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在“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健康中国的建设,给予高度概括和指示。这是未来打造健康中国的大好时机。那么,如何实现健康中国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结合今年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从实际着眼探讨了健康中国建设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保证。
霍勇表示,作为一名心脏科医生,首先,中国30年以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死亡率一直在攀升,而且到今天都没有看到任何减缓或者降低的趋势。在此严峻形势下,国内应当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与此同时,他们也应当意识到各种危险因素的筛查防控是降低此类疾病发生和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并尽可能从群众路线角度考虑问题。“从慢病防治导致的后果着眼,其死亡人数占我国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80%~90%。从慢病防治表现来说,我们如何来抓住主要的危险因素。”2015年的数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42%在城市,45%在农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糖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我们能看到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里,仅把高血压和糖尿病列在管理中。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分头努力,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国家公共卫生应当把血脂筛查列入项目管理。尤其我们今年特别通过实际调研测算,按照我国目前公共卫生的实施过程,这种管理需要增加很少的资源。每人大概1块多钱,工作量的增加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应思考如何通过一些重要问题来推动慢病的防治,从国家总体人群的制高点来控制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慢病发病死亡率持续攀升的态势。”
▲全国政协委员霍勇 本刊记者 高军/摄
霍勇强调,提及我国急救体系建设的问题,他看到了我国急救体系在相当长时间内以医院为主,与医院取得联系。但是仅靠医院改进还远远不够,需要有技术和措施来支撑,还得保证病人能用上,所以急救体系建设极其重要。过去几年,他在提案中特别强调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国家卫计委也表示赞同。我国现今在院前急救这一环节取得了一部分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急救体系建设还远不尽如人意。霍勇说,今年两会期间,他们特别强调国家急救体系要走国家道路来进行规划和建设,并逐步实施。言下之意,目前国家急救体系最起码就应按照他们理解的三种类型救护车急救系统。一是中央型,类似于北京这种条件相对较好一些的大城市。二是依托型的机构,大部分城市都是此类型,依托给其他一般的机构。三是指挥型,连依托都没有,就是别人的东西我来指挥一下就行。目前我国医疗急救体系远不能达到国家“十三五”期间的规划要求,也起不到真正的保障作用。毫无疑问,保障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障、急救保障都是重要的保障方面,所以我国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中央型急救体系。当然,完善急救体系建设需要国家规划和投入。
霍勇说,在推动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过程中,医生自己能做什么?客观上讲,医生现在主要是被管的,都是被动地接受医院的各种管理。既然在20年前律师可以从公检法机构走出来自己执业,形成律所,他觉得医生今天也可以走这条路。临床是优质的医学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如何实现真正的人力资源市场化模式?医生集团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他曾有体验,希望通过建立医生集团为抓手来推动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比如通过观察医生集团的建立来考虑如何建设自己的标准,从而使行医过程更加规范。然后医生做医生的事,医生不要做医生不该做的事。此外,还应强调通过医生集团的社会化形式、市场化模式将优质的医生集团资源引入到县医院。针对分级诊疗,国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出台管理标准。这样才能使工作能够有序地推动和展开,他坚信此举会为国家整个医疗体制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刊记者 高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