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瞿欣含 彭仕江
美丽乡村入画来
——湄潭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纪实
文丨瞿欣含 彭仕江
“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青山、碧水、茶园,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中,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画卷。山上茶园与森林镶嵌,山下竹园与湖水辉映,优雅自然的廊桥水榭景观,老百姓依山环湖而住,形成了田家沟的独特魅力,被誉为“湄潭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封面”。
但是,十多年前的田家沟是一个穷山村。有人曾这样描述:“田家沟,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一片茶叶绿了山头,富了农家,美了乡村。湄潭特色在茶,优势在茶。田家沟乃至湄潭老百姓难以忘怀,十多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扭住茶产业发展不动摇,从“退耕还茶”到“六四五六”(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产值6000元以上)茶业提升战略的实施,把一片小小的叶子不断做大。如今,全县茶园面积达61万亩,茶业综合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人均1.5亩。田家沟人均茶园2.5亩,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00元。不断壮大的茶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湄潭茶旅示范区实现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美丽乡村是“富”带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依托茶产业鼓足了群众“腰包”,富裕起来的田家沟人不断改善自己的住居环境。从十年前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五通三改三建”(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居住环境、改厕、改灶,建文化室、建宣传栏、建文体娱乐设施),到2013年的“六项小康行动计划”(即: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再到目前的“10+N”行动计划,具体以“七改一增两处理”为主要抓手,实施改房、改水、改电、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增加村庄绿地,处理垃圾和污水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田家沟人不断地建设自己的家园。田家沟的巨大变化,是湄潭县一届接着一届、阶段化推进、项目化实施、苦干实干,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缩影。
“我们今天的美丽家园和幸福生活源自于党的好政策,源于对茶产业的坚守,把我们从传统农民转变成茶农,增加了收入,改变了居住环境,日子越过越红火。”兴隆镇龙凤村村支书伍远明说。2016年,湄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054元,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5%,一曲《十谢共产党》唱出了田家沟发展的历程、唱出了湄潭人民的心声。“走,到湄潭当农民去”,真实写照了湄潭农民的幸福、安康。
“自开起了民宿餐饮,就忙得顾不上茶园,后来直接把茶园请人打理了。现在,每个月营业额15万元左右,忙的时候还雇了六七个村民帮忙,除去日常开销和需要支付的工资外,每个月3万多的利润。”徐学良说起目前的收入,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徐学良是湄江街道金花村大青沟旅游合作社理事长,是七彩部落徐记大食堂的老板,也是大青沟人从一产直接跨到三产的代表之一。他是当地地道的茶农,两年前,听到村子全民入股大搞乡村旅游,他加入了合作社,把自家剩余的房屋、闲置土地等资源交给合作社作为资源股,现金入股10000元作为原始股,把临近村子中心区域的4亩茶园流转给合作社经营。
大青沟地处湄潭“翠芽27度茶旅扶贫示范区”的核心地带,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初,村支两委号召村民们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打造、统一资源整合、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股份分红的“四统一”方式,抱团发展。
如何实现环境提档,村寨升级,吸引更多的游客?突出创意引领,借鉴“突尼斯蓝白小镇”的做法,村民们就提出了把大青沟民居的颜色集中改一下的想法。但是黔北民居的白、灰主色调是全县多年来的坚守,能不能改?大家拿不定主意。县委书记魏在平知道这个情况后,鼓励村民们说:金花村是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你们大胆尝试,如果把颜色改错了、不协调,又改回来嘛。县长李勰也鼓励村民们抱团发展乡村旅游,到村里与群众座谈,主动申请当大青沟的荣誉村民,还个人出资1万元入股到大青沟旅游合作社,不参与分红。有了多方面的鼓励支持,于是党员带头,学生描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个童话般的村庄便呈现在世人眼前,人们把它叫“七彩部落”。
七彩部落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茶旅融合发展为抓手,采取统一规划打造、统一资源整合、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股份分红的“四统一”方式,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党支部引导群众组建合作社,动员村民既可以用现金入股,也可以用土地、茶园、林地等生态资源入股的形式,探索建立“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新型农村经营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体化新路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1200元。
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助力环境改善。目前,七彩部落有乡村餐馆17家、乡村宾馆5家、农家客栈16家,乡村超市3家、奶茶吧2家,特色小吃24家、手工茶叶加工4家,每月的旅游综合收入达300万元以上。两年来,七彩部落所在的金花村村集体分红共10万元,其中6万余元用于村庄日常保洁和污水处理运行维护费等。入股群众也享受了分红,总共约160万元。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群众将生态分红的资金又用于改厕、改水或改民居等,进一步改善了环境,提升了居住的品质。在改造过程中,因地制宜,将边角空地改造成奶茶吧和绿地,将废弃的畜圈改造成营业房,群众也编排节目,当起了演员,将生产生活景象搬上乡村大舞台,与游客分享。
“别小看我的露天休闲吧,最多的一天卖了2000多元。”七彩部落村民徐学书说。这个在村文化广场旁边,用空地改造成的奶茶吧,周末来的人多,从运营以来,每个周末能有1000元进账,在夏季,每天差不多也有400到800元左右的收入。
农村综合改革,激活了湄潭广大农村的发展活力,也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添了动力。先后承接了8项国家级改革课题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于2015年8月27日在全国敲响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公开出让的“第一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首创的“四确五定”经验成果被中发[2016]37号文件吸纳。
在七彩部落,“三变”改革带来了三个巨大的变化:“畜圈变营业房”“空地变奶茶吧”“农民变演员”。七彩部落,这样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美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这里的人们向城里人“出售风景和清新的空气”,充分享受改革红利,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
湄潭人居环境改善(李龙江/摄)
七彩部落等你来(彭仕江/摄)
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粉墙,提及“黔北民居”的七大要素,来过湄潭的人深有感受。依山而建的山地型村落格局和风貌记忆犹新。
“这些要素源于我们这里的传统木房结构,吸收了巴蜀建筑文化元素,其功用符合黔北地区的生活特点,是老百姓的集体智慧。”说起“黔北民居”七要素的来历,多年从事新农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的湄潭县鱼泉街道新石居委会支书杨成溢说。
美丽乡村是“管”出来的。据杨成溢回忆,为了规范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建房农户发放黔北民居统一设计的20套图集供群众选择;县财政对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农户实行每户7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财政奖补政策,十年来累计补助资金近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0亿元,新改建65000多栋黔北民居;培训和管理好农村建筑工匠,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考试,并签订建筑质量和安全责任书,对农村建房的质量和风格进行有效管控。
“通过对“一户一宅”宅基地管控,每户房屋占地面积一般在12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管控,所有农房不得超过三层的层高控制,所有房屋建筑风格必须是具有黔北民居七大元素的风貌控制,有效地保持山地型村落的格局,保持了我们村庄原始的自然风貌,将山、水、房、寨完美结合,正是十多年来的坚持与坚守,才有了今天这样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环绕的山地村寨。偏岩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殊荣。”杨成溢说。
一张图、一张表和一本说明书。随着湄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全面铺开,形成了“县抓规划、镇抓管控、村抓自治”的工作机制。组织编制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重点从乡村规划目标、乡村体系规划、乡村用地规划、乡村设施规划、乡村风貌规划予以管控。在建筑风貌上要求保持黔北民居的整体统一风格,在景观环境风貌上形成6个风貌控制分区中,对其建设控制、文化符号、乡土环境、山水格局、田园风光等分别提出保护和控制指引。明确村庄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村庄建设用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红线。目前,全县119个农村村(居)全部按照上述要求编制了村庄规划,划定了红线,明确了建筑风貌,提出了项目清单,拟定了村庄规划图、项目配建表和规划说明书。
规矩也是规划。湄潭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通过“群众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自定规矩,共同商议了投工投劳、土地调整、农房风貌控制等事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村规民约”,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公共环境维护办法等,以群众会的方式进行宣传,让这些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路艰辛、一路收获。湄潭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以建设“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十多年来的坚持坚守,一届接着一届不懈努力,一个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环绕的山地村寨分布在湄潭的15个镇街。“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中国十大宜居县”“国家生态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一块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让湄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