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
摘要: 在总结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课程的特色,从教学观念、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课程考核等角度探讨了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eaching situation, som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from teaching conception, case teaching, information teaching and course assessment combining the course features of formwork scaffolding safety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职院校;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提升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formwork scaffolding safety technology;improving measurement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2-0186-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迈入新的阶段,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国内众多建筑企业开始做出战略调整,加大建筑工业化的研发与推广力度[1]。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目前的教学以室内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类课程较少,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严重,培养的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面对这样的困境,高职类院校要深刻剖析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教学改革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中涉及模板及脚手架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所有建筑工程事故中,因模板与脚手架问题造成的比例达到40%左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工程实际背景的介绍,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面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方式不得当,这些都急需通过教学改革来改善[2]。
1 《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利用率低 一本合适的教材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目前大部分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基本以现有的规范作为提纲,千篇一律,对于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补充的较少。随着新规范、新条例的不断出现,教材的更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这也是教材的弊端之一,如果任课教师不加以适当的补充,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就得不到恰当的运用。此外,许多教材将模板脚手架分成若干个部分,分章节单独讲解,相互之间的联系很少涉及,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大挑战,许多学生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上,对建筑的整体缺乏认识,这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不利的[3]。
虽然现在的教材种类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考虑到教学的需要,教师很少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讲解,这就造成了教材的利用率非常低,很多学生的教材是空白的,这种隐性的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如何选用一本符合课程特色的教材非常关键。
1.2 教学概念落实,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致力于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以PPT为主,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规范对对施工要点及施工流程进行机械式讲解,让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模板脚手架的施工过程,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课堂效率得不到保障。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现场实践,对模板与脚手架的组成与施工步骤较陌生,很多学生反映听课比较吃力,对知识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假想”的层面上。根据毕业后的学生反馈,课堂上所学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有很多冲突的地方,而这些内容课堂上介绍的并不多。
1.3 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学校不可能安排所有学生到工地现场观摩模板脚手架的施工,虽然有的院校有相关的实训基地,但是实训时间与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部分实训内容单一,与教材内容不相符,实训资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违背。随着高校教师逐渐年轻化,许多青年教师毕业后直接从教,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教学偏向于空洞的讲解,忽略了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把握不了课程的精髓,与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相违背。
1.4 考核方式不合理 现阶段《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的考核方式仍以笔试为主,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核方式只会迫使学生对书面知识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导致有的学生卷面成绩很高,但是对工程现场相关问题了解的较少,这与高职教育的理念格格不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 《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2.1 更新教學观念,优化课程体系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及时将新的元素补充到课程中来。在课程体系方面,增加实践性内容的讲解,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本课程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板的布置原则时,鼓励学生从力学、建筑构造等多角度去剖析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结合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将工程现场的问题带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由于模板脚手架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教师可以将事故现场的照片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提高对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视程度。
2.3 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强强联合。一方面,院校师生可以利用企业的平台增加实践机会,学习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去,将现场最新的问题带到课堂中去,让学校师生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促进知识的更新。
2.4 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旦错过某个重点或者难点,重新回归的难度很大,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将模板脚手架关键的施工工艺与流程录制成微课,让学生课后可以随时重复学习,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最流行的BIM技术,教师可以将脚手架各个构配件三维建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脚手架搭设的流程。
2.5 采取灵活的考核方法 由于《模板与脚手架安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仅仅通过笔试成绩是达不到理性的考核效果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技能的考核,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评考核相结合,这种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论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应该以建筑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采取灵活的考核办法,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建筑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于付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山东大学,2014.
[2]徐速,刘晓萍.高职专业课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饭店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23):88,94.
[3]田道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9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