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旭,崔雪艳,王淑英,李 雪
(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 威海 264400)
简易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刘 旭,崔雪艳,王淑英,李 雪
(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 威海 264400)
目的 探讨简易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中职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实验组护生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实训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和理论成绩,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护生对SSP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技能和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SSP教学效果有较高的评价。结论 将简易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能够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实训教学效果,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为护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易标准化病人;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同真实病人近似情形的健康人,能够发挥模拟病人、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1]。由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在医学护理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SP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往往缺乏教育经费,这给SP的规范化培训增加了难度,因此我校护理教研室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imulation Patient,SSP),即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能够模拟病人、发挥教学评估和教学指导职能的学生[1],并将其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授课教师为同一教师,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基础理论水平及专业知识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实验组教学方法 (1)SSP的招募:招募16名SSP志愿者,最好是在学校附近医院实习的护生。要求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熟悉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工作认真、守时。学校对志愿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生活补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1]。
(2)编写剧本:教师根据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医院收集典型的临床病例,并由护理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成为SSP表演剧本[2]。
(3)SSP的培训:每周集中讨论学习两次,每次两学时。第一周下发第一个剧本,志愿者可以到图书馆、互联网或医院查阅疾病的有关资料,充分研读剧本,了解病情;然后由教师根据典型临床病例,对志愿者进行症状体征的模拟演练,包括对其动作、表情、情绪和神态变化给予相应指导,最终完整呈现病例的临床特征和个性特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第二周由教师和志愿者共同研讨剧本,修改其不足之处,志愿者要严格按照剧本加强训练,不得自行更改剧本;第三周对志愿者的模拟表演情况进行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可以正式上岗,参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成为SSP,同时发放第二个剧本,如此循环,使其掌握更多的剧本[3]。
(4)教学过程:教师在上课前一周将制订好的典型病例资料告知护生,要求护生提前熟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上课时教师先对操作进行简单讲解,由SSP模拟病人、教师模拟护士,演示正规操作流程,然后护生每5人分为1个小组,每组分配1名SSP进行模拟练习,最后教师、护生、SSP分别进行总结。
1.2.2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用塑料模拟人演示操作流程,护生每5人分为1个小组,进行练习,教师点评。
1.2.3 评价方法(1)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技能考试要求护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个模拟病例,根据模拟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相应决策,并完成相关的技能操作。考官由3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经过严格培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师组成。考核标准采用我校护理教研室制订的评分标准,包括职业素养(10分)、语言沟通(10分)、操作准备(10分)、操作步骤(60分)、人文关怀(10分)5个方面,共100分。理论考试均采用客观性试题,总分100分。
(2)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实验组护生在完成全部实训内容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等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训课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训课成绩比较(±s,分)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P技能成绩9 1.6 1±2.3 5 8 0.1 2±5.2 7 5.2 6 1<0.0 5理论成绩8 9.4 6±5.2 8 8 1.4 8±6.1 8 5.8 7 4<0.0 5
由表1得知,实验组实训课的技能成绩、理论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实验组护生对SSP教学效果的评价[n(%)]
问卷调查显示,90%及以上的护生认为SSP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护理操作水平、评估和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护理职业素养和爱伤观念,能满足临床实习的工作需求,为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SSP教学接近临床实际,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每个人都能从护士的角度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和沟通,并且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护生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活动也更加有活力[4]。SSP教学法加深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操作技能的感性认识,促使其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2]。
随着现代社会和护理学的迅猛发展,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忽视了对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2]。在SSP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发放模拟病例的相关资料,护生分组讨论和预习,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按照临床真实的护理过程,让护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解决护理问题,这种模式让护生学会了反思和决策,进行个性化的资料收集,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体征中通过分析、辨别、反思来确定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护理方案并实施。这一过程培养了护生及时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5]。SSP不仅可以模拟真实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还能表现出病人的各种情绪变化。在实训过程中,护生需要认真谨慎地组织语言,与SSP进行有效交流沟通,评估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取得SSP的理解和合作。这样提高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强了护生与真实病人接触的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爱伤观念,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2]。
护生在实训过程中亲自感受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工作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促使他们从心理、生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出发,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全面、立体地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工作[4]。
首先,SSP均为正常人,不能完全取代病人,护生接触的是具有典型病史的SSP,而实际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变化莫测的,这样会使护生缺乏对临床疾病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当面对真实的、病情复杂的病人时,往往手足无措[3]。其次,有些侵入性操作无法在SSP身上进行,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护生在今后的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或者在高仿真实训模拟人身上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虽然SSP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在增强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和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SSP教学法值得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张娜,刘雨佳,吕岩.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23):2319-2320.
[2]李沛霖,邓翠珍,雷芬芳,等.简易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14):9-10.
[3]郑方梅,邓添.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11-112.
[4]童虎,吴迪.标准化病人在助产专业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73.
[5]柯盈盈,黄敏娟,张群,等.案例式团队操作考核模式在高职常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2):105-109.
G420
B
1671-1246(2017)20-0076-02
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技能大赛结合SP促进护理技能实训改革研究”(D10S1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