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全智能全智能垃圾桶设计

2017-10-21 12:42詹尚伦刘俊武传胜陈涛彭亚楠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卡纸开口组员

詹尚伦 刘俊 武传胜 陈涛 彭亚楠

【中图分类号】 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045-02

生活中,我们触手可及的东西有很多,小至家中的保鲜盒,大至路边的全智能垃圾桶。不止到你可否注意过那些造型多变的全智能垃圾桶?他们总是张大嘴巴,接纳我们所丢弃的一切秽物。这都得归功于它有个海量的“胃”——塑料袋。众所周知,塑料袋对环境污染很大,所以能否好好利用塑料袋的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我们小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目前因为全智能垃圾桶的大小、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塑料袋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无疑是间接给环境加大了压力!所以我们小组决定设计并优化现有全智能垃圾桶,让它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尽量使塑料袋能在它身上发挥出全部的价值。这样,既满足了现代人的绿色生活的理念,又可以减轻当前环境的负担,一举两得。

针对这个目标,我们小组先对全智能垃圾桶的结构进行了剖析。

市面上的全智能垃圾桶都以其框架在一定的空间内划分一块一定体积的区域,在此套上塑料袋便可使用塑料袋的作用。又因被使用作垃圾袋的塑料袋往往是成球状(扩张后),所以大部分的全智能垃圾桶也是以圆柱为主要形状的。但是受到全智能垃圾桶的大小影响,过大或过小的塑料袋无法充分利用。因此,我们小组总结出全智能垃圾桶的大小是影响塑料袋使用的最根本的、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也应该从这方面着手以解决问题。

可是全智能垃圾桶的大小是一定的,怎么能随意改变其大小呢?即使能改变,其造价一定不便宜。我们的针对人群是普遍的家庭或小型工厂,过高的造价实在是不合适。那么是否真的无法解决呢?为此,我们也去咨询了相关科目的老师、专家。他们给出了不少建议,对我们后来的制作起了不小的启发作用。这些建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种:一是调节全智能垃圾桶的高度,那么无论是特别大或是特别小的塑料袋都能容纳、使用了。二是改变全智能垃圾桶开口的大小,以适应各种塑料袋的半径变化。

首先是第一种设想,改变全智能垃圾桶的高度。首先我们是受到市面上的一种可伸缩的杯子所提出的,这也是我们最原始的构想。它是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圆环分别套在同一个固定的底盘上,而各个圆环又是可以活动的。而圆环被拉高了以后,可用塑料杆固定。那樣子,我们只需要选取半径大小适合的圆环来套住塑料袋便可以使用各种塑料袋了。但是有老师对我们的设想指出了不足,即是稳定性不够,圆环容易下滑,造成垃圾倒出,反而事倍功半。即使是我们想出用塑料杆来固定,但是由于塑料杆的携带也不方便,反而造成了全智能垃圾桶本身的累赘。这也不符合我们在群众调查中结果中显示的“简洁大方”的要求,所以我们决定再次询问有关专家。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突然注意到了某服装品牌提供的塑料袋。这种袋子的开口是用两条绳子通过拉伸来进行对袋子的封闭,而打开也十分容易,只要轻轻拉开袋子的开口,马上就打开了。于是我们想到:是否全智能垃圾桶的开口也可以这样呢?我们马上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问。

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的设想的确是可行的。对于此,我们可谓是欣喜若狂了!接着,专家又问了我们几个问题,而问题围绕的基本上都是如何固定垃圾袋;若是开口可以伸缩,又如何伸缩等问题。我们思考良多后作出了回答。专家对我们的想法称赞有加,这就更加强了我们的信心。同时专家还对我们的想法加以指导,使计划更完善,设计更合理了。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如何在这种开口上固定塑料袋的问题。

我们本来计划在所用的防水塑料布上加上钩子,但是这样一来是无法让布缩到最小,反而会影响全智能垃圾桶的容积。所以我们经过商酌后,决定在开口布料的一定位置,对称的开四个小口,那么垃圾袋的手提绳就可轻易地系在布料上了。另外,对于比较大的袋子,则可以直接套在桶身上。

首先我们做的是讨论模型的制作材料。

因为是模型,所以不需要用到我们原定计划中要用的塑料,那我们要用什么来代替呢?我们开始是想用较结实的材料,例如泡沫塑料。但是,我们试过其坚固度,发现其质地太脆,若是一不小心,很容易就弄断,不利于我们成果的保存。后来又考虑过许多材料,但从经济、实用价值来看,我们觉得还是纸品比较好,尤其是卡纸。虽然相对而言,卡纸仍是比较软,但是它做出来的效果最好,流畅而不生硬。而之前试过的其他材料总是做出来很生硬。就以泡沫塑料为例,它必须是要冲制才会线条流畅。但是我们的工艺技术不高,根本没有设施可以进行冲制。我们只能将一块块的泡沫版割开,再一片片地用钉子钉好。这样做出来的是长方体形状的全智能垃圾桶,不但外形丑陋,另外与我们的初衷也不同。况且它做出来非常轻,非常容易脆,实在是不适合我们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决定选择卡纸来做我们的桶壁材料。对于桶底,我们觉得应该找更结实的材料。考虑到环保的问题,我们还是认为以纸做材料比较好,所以就采用了厚纸皮来做底。另外一些琐碎的材料,我们觉得不怎么需要讨论,就想一边制作时遇上问题才解决好了。

于是我们先是找来了厚纸皮和卡纸。将两卡纸卷起来,呈空心圆柱状,再用订书机和胶纸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做出了我们模型的桶壁。再將厚纸皮剪成圆形,我们全智能垃圾桶的桶底就做好了。关于如何衔接的问题,我们本来是想只用大量的胶纸将它们粘起来,但是考虑到外观的美化问题,我们就改变一下设计中实物制造的标准,采取了新的措施。我们用一个足够大的洗衣袋(模型实物用的是宏远酒店的洗衣袋,是酒店的赠品)把这已粘连的两部分合体包裹起来。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开口如何装绳子、如何做到了开口可变大小等问题。同时,全智能垃圾桶的外观线条也比较光滑流畅,不如当初那般简陋。待洗衣袋装好那两部分的合体后,在接近开口的地方,我们剪开了四个小口子,它们就是原来设计中用作系袋子的装置。而洗衣袋的上端部分(由于卡纸的高度,模型中是看不出来有多余的布料的)则是原来设计中要用到防水塑料布的地方。由于洗衣袋本来的绳子就是尼龙绳,因此不需多变。原设计中有内容便是用质软的细铁丝穿过绳子,以便固定绳子的牢固。模型中不具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铁丝无法穿过绳子,因此模型上是没有那么个设计的。

模型做出来后,由于外观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将它美化。所以整体看上去并不美观,而且结构简单。这虽然达不到我们设计目的中要大方简洁的要求,但这模型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们的设计目的的。(我们采用的宏远酒店的洗衣袋上有该企业的商标,我们虽然并未征其同意,但我们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不触犯法律,特此说明。)

在模型完成之际,我们小组也小小地松了一口气,还是不敢松懈,因为还有我们各自的体会和论文未撰写完毕。我们很快就利用了课间、课后的时间,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谈论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体会。还提出了各自对论文的见解,在以后撰写论文时减轻了一定的压力。而在后来的寒假里,我们小组也有时利用网络(QQ或是MSN,邮箱也有)或是电话进行联络,以解决各自撰写体会,或是撰写论文时帮忙撰写的组员回想关于活动中的细节等。总之我们在互相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我们各自的体会。

截止到我们各自的体会写完,我们对这次研究性活动进行了一次总结。

这是我们进了莞中以后的第一次自主的学习活动,因为我们小组的每个组员都是第一次听这种学习方式,所以开始的我们都是抱着好奇、觉得很好玩的心情进行这个活动的。因此虽然是第一次,我们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一片哀怨声中,我们依然热情高涨。

但是一旦投入进去就发现原来这活动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好玩的。首先在确定课题上我们一开始也有不少的纷争,甚至是做课题的类型都是引起纷争的导火索。好在我们的组员都是脾气好的人,这些小小的纷争并不影响我们的团结和积极性。最后我们大概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确定我们的课题,进度似乎远远落后于班上的其他小组。而我们确定的课题也颇不受别人的认可,觉得我们是在玩玩而已,甚至有人还对我们的课题开玩笑。说不沮丧是假的,但是我们没有颓废下去,因为我们知道要让别人看好,只有自己更努力!

由于我們一开始的速度就比别人慢了,所以我们讨论时的效率就尽量提高了。而且学校在中途有好几周的活动,我们的组员在不同程度上的负责了一些班上、学校里的任务,也有参加学校活动的,导致我们要完成我们课题的时间就更短了。我们没有因此而觉得自己不行,我们改变了我们的实行方式。别的小组通常是分几个人,一组一组地行动的,考虑到我们小组本身组员就较少,所以我们是分开个人行动的。然后再将各自的行动结果一同进行分析,再得出共识。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特地地去配合每个人的时间,又可以比较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我们的组员都非常地负责认真:出门调查的黎展华非常负责,将数据一一记录好了,再拿回来给魏璟君整理;在家上网调查的王路易也很严谨,将自己搜索回来的资料好好地储存,再拿回学校,供我们小组进行参考、更好地设计我们的全智能垃圾桶。魏璟君则是认真地整理资料和撰写论文,并将整个小组一直以来的行动好好地记录下来了。最后面对一同所制造地模型,虽然我们都觉得它不美观,但都很高興,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劳动成果啊!

到最后,我们高一的第一次研究性学习终于结束了。过去的酸甜苦辣、高兴的事、悲伤的事虽然在现实中过去了,但我们的心里总会有那么一个地方储存这这些记忆,成为我们高中生活的一抹绚丽色彩!而尽管我们所做出的成果仍有不足,甚至在时间也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都相信,这些不足一定会是我们进行下一次活动时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未来人生路途上的宝贵经验。最后,我们相信在下一次的活动中,一定会比这次做得更好,发挥出我们最好的状态!

猜你喜欢
卡纸开口组员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小小组长不好当
立体卡纸金鱼
可爱的卡纸小鱼
不易滑落的毛巾
还是不错的
如果
谢谢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