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术后,记得复查

2017-10-20 11:52李增烈
家庭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癌变腺体复查

李增烈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活环境污染,加上科学检查方法的普及,胃肠道息肉“摇身一变”成了常见病,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了息肉当然要治疗,否则以后可能更为麻烦。胃肠道息肉治法很多,而且很是与时俱进,如过去“开肠破肚”的手术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胃(肠)镜下种种高科技的治法:激光、氩气刀、高频电、射频……更简单的是钳取,简单来说,就是一刀咔嚓了事。

然而事实上,这一刀不论如何先进,却无法一刀了事。因为胃肠道息肉的特点就是容易复发。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息肉术后是否会复发,如何进行复查的问题。

复发与恶变

息肉有不同病理类型,但是不论何种病理类型的息肉,都有两个通性,只是程度各不相同:

一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复发。

二是滑向“歪门邪道”——恶变。

虽然也可从其他方面来推测这两个通性,如息肉个头大小,越大的癌变率高;出现部位不同,癌变率也有差异,如食管息肉恶变几率小,大肠息肉的几率大;基底宽的息肉复发几率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息肉的病理特性。

病理检查是判断标准

息肉是否会复发或恶变,不能靠胃(肠)镜所见或症状来确定,必须靠息肉活检或手术后标本的病理检查来拍板。

概而言之,胃肠道息肉有3种主要病理类型:

炎症性 顾名思义系由炎症引起,显微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表示急性,淋巴细胞表示慢性炎症。

增生性 胃肠道上皮细胞呈现增生性改变。

以上两种虽然常复发,但很少癌变。

腺瘤性 主要由胃肠道黏膜中腺体增生构成,因腺体种类不同而有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黏液腺瘤、混合性腺瘤等。根据这些腺体细胞分化(成熟)程度,又可区分为高分化(成熟)、低分化(不成熟)级别。

腺瘤癌变率为3%~44%不等,管状腺瘤较低,绒毛状最高,混合性腺瘤居中。

腺瘤虽然带着“瘤”字,并不是一般说的肿瘤,更不等于癌,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

在病理诊断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分别称为肠腺化生(肠化)与不典型增生(又名异型增生)。前者表示息肉腺体上皮与肠道腺体上皮的差异程度,后者则表示息肉细胞内部结构与成分和肿瘤细胞的差距,程度越高,就越接近恶变。尤其是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提示构成息肉的细胞已经接近肿瘤,甚至已是早期肿瘤。

息肉的这些基本要素与恶变的关系,从低到高可以大致排列如下:

這些指标不一定平行衔接,更多情况下是交叉搭配,如高分化管状腺瘤也可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等。

复查,是必须的

息肉的特性决定术后还要复查。

复查,可以了解息肉治疗后在原处是否又“冒出来”,或在其他部位是否又长了新的息肉。复查,可以了解息肉有无恶变倾向或已经发生。

无疑,这是十分重要的。

前面介绍的病理特性是决定复查时间的基本要素,因此不难理解复查的时间表:

◎息肉病理诊断属于良性者,应半年复查1次胃(肠)镜;如果没有问题,2~5年后再复查1次。

◎息肉病理诊断属于恶性者,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后各复查1次胃(肠)镜;出现复发,及时处理;无复发者,后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有复发者及时处理。

◎病理介于良、恶性之间者,按上一条恶性病变时间表复查处理。

除了镜检,复查时也可配合做血液肿瘤标记物,如CEA(癌胚抗原)的检测。

这种安排是国际医学界达成的共识,有可靠的科学根据与实用性。俗话说“好事多磨”,患者一定不要嫌麻烦。

要强调的是,从上述内容可见息肉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而目前临床问题也就出在这里,部分医生往往不取病理标本就把息肉“咔嚓”掉,不留痕迹,这既不科学又留有隐患,因为即便是有经验的内镜医师也不可能单凭胃(肠)镜下所见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由于当今内镜下治疗往往是“消灭性”的,笔者建议在“咔嚓”之前,可否先取出病理标本再下手(患者也不妨主动提出要求),这样既无需受两次镜检之苦,又不会失去重要的诊断根据,日后病理报告出来,安排复查时间,甚至调整治疗方法,都有根有据,更符合实际。endprint

猜你喜欢
癌变腺体复查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