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2017-10-20 12:46杨海虹
音乐爱好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和弦俄罗斯

杨海虹

十月革命之前的俄罗斯,音乐沙龙遍布,到处都是专业或业余的爱乐人。鲁宾斯坦兄弟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协会,成立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2)和莫斯科音乐学院(1866);巴拉基列夫开办了自由音乐学校(1862)……当时的作曲家们或多或少都会根据俄罗斯民间音乐创作多种体裁的作品,比如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睡公主》以及柴科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这些作品均以俄罗斯民间音乐为宗旨,与俄国历史、生活、传说和文学名著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一切,都与斯克里亚宾毫无关系,这位俄罗斯作曲家中的“另类”一直以“独立于世”的面貌出现。

斯克里亚宾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的学生,遗憾的是,她生下斯克里亚宾不久后就去世了)。斯克里亚宾受到了当时最好的音乐教育,从小跟随尼古拉·兹维列夫(Nikolai Zvereff)学习钢琴,1888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跟随萨福诺夫学习钢琴,同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他与拉赫玛尼诺夫是同学,两人都有着过人的才能——完美的固定音高和惊人的记忆力,在学校期间獲得了多种奖项,而且都是很早就从事音乐创作的。他们经常会被放在一起比较,对于拉赫玛尼诺夫而言,他固守着浪漫主义的最后一块阵地。而对斯克里亚宾,众人的看法各异。格拉祖诺夫认为斯克里亚宾写作交响乐时用的方法与他写钢琴小品一样,并拥有异国的固定色彩;索列尔金斯基与肖斯塔科维奇则认为斯克里亚宾对配器的认识正如“猪对橘子的认识”一样多……全部不知所云(《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口述,花城出版社,1998年)。但无一人对斯克里亚宾的钢琴演奏提出质疑,经由他演奏的作品都会呈现出绚烂的色彩,且又符合作曲家本意。鲁宾斯坦回忆斯克里亚宾在琴键上的惊人表现时曾说,“当他快速滑掠过那些琴键时,手指的动作像是一只正在疾行的蜘蛛。”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斯克里亚宾是以钢琴演奏的身份毕业。

1894年,斯克里亚宾来到圣彼得堡,他的好友里亚多夫向富有的木材商、当时俄罗斯乐坛最具影响力的贝莱耶夫(Belyaeff)推荐了他,后者与里亚多夫、斯塔索夫一样十分欣赏斯克里亚宾。在讨论是否要出版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时,格拉祖诺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持反对意见,而贝莱耶夫却坚持己见,几乎是立刻出版了斯克里亚宾的早期作品,还安排他出国巡演,为斯克里亚宾建立了国际声誉。

《练习曲》(Op.8)是斯克里亚宾的早期作品,从中不难看到肖邦、李斯特的影响。斯克里亚宾在求学阶段就对他们的音乐做过系统的分析,还为了演奏出李斯特《唐璜主题变奏曲》那种辉煌的效果而弄伤了右手,此事之后他只演奏自己的作品。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有其奇特的表现力,据说他有一种神秘的通感,音乐在他面前不仅仅是音符,而是色彩的呈现。像他最短的一首作品,《练习曲》(Op.8, No.2)仅有二十六小节。乐曲开始处就写明“A capriccio, con forza”(任性地,带着力量),“capriccio”还带有“古怪”的含义。左右手大量的五连音、六连音、三连音让乐曲持续流动,旋律、和声因素相互融合,几乎无法区分;再现部仅用四小节就完成了从倍强(ff)到倍弱(pp)的转换。音响有着神秘的东方气息,隐约有种“德彪西阿拉伯风”的感觉,华丽、怪异又激情盎然。

斯克里亚宾的钢琴作品很难,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极高的敏感度、过硬的技巧、丰富的音乐修养,同时还要有一双大手,有意思的是他本人的手并不大。像《前奏曲》(Op.13)、《圆舞曲》(Op.38)都需要高超技艺以及对节奏的精准把握,特别是极端艰难的《练习曲》(Op.65,No.1),频繁的九度音程需要轻柔快速地弹出,对于演奏者来说是噩梦般的存在。在斯克里亚宾早期作品中,浪漫主义仍占据主导,但慢慢地他开始试验各种属变和弦和离调,并主要创作交响音乐,与浪漫主义渐行渐远。事实上,他在Op.56的第二号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调号。

十九到二十世纪之交的那几年中,斯克里亚宾过得并不顺利,包括婚姻的不美满、与从前的学生在一起所受到的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莫斯科音乐学院辞职等等。于是,他开始阅读尼采的著作,并对布拉瓦斯基的“神智论”产生了兴趣(神智学会,Theosophical Society,以发现人类和宇宙或神的关系为特徵,突破物我间的障碍,与外物合而为一,并在结合时感到狂喜)。在阅读了大量布拉瓦斯基夫人的神智论著作后,斯克里亚宾继而转向东方神秘主义哲学——“在神秘的古代存在过真正的秘密和神性”,从此陷入神秘主义中。他开始痴迷于研究声音的变异,执着于狂喜的情绪体验,并狂人般大喊出“我是造物的顶峰,我是所有目的的目的,也是所有终结的终结”。

《普罗米修斯——火之诗》是斯克里亚宾最后完成的交响曲。这是一首空前绝后的作品,完全按照一种新的调性关系体系写成。在这里,斯克里亚宾使用了伴随他一生并为全世界所惊叹、膜拜的“神秘和弦”(mystic chord)。他将一系列上行四度排列的和弦作为主和弦使用,它与之前任何一个音乐中所出现的主和弦都不一样,是一个“人造的”“不稳定的”“多功能的”的和弦。和弦音涵盖C-升F-降B-EA-D,该和弦有时也被称作“普罗米修斯和弦”,因为它第一次明显的出现就是在这部作品中。这部作品编制庞大,包括交响乐队、钢琴、合唱队以及一台色光风琴(Luce)。斯克里亚宾的构想惊世骇俗,又非常具体,他还为此列出了一个表单:弹奏C音时,发出红光,振幅256;演奏D音时,发出黄光,振幅298;演奏E音时,发出珍珠白和月光;诸如此类。按照他的构想,场内会充满各种色彩,将听者与乐队合为一个整体。乐曲怪异又华丽,就像爱情的结合,悸动、痛苦、颤抖、高亢。他要求合唱团着白衣,没有唱词,用“啊”来表示,持续四度向上的音响让人毛骨悚立,有如异教徒的祭献。最后的高潮形成强烈的白光,配合着人声,罕见地以唯一一个协和和弦(大三和弦)结束,在无比激动中达到与宇宙合而为一的境界。为了使这部作品能够演出,斯克里亚宾付出了很多,他于1910年离开洛桑,永久地回到了俄罗斯,并在那里终其一生。但作品在1911年首演时,却并没有使用色光风琴,因为当时人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与不切现实。

斯克里亚宾在最后的几年中,花了大量时间在《奥秘》这一作品上。他所思考的不只是音乐了,而是音符之外,将戏剧、绘画、舞蹈等各门艺术综合起来,甚至包括香味。斯克里亚宾想通过这部作品创造一个新的、无所不包的世界,获得一个新的意识层面——自我闭合却涵盖一切。可惜的是,他仅仅写作了歌词,就以一种古怪的方式死去——嘴唇上的疖子感染导致血液中毒。但他说:“我不会死去,我会在《奥秘》之后的狂喜中窒息。”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和弦俄罗斯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