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体现

2017-10-20 17:40赵秀萍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赵秀萍

【摘要】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从生活中发展数学,又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数学,打下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所以将数学变得生活化,使得学生更加具象地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性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使学生们的学习变得趣味化、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期间正是给学生们培养兴趣的时候,所以数学教学更多的应从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着手,将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共鸣,从而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懂得合理利用身边的实例、事物进行具象的知识灌输,增加他们的印象,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同时,也做到了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又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一、课前联系生活,准备课业预习

学习一门新课程,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在开始接受新知識前,这个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应该错漏这个环节。数学课前预习,通过布置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去寻找生活中与教材相联系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认知上有了熟悉感。

例如,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这一知识板块时,在课前,教师会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这两种图形类似的物品,并要求在课堂上回答:

(1)生活中,正方形的物品有?

学生方形的钟表、便利贴、方形的桌子、方形相框、方形插座等等。

(2)生活中,长方形的物品有?

学生:操场、黑板、墙壁、瓷砖、玻璃、课桌、长凳、书本等等。

如上述问题所示,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对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正式学习的时候,心中将加固概念,避免了学习数学时模糊不清的学习状态。而学生在自己动手发现搜寻的时候,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自己熟知的事物来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课上导入生活,激发数学兴趣

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内容以后,对将要学习的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知识。学习要避免枯燥、乏味,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烈的学习阶段。所以,教师在备选课堂内容讲解时,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充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将求知欲和好奇心转化为内在学习动力。

如在学习利润与折扣问题时,教师需要先将定义、公式告诉学生,然后再通过具体的学习案例,让学生们求出答案,深化学生的印象:

我们班将购买一批书,卖家将这批书的进价提高35%后,再打8折卖给我们,每本书卖家仍获利5元,求这批书一本的进价是多少?

学生:5÷[(1+35%)×80%-1]=62.5(元)。

这一道例题,囊括了知识点中的利润与折扣的核心内容。教师将这道题发生的情境设立为自己班级需要购买一批书,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调动其积极性,探求如何解答这道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开动大脑去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传播者、引导者、辅助者,通过不同的形象帮助学生学好知识。

三、学生自由拓展,提升数学价值

现在的教育都主张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在老师已经进行知识讲解后,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个清晰的认识,即是否已经将书本内容全部吸收转化成了自己掌握的知识。当前教育模式已经进阶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生在进行知识掌握后,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况,自己出题解题,检验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数学乘法、除法应用题时,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自由讨论出一道题,再通过小组交换的方法,互相解出其他小组的应用题。

小组一: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小组二:6×50+4=75(本)。

小组二:粉笔盒里有黄色粉笔19支,红色粉笔比黄色粉笔多7支,绿色粉笔是红色粉笔的2倍,一共有多少支粉笔?

小组一:19+(19+7)×3=97(支)。

在上面这道例题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出题的小组还是解题的小组,都已经对这个知识点熟练地掌握了。出题的小组通过年级分书情况,列出了一道包含乘除法的应用题,解题的小组因为联系实际生活,能很快地理解出题者传达的意思,审清题目,解出正确的答案。学生通过自主出题、解题,拓展了对知识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并促进了自主思考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们掌握的程度各不相同,在学生们自由探讨问题时,教师应该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或提醒问题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课后体验生活,增加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教师的生活经验相较于小学生必定要丰富很多,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应用自己的生活常识设计一些教学作业,反馈给学生去做,在之前,已经开始引导学生了解从生活中发展数学,又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观点。通过学生的表达情况,检验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对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了大致的认识。现在,教师编写一些课后数学题,与课本上的课后作业相联系,既巩固了知识,又联系了实际,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在课后作业上可以联系班上的同学分布布置相应的题目:

我们班总共有60个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4人,求:(1)男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2)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3)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多少?

学生:(1)36÷60=60%。(2)2÷60=40%。(3)36:24=3:2。

教師出题的难度与教学标准相适应,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加强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度,将数学中那些抽象的学习内容都转化为具象的生活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富有情感,趣味与熟悉并存。

教学有一定的法则约束,但是具体教学方法则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而各自定义,即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学习情况,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教师要顺应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紧跟教育改革脚步,加强教育信念,向学生传播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文章中各式例题都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应用不断加强,教师越来越注重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不断深化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