法。校长睁大眼睛,“嗯,挺有想法,你看着来吧,有困难就说话。”我一看有门儿,“对了,杜校顺便问下,参加区跳绳比赛恐怕要比参加田径得分多,咱区获奖奖励制度还有效吗?”杜校长一笑说:“知道你就得问,明确告诉你,有效!朝令夕改那还算制度,你就放手干吧。”校长落地有声的话,如一颗定心丸。
就此,在台小连老师带学生人手一绳,单摇、双摇、单编、双编、一带一、长绳八字和穿梭,单项赛,集体赛等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红红火火地展开来了。一时间,台小的校园内,矿区的家属大院里,到处是学生跳绳的身影,学生们下课了,课间时跳绳,少了课间的追跑哄闹;放学了,小区里跳,少了电视电脑前的无所事事。“有困难就说话。”杜校长也真是说话算数,无论是经费筹措还是时间上整体安排,只要是开展各项跳绳活动需要的,他就协调各部门,大力支持,不带半点含糊。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区跳绳比赛的日子到了,学校派了校车,主任领队,校医陪同,我组织跳绳队员,赶早到门城体育馆参赛。赛事过半杜校长来看望大家,问成绩如何,我说“目前不是太理想,刚拿了20多分。”校长听后说,“没关系,今年咱就当学习学习,等比完赛,你们把学生送回去,安顿好,我请你们几个去春元饺子馆吃饺子。”大家听了高兴。
聚齐饺子馆时,杜校长给每人要了一个口杯,大家边喝饺子酒,边聊跳绳比赛花絮,这时杜校长端杯,“今天大家辛苦了,分拿了不少,成绩也不错,但略有遗憾,若能进团体就更好了。”我接过话茬笑着说,“若进了团体单奖吗?”杜校毫不犹豫地说:“单奖,当然单奖。”我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拿出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奖状,“杜校说话可要算数啊。”杜校长一见奖状,笑得胡子上翘,“呵!还留了一手呢!看來我说话必须算数,服务员每人再给上个口杯。”大家都笑了。
这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独特庆功宴,这种氛围中总洋溢着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豪气。杜校长就是制造这种气氛的高手,这一个正能量十足的强大气场里,即使我们台小条件差了点儿,场地小了点儿,困难多了点儿,但是有这样一个“有困就说话”的领头人,想不进步和发展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