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创新模式初探

2017-10-20 12:11王璐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组织部门干部能力

王璐

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工干部则是高校党委组织工作的得力助手与重要的组织者。因此,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党建工作做的扎实与否,也是国家教育法规政策是否能够落地的主要环节。高校的组工干部不仅仅要统领高校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肩负着选拔、培养、管理高校领导干部的重要使命。高校的组工干部还是连接高校与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教育工委组织部门向高校传达、反馈国家政策和工作的桥梁。因此,加强高校组工干部的能力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中,高校的组工部门则往往疲于平时的工作,而只有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针对这一点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起因和思考方向。

一、加强高校组工人员能力培养迫在眉睫

新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我国从严治党的力度是越来越强,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因此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责共任感也应该越来越强的。高校是培养我国接班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知识力量的聚集地,因此培养高校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的组工人员必须掌握和具有全面的政治内学习容,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反应能力的人才,同时也应该具有细致的工作能力,高度的责任意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工作精神。但就目前来看,仅仅凭着高校组工人员的一腔热血是不足够的,因此加强高校组工人员的能力培养应该被当做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列入工作内容,将“充电”作为定期的任务,将提高组工人员的学习素养纳入高校党建工作的体系范畴。只有将加强高校组工人员能力培养重视起来,高校的党建工作才能得到更好地抓手和长期的保障。

二、组工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组工干部在保持与党中央统一思想的同时,应具备多种能力。

1、应具备学习能力

组工干部在平时工作中,将面对不同的网络新系统和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所以,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是组织部门的首要能力,也是完善自身工作的必备条件。

2、应具备党性修养能力

党性是组工干部的政治立场的体现,组工干部应该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当前我们要深入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组工干部把好自己工作关口的奠基石。

3、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

组工干部组织信服力是工作当中必备的,而就具备这种能力的基础就是认真研读中央政策,加强功能业务能力,增加对于高校组织工作的能力。

三、组工干部能力培养创新模式

1、组工干部“过细”的培养

强调细节是组工干部的一大特点。在平时的工作中,组工干部的工作甚至需要成为全校细节工作的一项标杆,只有通过细心的工作,注意到许多工作中的细节,才能保证工作的顺畅进行,才能不返工,不出错。从”细“是组工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之一,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种传承。高校组工干部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过细”的提醒是组工干部需要具备的一项工作态度。在组织部门,对于政策的解读需要自上而下的一种转换,在中央下发的文件中,怎么样才能正确的领会中央的精神,认真解读中央的文件,需要组工干部具有协助领导解读政策的能力。同时,在遇到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在不变政策大方向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本单位的一种工作方法,挖出本单位的症结所在也是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日日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外,组织部门的工作内容都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纪律和流程,工作过程中有时候是需要组工干部需要“过细”的提醒领导。例如:在干部的任免、选拔过程当中,组工干部需要首先解读相关的文件法规,从文件法规的每一条例中对应当前的单位的现实情况表现,下一步等待請示、报告上级领导后,才能做出相应的流程时间表,根据其中不同的程序做出其中相应的判断。但是在每一项工作当中,有一些细节问题是特别容易疏忽的,例如涉及到保密内容,函询过程的方式方法,不同的高校的传达流程和人员的反应,都是需要组工干部过细的提醒,甚至反复的提醒的。

所以加强组工干部“过细”的工作方式是必要的,有的时候我们认为注意细节只是一件小事,一件需要下次注意的事情,其实在高校的工作中,就是需要我们更加的注意细节的培养,注意对于我们工作所接触的领导“过细”的提醒,这样才能保持党建工作的重心不偏移,高校工作的内容不偏差,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够做到扎实到位。

2、组织学习培养

组工干部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对于政策进行最全面的解读。组工干部应该从严要求自身,使自己能够在工作之余,保持定期的学习能力,保持对于严谨内容的学习谨慎态度。在对于组工人员自身提高要求的同时,应该将组织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化,成为组工人员工作过程中的一把利剑,成为高校对于中央政策解读的一种权威,高校在十八大召开以来,应该更加注意“四个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于组工干部的培养。本文建议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学习,使得组工干部可以有“充电”的模式。同时,不仅仅是通过大块的时间,组织学习的方式可以更加的灵活。比如组织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特点,随机、随事、随时的进行学习,以备后用。

创新学习方式也是科学化培养组工干部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目前,各高校可以针对组工干部的人员结构、工作性质等多方面进行考量,通过网络学习、轮流培训、政策解读、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充电”是高校组工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手段,不仅仅通过会议,让组工干部有更多的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可以使高校党建工作得到更多“氧气”,得到良性的发展。

同时,如何促进组工干部自觉地学、主动的学也是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的一项重要考量标准。通过丰富学习方式、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学习榜样等内容,丰富组工干部的学习培养内容,形成科学的培养模式。

3、组工干部高尚人格的培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高校组织部门每一位成员之间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领导需要针对不同的组工干部性格特征,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使组工干部更加的服务于人民。

高校的组织部门更加应该成为高校作风最正、觉悟最高的部门。高校组织部门是党委领导下的最直接的管党治党 的部门,在“从严治党”的要求下,高校组工干部应该首先从自我作为,从自身抓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带动全校的作风建设,来影响大家对于党的正确认识。高校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在这里不乏有大家有学者,组工干部怎么样才能让本身就学问高、知识强的人信服呢?这就需要组工干部从自身的人格魅力做起,从严谨的工作态度谈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面对诱惑的时候,组工干部应该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在面对权势时,组工干部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不松懈;在面对谬论时,组工干部应该据理力争的去反驳。组工干部就是党的“代言人”,而端正部风,改善作风、转变事风则是组工干部需要做到的“三风”建设。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大前提下,组工干部应自觉的将公平、公正落到实处,在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培养、领导干部考核、组织工作排查等工作深入到薄弱环节、每个岗位,将风险想在前面。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目标责任来凝聚人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

4、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相关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化的培养干部的前提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的约束是一切组织部门工作的前提。建立健全覆盖全校组织、干部、人才等方面工作的具体制度、办事流程,是科学化考核、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指标。目前,各个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制度的建设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寻。如何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需要全社會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和配合的结果。而且许多的组工干部是半路出家,本身对于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缺乏深入了解,加上组工干部人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平时工作疲于忙碌,因此加强组织部门的制度建设是迫在眉睫的。

5、创新晋升制度

培养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的末端问题就是组工干部的发展问题,如何创新晋升制度也是许多组工干部的关心话题,同时也将影响着组工干部的个人前途问题。传统的晋升制度,凸显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对于组工干部存在着一些片面性的认识。而传统的、片面性的对于组工干部的认识,也对于组工干部未来的晋升带来了一些限制。组工干部的晋升可以是有突破性和职能重新定义的。一名作风硬、政治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的组工干部可以在多领域发展,同时也可以扩展组工干部个人的眼界,增加知识面,体现大局意识。创新晋升制度将对于稳定组工干部的工作心理状态带来一定的作用。

创新晋升制度,将会使加强组工干部的能力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组工干部在增加自身各项能力的同时也可得到提升,而哪类干部容易得到提升,也将促使一些组工干部朝着这个目标进行努力。

四、结语

高校组织部门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的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以及干部培养工作水平的高度。新时期下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组工干部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组织部门干部能力
如何加强国企组织部门建设
建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制度、法规体系的研究
一以贯之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