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瞿欣含 全媒体记者 龚琴
生态型脱贫
文丨 瞿欣含 全媒体记者 龚琴
8月末,夏秋交替,天气格外地热。从遵义城区东行,40分钟就到了湄潭县,路旁的田地中稻浪翻滚,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与此同时,地处遵义东部,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10452贫困人口的湄潭县,精准扶贫工作也到了重要时刻。
与炎热的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湄潭掀起的脱贫攻坚浪潮。
和诸多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放在配套基础设施、灌输致富理念稍有区别的是,湄潭虽然地处大娄山南麓,但处于云贵高原至湖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全县平均海拔只有900多米,地势相对平坦,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长期以来,与周边县、市相比,湄潭从来不是贫困人口最集中与突出的地方,其贫困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富饶的贫困”,其贫困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远离县城,交通相对不便的乡镇。
因此,湄潭的脱贫攻坚只要找准方向,就会事半功倍。
为此,湄潭县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工作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没什么给什么”的思路,充分利用湄潭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因户制宜,全面开展精准帮扶、靶向治疗;湄潭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激活内生动力。湄潭县立足实际,扭住特色产业不动摇促增收,持续抓好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培育,引导贫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茶叶、烤烟、“优质稻+”、精品果蔬、畜牧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
湄潭是产茶大县,目前,全县茶叶面积达60万亩,产量达4.1万吨,亩均茶园产值达6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收入达50亿元以上,茶产业综合效益位居全国茶业百强县第二名,成为名副其实的贵州茶产业第一县。湄潭生产的“湄潭翠芽”“遵义红”位列贵州省三大名茶之中。全县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56个。“十三五”期末,全县将建成百亿级茶业强县,烤烟面积稳定在5万亩,果蔬面积将达50万亩,“优质稻+”共生模式将达10万亩以上,畜禽和水产产值达到22亿元以上。
湄潭以茶叶发展为支柱产业,群众通过种茶、采茶、加工茶、销售茶等方式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不少人因此脱贫致富奔小康。
湄潭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以茶产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带动当地增收脱贫。
湄潭在加快茶产业发展同时,提出“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发展思路,以“四在农家”“黔北民居”为载体,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绿色茶园长廊为背景,以茶文化为内涵,以“天下第一壶”“万亩茶海”等为标志,通过政策扶持,每年定期举办茶叶开采节和茶文化节等活动,开辟发展了乡村茶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推出了“一城、一壶、一会、一所、一海、一村”茶文化旅游卖点,一批批的集制茶、品茶、观茶、茶艺表演为一体的涉茶企业正在壮大。
目前,湄潭正着力建设“六线九园”彩湄工程,以“一线一景、一段一景、一园一景、一村一景、一城一景、一季一景”为目标,以“提率、增色、造景、建园”为内容,建成森林生态网络和多彩景观林旅游带,连接和丰富着全县各景点。加上围绕茶区110公里的茶区木栈道建设,纵横的景区道路,立体的交通网络相互交错,湄潭正在将散落的珍珠景点串成斑斓的项链,形成全景域的旅游格局。
延伸阅读
田家沟花灯戏
田家沟是湄潭第一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享誉全国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发源地。
田家沟距湄潭县城约10公里,20分钟车程,是兴隆镇龙凤村的一个村民组。整个村子正好位于凤凰山脚下,村前有一大口水质清澈的山塘,四周青山与茶园自然相拥,门前竹园与湖水唇齿辉映,再加上那一片青瓦白墙、红柱花窗的黔北民居,一切显得是那么的美丽和谐。正因如此,当年原贵州省副省长包克辛看到这里的风貌后由衷地赞叹了一句:这里简直就像中国的欧洲别墅!
“山上茶园翠绿、山下田园飘香、黔北民居连片、靓丽现代农庄 ”是田家沟的真实写照。当地老百姓自发编写的花灯歌谣“十谢共产党”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中央在粮食、医疗、交通、教育、电力、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农民农村带来的巨大改变进行了充分阐释,更是成为田家沟村民这几十年来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的呈现。
“十谢共产党”影响深远,不仅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各大媒体采访,更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参观团队。
天刚蒙蒙亮,马山镇长安村村民石中华就和往常一样,佩戴着护林员红袖章,急匆匆走向山林深处。
湄潭桃花江(胡志刚/摄)
石中华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看护900余亩山林,以及村公所周围的卫生清扫,宣传森林防火和举报盗伐林木。石中华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从不敢怠慢,每天都要巡山。自从他2016年9月接管这片山林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盗伐林木的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石中华,今年45岁,家有5人,除妻子外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在江西省外语学院读书,今年儿子考入贵州商学院,小女儿在贵阳务工。两个孩子读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2014年,石中华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尽管家庭生活困难,但石中华身体健康人勤快,由于符合该县护林员的选聘要求,2016年9月,石中华成为了一名生态护林员,每年能有10000元的收入,加上种养殖收入,孩子的学费生活费终于有了着落。
石中华的这部分收入,得益于该县实施的“生态护林员”政策。全县从符合选聘条件、最需要帮助的贫困户中公平选聘了250名生态护林员,仅此一项,每名护林员一年就能增收10000元。
湄潭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63.9%。湄潭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创建的核心内容,以推进生态、循环、低碳、绿色经济为重点,积极构建具有湄潭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一路前行,风雨兼程,谱写了一曲生态建设的动人乐章。
“我们合作社采用的稻鱼共生模式,不但保证住了稻谷的生态、绿色、无公害,而且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复兴镇两路口村村民何忠书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现在我们的稻谷厂家3元钱一斤直接到家里来称,每亩收入比传统耕种增加了近2000元,每亩稻田里面的青田鱼还可以卖上几百元,按以前一亩稻田的收入1200元来算,翻了两番。
以“茅贡米”为代表的20余万亩优质稻基地、3万亩标准化稻田青田鱼养殖、示范推广的500余亩稻蟹共生基地,引领着湄潭生态农业的发展,立体的“稻鱼、稻蟹共生系统”等生态循环农业在湄潭基本形成。把生态建设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湄潭在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上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发展之路。
湄潭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依托“中国茶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等从源头上控制和规范化肥农药施用来提升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安全的管理模式,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提供了保障。
“湄潭翠芽”22.5万亩茶园通过农业部地标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命名,贵州金泽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1万亩优质水果种植基地均已获得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现在,湄潭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已达到21739.73公顷,“三品”比例分别为12.46%、16%和70.07%,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60%。
湄潭风光旖旎,满眼皆绿,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称,多年的生态积累和发展催生了生态工业的落地。
湄潭县绿色工业园区从建园之日起,就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县的特点,产业定位为绿色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园区严格企业准入条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一律不予引进。园区长期坚持生态底线,8年来拒批5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0多亿元。
要下这个决心当然不容易!县经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前些年有一家外地企业曾经打算在湄潭搞一个硫铁矿项目,投资10多亿元,每年可贡献税收5000多万元,“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考虑到环境一旦污染,未来花再多的钱也修复不了。”最终,湄潭还是对这个项目“说不”。
近年来,湄潭县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粗放型经济投入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工业。积极搭建工业平台,坚持园城共建、林城共建的建设理念和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生态理念,促进全县企业向园区集聚,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
湄潭全县上下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以建设“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农业县的改革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
2014年时,湄潭有13626户43786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0.1%。截至今年初,湄潭仍有4096户10452贫困人口,其贫困发生率为2.4%。明年,湄潭即将迎来“史上最严考核”,由国家组织的第三方团队将对湄潭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测评,湄潭能否成功出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湄潭按照“渠道不乱,多元争取,各计其功”的要求,动员整合更多社会各方资源力量,集中到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上来。个人帮扶重点突击被帮扶户院坝、厨房、厕所、自来水、连户路、衣柜、碗柜等硬件设施。确保实现全县脱贫攻坚“大比武”“总攻势”“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七个不能退出”实现户户过关;零错评、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度100%,实现项项达标;2018年顺利通过国务院第三方考核评估,实现短期硬脱贫,长期不返贫的战略目标。
湄江河静静地流淌。从“春季攻势”到“秋季攻势”,湄潭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如这一汪清水,静流深涌,蓄势待发。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湄潭正发挥着自身优势,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正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延伸阅读
湄潭八景
湄潭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与众多的人文景观相承相依。“老八景”依稀可见,“新八景”历历在目。身临其中,香风绿树,水阔江宽,成为线装书中淘出的黄金。
据文物志载,县内先贤古迹八景有:朝阳古洞、后溪鱼影、虚阁暮烟、泽溪兰吹、水源洞天、寒潭映月、玉山起凤、释慈晓钟。后重增八景有:清虚古源、佛顶梵钟、马头山月、湄水长虹、觉仙古刹、花水奇葩、平灵修竹、雯流飞鼠。
有人对湄潭八景填词《念奴桥•湄江揽胜》记之:“湄江如练,下荆楚潇皖直奔三吴,林茂竹修峰峻秀,处处山青江碧。春日寻芳,夭桃似火,李杏纷如雪,四时胜景,最佳扬絮时节。临水登艇击波,玉山飞凤,古洞幽佛刹,万鸟归巢江渚上,白鹭盘旋明灭。兰翠泽溪,释慈钟晓,芳草年年发,抛钩垂钓,寒潭杨柳滢月。”
近年来,湄潭大力发展旅游业,新建了茶乡广场、浙大文化广场,在县城周边建起了龙泉山森林公园、茶乡鱼乐园、桃花山庄、西来庵山庄、四季山山庄、偏岩塘山庄、周朴花果园等一批旅游景点,着力开发百面水、天生桥、十里湄江画廊、湄江峡、湄江湖、茶海公园景区。还有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穿斗枋、雕花窗、红柱子、白粉墙、三合院”为风格的“黔北民居”新农村的建设,各地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兴起,湄潭旅游业大有方兴未艾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