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2017-10-20 00:10邹元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税法案例教学法教学

邹元婷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尝试着应用于教学中。但是由于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操作技巧,没有掌握合理的实施方法,因此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案例的筛选、分析、回归等阶段,并月分别进行更深人地研究,从而提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税法”教学中的系统性操作方法,以期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税法;教学;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身心發展的情况,在教学中以案例作为载体,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讨论,从而掌握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税法课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深人案例、体验角色,从而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

一、“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与传统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是“税法”教学的有效方法,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任务是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备课、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素质与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编写案例时,需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综上所述,“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观念水平、拓展教学形式,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进步。

2.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与枯燥的讲授相比,对来源于生活的案例进行思考、讨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更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因此,案例教学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兴趣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学生一方面学习了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税法”教学中案例的筛选

在“税法”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首要步骤是筛选案例,筛选要以“税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年龄、经验等详细情况来进行,从而使案例教学法在“税法”教学中起到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将以下四点做为案例筛选的标准:

第一,案例要契合“税法”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应当因课而异,以教学的知识内容、培养目标为参考,保证案例与之契合。

第二,案例要契合“税法”教学时间及环境。选择案例时,应当保证案例的问题能够在教学时间内讨论完毕,否则将导致问题的讨论难以触及核心,缺失重点,从而严重降低学习效果。

第三,案例及问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特征和能力。不同年龄的学生,其思维理解能力、生活经验积累程度等具有较大差异性,选择案例时应当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这样的案例能够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使学生容易理解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反过来看,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能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类似案例的问题,又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第四,案例要客观中立,若案例带有倾向性的观点,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就会失去意义。

三、“税法”教学中案例的分析

案例分析方法对案例教学的质量影响重大,教师在“税法”教学中,依据教育目标以及学生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案例,运用合理的案例分析方法,再配合教师优秀的组织能力,才能使案例教学达到理想效果。笔者列举了四种案例分析方法,为教师的案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1.讨论法。讨论法是我国应用非常普遍的案例分析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案例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拓展思维空间,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讨论法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想法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反思自身思维过程,为学生传授交流表达的相关经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倾听、回应以及提问的方法。

2.讲授法。讲授法经久不衰、广为采用,案例教学中也经常采用讲授法进行案列分析。究其原因,是因为讲授法可以帮助学生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知识,对于学生纪律性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税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将某个典型案例作为主要内容,通过若干针对典型案例的辅助案例,进行全面讲解、分析。由于教学内容与典型案例紧密结合,因此,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能够使学生结合案例来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

3.模拟法。模拟法是指教师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并以案例中的人物角度分析、讨论案例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更真实地体会案例情景。“税法”教学中采用模拟法进行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使学习气氛轻松愉快,另一方面引导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为学生分配角色时应当细心合理,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角色;其次,要让学生尽快熟悉模拟的规则;第三,模拟情境的设计应当符合实际生活,拉近学生模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列举了上述四种案例分析方法,教师在实际“税法”教学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从而使案例分析教学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四、“税法”教学中案例分析的回归

案例分析的回归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后环节,在案例分析的回归过程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地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打造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优秀的案例分析回归,会使学生印象深刻,促进学生主动渴望下一阶段的学习。笔者认为,“税法”教学中案例分析的回归应当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回归课本。通常,案例与案例之间在事件关联上没有严整的结构,学生从中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具有片段化、零碎化的特点,若不经过归纳升华,难以形成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一个整体。因此,回归课本,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就显得极其重要。在回归课本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结合知识片段,抓住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当突出案例的重点,强调教学的主题。

2.回归情境。情境会触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在案例筛选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在案例回归时应当注重教学气氛的营造,使学生更好地融人到案例中,引起共鸣。

3.回归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将案例分析回归生活,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学会运用学习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理解。

五、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体性教学的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回归现实。如何灵活地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成为许多一线教师关注并思考的问题。笔者尝试着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结提出案例的筛选、分析、回归等阶段,并且分别就每个阶段提出若干种方法,从而构建了在“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系统性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颖丽,刘孝恩.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4):110-112.

[2]孙承飞.基于哲学思维的税法教学方法及其整合研究[J].经济师,2014,(09):151-153.

[3]吕君,陈金库.“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在税法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5):52.

猜你喜欢
税法案例教学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