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摘要:身体活动是指身体在骨骼肌收缩下保持身体移动和持续消耗体内能量的过程。身体活动一般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一次性运动活动,一般包括职业劳动、交通中的身体活动,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包括锻炼)及家务劳动4个方面。心理抑郁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抑郁情绪一旦蔓延时间较长的话,就会严重影响人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即转化为抑郁症。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活动;抑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获得学校和调查学生的知情同意后,在青白江区随机抽取3所初中和3所高中学校的初一至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所抽取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共15个班级的学生参与了测评。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5%。被试年龄范围为12一一19岁(平均年龄15.41±1.75岁),其中初中生550(49.5%)人,高中生560(51.5%)人。
1.2方法。本文对中学生身体活动以及抑郁水平进行调查,采用一年回顾身体活动调查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调查,将全部数据资料输入Excel,然后转入SPSS软件,采用SPSS12.0软件包在电脑上进行分析。学生各项身体活动情况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和x2检验;不同抑郁程度分析采取u检验;抑郁得分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取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2青白江区中学生身体活动情况。
2.2.1中学生各项身体活动的时间。由下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平均每天用于步行的时间很少,仅为0.08+0.17 h/d,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调查的学生中住校人数较多,初中为121(11%)人,高中为359(32%)人。其他的身体活动主要包括在课间休息时的闲谈、交流或小游戏等户外活动。
2.2.2中学生每天身体活动水平(PAL)情况。各组身体活动水平(PAL)用平均值加标准差表示,将男、女生身体活动水平(PAL)以及初、高中平均身体活动水平(PAL)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青白江区中学生平均每天身体活动水平(PAL)为1.93±0.14,其中男生为1.97±0.17,女生为1.90±0.11,男女生平均每天身体活动水平(PA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马冠生等调查得出我国职业人群平均每天身体活动水平(PAL)平均为1.95,其中男性1.88,女性2.02。本研究的青白江区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PAL)与马冠生的研究结果相近。
2.2.3身体活动类型与身体活动充分率。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对身体活动充分率(指身体活动充分的人数与被调查总人数的比值)的贡献程度也不相同。仅从学生参加的锻炼进行计算,中学生身体活动充分率男生为42.31%,女生为31.63%,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务使身体活动充分率男生增加4.77个百分点,女生增加7.29个百分点,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3青白江区中学生抑郁情况。通过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110名中学生当中,无抑郁的学生人数为738人,占总人数的66.49%;轻度抑郁的学生人数为229人,占总人数的20.63%;中度抑郁的学生人数为121人,占总人数的10.90%;重度抑郁的学生人数为22人,占总人数的1.98%。有抑郁的学生中,轻度抑郁的学生人数最多,重度抑郁的学生人数最少。
2.4青白江区中学生身体活动与抑郁的关系。抑郁程度与多种因素存在相关性,将青白江区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PAL)、能量消耗和睡眠时间与抑郁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样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531、-0.422和-0.259。中学生平均抑郁程度与身体活动水平(PAL)、能量消耗以及睡眠时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即随着身体活动水平(PAL)的增加、能量消耗的增加以及睡眠时间的延长,抑郁程度下降。
导致学生产生抑郁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才令学生患有抑郁,本文研究的是身体活动以及能量消耗、睡眠时间对抑郁的影响,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身体活动水平越高、能量消耗越高、睡眠时间越长,学生患有抑郁的程度越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增加能量消耗和睡眠时间来达到减轻。
3结论
3.1完成作业和久坐少动的时间较长,较短睡眠时间。
3.2青白江区各年级中学生平均总身体活动水平达到充分的程度。
3.3锻炼和上课对中学生的身体活动充分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交通和家务,久坐少动对身体活动充分率的贡献最小。
3.4随着平均每天能量消耗的增多、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以及睡眠时间的延長,中学生的抑郁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