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刘志彦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行业之一,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率,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全面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综合管理,安全、绿色、文明施工,才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纵观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建筑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普遍素质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目前建筑行业主要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的学历水平不到十分之一,其中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的比例更是连十二分之一都不到。
通过简单分析总结出引起我国建筑从业人员低素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各色各样的人,在建筑业都能找到一口饱饭吃,且只有在没有太多其他选择的时候,甚至是只有在别无选择时,从事建筑业才是最佳选择;二是建筑施工本身的因素。传统的建筑从业者只要是健全的劳动力都可担当,至于管理人员的要求,只要人缘资历达到一定水平,其他方面也无伤大雅。三是我国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开展的成效颇高,但因为教育基础差,目前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这些在客观上导致了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二)管理制度总体标准不高
目前,建筑行业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总体标准不高,缺乏充分合理的安全措施、监督管理制度以及现场控制制度。首先,施工中安全措施不够充分带来的血淋淋的教训比比皆是,一些所谓的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刻意忽略必要的安全措施。其次,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的规范也有很大的缺失,建筑工程现场控制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合理有效。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评估和测试施工项目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以此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和职业素质加以规范、约束。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详细检查施工材料,尽量避免发生危险。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具备专业的、完善的施工方案,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高难度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采取多元化的途径和方式,给员工灌输安全施工知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土建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施工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合同,由建筑单位、施工單位和监理单位三者共同签署,合同生效,三者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并严格审核施工图纸,保证无误后才能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必须及时上报,经过批准后才能进行变更。在施工项目完成后,三者履行各自的职责,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避免出现施工误差,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材料是最关键的,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以此增加工程收益。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该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只有深入了解材料价格和质量,才能够在满足施工材料质量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不仅如此,材料的使用还要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以及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员必须正确安置施工材料,对于每项工序需要的材料要明确。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相关人员为了一己私利,擅自牟取私利,对施工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四)加强施工现场的劳务管理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施工技术在安全和质量因素的影响下,需要施工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以此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企业可以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技术培训和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将施工图纸和文件收集起来,并详细记录,便于后续技术人员查看和借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管理,掌握现场管理的真正意义。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以此提升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