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扭曲相关研究综述

2017-10-20 02:17魏鹏飞魏新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要素价格研究

魏鹏飞,魏新月

(1.中国人民银行 天津分行,天津 300040;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要素市场扭曲相关研究综述

魏鹏飞1,魏新月2

(1.中国人民银行 天津分行,天津 300040;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我国要素市场的改革进程严重滞后于产品市场,且不同地区的要素市场化程度也很不一致,这不但阻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造成了技术进步迟缓、经济结构失衡等不利影响。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内涵、原因、测度方法以及经济社会影响分别进行归纳性述评,挖掘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要素市场扭曲;政府干预;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其中经济层面的主要任务在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性约束。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一个功能完善、健康运行的要素市场,而我国的要素市场由于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而处于扭曲状态,不仅限制了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还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问题。为此,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可以看出,要素市场改革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成果能否维持,也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与走向,是当前市场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关于要素市场扭曲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角度较为分散,分析方法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别。因此,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和简要述评,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参考。

一、要素市场扭曲的内涵及形式

要素市场扭曲是指市场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其本质在于生产要素无法被分配到使用效率最高的部门或企业。Magee指出,要素市场扭曲主要有要素流动障碍、要素价格刚性和要素价格差别三种形式[1]。张杰等基于对我国要素市场的分析,又加上了要素价格低估这一形式[2]。其中,要素流动障碍可理解为市场分割,而其余三项可统一概括为价格扭曲。

由运输成本、制度约束、政府干预等造成的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间、产业间、部门间自由流动的现象被称为要素市场分割,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市场。早在20世纪70年代,Doeringer和Piore便基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被分割成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前者收入较高、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后者恰好与之相反,并且存在着阻碍劳动力从次要市场向主要市场流动的非经济壁垒[3]。随后,多位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在各个国家都极为普遍[4]。就我国而言,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尚未完全实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更加复杂,既包括了从计划经济时期便比较突出的城乡分割,也包括了当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新二元结构”[5]。此外,不同所有制间、不同行业间、不同区域间的劳动力收入也存在显著差距,同工不同酬问题较为严重。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要素价格结构无法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导致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失效。价格扭曲又可分为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某种要素的实际价格对其边际产出或机会成本的偏离,若价格较高则表明存在正向扭曲,反之则是负向扭曲。相对扭曲是两种或多种要素价格绝对扭曲程度的比较,可用来衡量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效率。已有充分研究表明,我国的土地、资本、劳动、能源、环境等要素价格均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并且两种主要要素中资本价格扭曲程度高于劳动力价格[6~7]。此外,价格差别现象在我国也比较普遍,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要素使用成本存在差异,例如国有企业在资金可得性和价格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8]。

可以看出,要素价格扭曲是要素市场扭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由价格因素引致的资源配置缺陷。而当前的研究对两个概念的区分并不明确,甚至存在混用的情况。由于要素价格扭曲的数值相对容易计算,部分学者将其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替代指标,造成了研究结果的片面和失准。

二、要素市场扭曲的原因

学者将要素市场扭曲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其中内生性扭曲是指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自身所引起的要素非最优配置,主要包括了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原因。而政策性扭曲是政府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对市场进行干预,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政策性扭曲。

仅就我国而言,要素市场扭曲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建国初期政府为推动工业化进程而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但其发展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依靠市场机制显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国家采取了计划经济手段,通过人为压低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的方法为重工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为了限制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流动而出台了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改革开放后,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取得了快速进展,而要素市场的改革进程较为迟缓。在现实层面,财政分权制度和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使得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当地GDP的增长[9],为吸引外来投资,地方政府往往会提供土地价格优惠、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从而造成要素价格的低估。此外,大量国有企业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是造成要素市场扭曲的重要原因[10]。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了就业、社保等非生产性任务,为使其存活下来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补贴,而这主要是通过扭曲要素价格来实现的。至于国家的产业政策,虽然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会造成社会资源向特定产业过度集中,这不但干扰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容易引发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

三、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方法

随着实证方法的逐步完善和相关数据的日益丰富,对要素市场扭曲的研究开始从理论向实证发展,而实证分析的关键就是对扭曲程度进行准确的衡量。现有文献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测算要素价格扭曲,也有学者将其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替代指标。其逻辑为首先测算出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然后与对应的要素价格相比,如果比值大于1,说明要素应得大于要素实际所得,要素价格被负向扭曲,反之要素价格被正向扭曲[11]。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生产函数的选择,现有研究大多采用C-D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这两种形式,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王宁和史晋川考虑到要素产出弹性随时间的变动,因而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7]。

下面以最基本的C-D生产函数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生产函数为Y=AKαLβ,那么要素边际产出分别为:

资本价格为r,劳动价格为w,则两种要素的价格扭曲distK=MPK/r,distL=MPL/w。其中,α和β的值可根据 lnY=lnA+αlnK+βlnL+u回归得出。尽管C-D生产函数形式简单,但它存在单位替代弹性的强假设,直接使用可能产生估计的偏误。

除函数形式外,相关研究在数据选择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例如企业层面的测算往往将从业人数作为劳动变量L,而资本变量K包括了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净值,产出变量Y则有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等选择。此外,资本和劳动价格的计算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导致研究结论的差异。总的来说,生产函数法含义明确,计算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

2.生产前沿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测度最优要素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实际要素生产可能性曲线之间的差距,从效果方面衡量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包括了参数化的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非参数化的数据包络法(DEA)。前者能够考虑环境变化和随机因素对生产行为的影响,但要对生产函数和随机项的概率分布进行设定;后者不需要对生产函数进行任何假设,但忽略了随机因素对生产行为的影响[12]。

Skoorka通过估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方法首次关注了整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在对61个国家的市场扭曲程度进行测算后发现,产品市场扭曲要整体大于要素市场[13]。盛誉以1998—2001年为研究时段,利用SFA方法对我国要素市场扭曲进行了跨地区和跨行业的研究,结果表明扭曲程度都比较严重[14]。赵自芳和史晋川以1999—2005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为样本,采用DEA方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如果消除产业组合的技术非效率,则可以使全国制造业总产出提高近30个百分点;此外,各地的产业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15]。

前沿分析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把扭曲分解成配置扭曲和技术扭曲两种,但它只能估算要素市场的整体扭曲程度,无法对各类要素扭曲进行区分。并且采用SFA和DEA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

3.市场化指数法。这一方法主要基于樊纲等人编制的《中国市场化进程指数报告》,以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间接反映其扭曲程度。例如张杰等通过比较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指数,设计了四个测度指标,分别是(各省级地区产品市场市场化指数-要素市场市场化指数)/产品市场市场化指数、(各省级地区总体市场市场化指数-要素市场市场化指数)/总体市场市场化指数、各省级地区要素市场市场化指数/产品市场市场化指数以及各省级地区要素市场市场化指数/总体市场市场化指数[2]。

林伯强和杜克锐认为张杰等的方法会抹平地区间要素市场的相对扭曲,因此将各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与样本中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最高者之间的差距作为扭曲的代理变量,即

其中distit为各地要素市场扭曲程度,factorit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16]。

市场化指数法不仅能够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分析,还包含了要素流动障碍的相关信息,能够综合反映我国各地区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但与生产前沿法类似,其只能估计要素市场整体扭曲程度,并且对于市场化指数的依赖程度较高。

除以上三种方法外,相关文献还涉及一般均衡法和影子价格法。例如,Zhuang就采用了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对我国要素市场进行研究,发现1983年我国经济在价格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大量扭曲,其中多数非农部门中劳动价格高估,而资本价格低估[17]。由于一般均衡法假设要求严格,且需要大量数据运算,因此应用相对较少。

四、要素市场扭曲的经济社会影响

要素市场扭曲不但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还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两个层面展开,下面分别进行梳理。

(一)微观企业层面

作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资源配置,自主选择各种要素的使用量和比例结构,要素市场扭曲所造成的流动障碍和价格失衡势必会影响企业的要素选择,进而改变其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企业的出口活动和研发活动。

1.要素市场扭曲刺激我国企业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出口导向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型企业。究其原因,低廉的生产成本是我国企业的最大优势。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要素市场扭曲造成的要素价格严重低估。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选择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并通过出口来扩大市场。

张杰等通过分析2001—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发现,要素市场扭曲确实激励了我国企业的出口,但大部分扭曲收益却并未被本土企业所获得,这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多处于价值链低端,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同时为获取廉价要素而付出的寻租费用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2]。施炳展和冼国明对此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并得出类似的结论,同时还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以及入世后表现更加明显[11]。此外,要素市场扭曲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其中,对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本土私有企业,而对国有企业出口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耿伟从出口多元化的角度拓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提升了我国企业出口多元化水平,特别是产品多元化水平,这一促进作用对新出口企业、私营企业、大规模企业和政府补贴企业更为显著[18]。

关于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现有文献所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并且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和细化。近年来,随着我国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价格扭曲现象得到部分纠正,导致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出口优势相对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提升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改变过去依赖价格竞争的出口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

2.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从事研发活动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但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并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要素市场扭曲的条件下,被压低的要素价格可以使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占据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因而企业会密集地使用有形要素,而较少有动力去进行高风险的技术创新。此外,由于资源的配置权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决定着哪些产业或企业能够享受优惠,这会激励企业从事寻租活动来与政府建立联系,这不但占用了企业的研发资金,还会进一步削弱其创新的动力。张杰等使用2001—2007年工业企业样本进行检验,证明了要素市场扭曲确实会抑制企业的R&D投入[19]。戴魁早和刘友金进一步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高技术产业的R&D资本投入,而促进了R&D人力投入。不仅如此,要素市场扭曲也是导致地区间R&D投入差异的重要因素[20]。

除这种直接作用外,要素市场扭曲作为一种基础性环境变量,还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行为逻辑和决策反应,导致一些已有结论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检验。杨洋等就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研究,并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会削弱政府补贴的有效性,且这种削弱作用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在制定创新鼓励政策时需要对要素市场扭曲这一影响要素加以细致考虑[21]。

可以看出,要素市场扭曲一方面直接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其他变量的作用间接阻碍了企业创新。直接效应的逻辑关系相对简单,且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而当前关于间接效应的分析仅考察了政府补贴这一个因素。由于企业研发投入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在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市场扭曲的作用,因而进一步拓展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研发的间接效应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宏观经济层面

要素市场扭曲不但会对企业的生产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在宏观层面危及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这主要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技术进步的迟缓以及经济结构的失衡。

1.全要素生产率损失

近年来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资源错配的作用,其中最具影响的当属Heish和Klenow基于企业数据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中国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能够达到美国的水平,则我国的TFP可以提高30%~50%[22]。随后,国内学者纷纷以HK模型为基础就资源错配对行业TFP、经济整体TFP的影响展开研究,发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3~24]。

资源错配的根本性原因在于要素市场的扭曲和价格机制的失灵。一方面,要素市场扭曲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要素成本,享有价格优惠的企业会大量使用要素直至边际产出与要素价格相等,这导致了在位企业间边际产出的差异,即狭义的资源错配;另一方面,要素市场扭曲还会影响到企业的进入退出决策,部分高效率的潜在进入者由于要素成本过高而无法进入市场,部分低效率的在位企业由于享有要素价格补贴而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存活,这两项都抑制了整体TFP的提升,即广义的资源错配[25]。在实证研究方面,毛其淋从贸易自由化的角度展开分析,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单个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而贸易自由化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程度的矫正作用[26]。盖庆恩等基于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资本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主要源于在位企业间的资源错配,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则主要在于其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25]。

2.技术进步迟缓

一般而言,一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溢出两种途径。其中,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如上文所示,要素市场扭曲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使得自主创新难以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国际技术溢出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消费、生产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而对其技术的吸收、复制和改进,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而东道国的要素市场环境显然会对外商投资产生一定影响。冼国明和徐清通过分析2004—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发现,虽然劳动力市场扭曲降低了工资水平,但同时也意味着投资风险的提升、劳动力就业意愿以及资本边际产出的降低,从而抑制了FDI的流入[27]。此外,在要素市场不完善的地区,政府可能会出于保护本土企业的目的而向其提供廉价要素,使得外资企业在市场中遭遇不公平竞争,这进一步抑制了外商的投资动机。

除抑制FDI流入外,要素市场扭曲还会阻碍国外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这是因为得益于被压低的要素价格,国内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并且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价格优势,最终抑制对国外中间品和消费品的进口,使得本国无法吸收国外产品中含有的技术知识和研发成果。李永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确实会阻碍国际技术溢出,其作用机制除抑制外资流入外,还包括了中间品进口抑制效应和政府控制要素定价权力背景下的专利申请挤出效应[28]。

3.产业结构升级乏力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迟缓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合理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产业结构雷同、产能过剩严重、增长方式粗放等方面。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当,导致生产要素集中于某些特定行业(甚至是落后的产能),而新兴产业和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发展。鞠蕾等发现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竞争性的招商引资会扭曲要素价格,进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产生不当的激励,使得企业投资过度集中,最终引发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过剩的产能会占用大量的生产要素,使得新兴产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造成产业结构的低端锁定[29]。林伯强和杜克锐通过分析我国1997—2009年的能源使用效率,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落后产能退出和企业研发投入的阻碍共同导致了粗放增长模式的锁定效应,因而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16]。

我国产业升级迟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实际高度化不足,重工业比值偏大。这一方面是由于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在于市场扭曲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是有所差别的。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目的就是优先发展工业,因此包括压低要素价格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都显著促进了工业的增长。谭洪波指出工业相比于服务业会更加密集地使用土地、资本、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等要素,因而能够从扭曲的要素价格中获取更多收益,他通过对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工业的增长,但不利于服务业的增长[30]。除此之外,当前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本地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会对某些产业提供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具有高产出等特点的重工业自然就成为地方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首选目标。夏晓华和李进一采用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度量产业结构扭曲,通过测算1980—2009年间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劳动、能源的价格扭曲均会导致产业结构扭曲,其中以能源价格扭曲为甚[31]。

4.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分配领域的主要问题在于收入差距过大,其中包括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要素市场分割的特征比较明显,不同地区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要素市场扭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进而造成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同时地方分割使得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较为困难,导致这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32]。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政策限制,阻碍了规模经济的发挥;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户籍歧视使得农村居民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蒋含明通过空间面板协整方法研究发现,本省的要素价格扭曲不仅直接拉大了本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会通过空间外溢性间接提升邻近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33]。在贫富差距方面,劳动力价格低估使得劳动收入远低于资本收入,不但造成贫富差距的拉大,还可能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张曙光和程炼通过建立模型对此展开分析,说明要素价格扭曲会导致财富从一般部门向行政性垄断部门转移,以及从劳动者向资产所有者转移[34]。

5.投资消费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消费明显不足。对此,学者从经济结构转型、金融抑制和地方政府竞争等角度进行了解释。其中,政府干预所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是一个微观且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被压低的要素价格会激励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要素价格扭曲会导致收入分配扭曲,即企业的高利润和劳动者的低收入,进而造成企业投资火热和居民消费疲软的双重局面。

徐长生和刘望辉从劳动力市场扭曲出发,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劳动力价格的负向扭曲对现期消费存在消极影响,但会促进投资的快速增长[35]。陈彦斌等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资本市场的利率管制进行研究,发现其同样会刺激投资和挤压消费[36]。王宁和史晋川以修正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对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两种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均会增加投资、减少消费,并且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力更大[37]。除上述文献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要素市场扭曲对投资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例如冼国明和石庆芳利用2000—2009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和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要素市场扭曲都不利于地方投资增加[38]。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要素市场扭曲问题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多位学者从要素市场扭曲的原因、测度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这在理论上是对完全竞争市场这一假设的放松以及对市场扭曲后果的分析,在现实层面则表现为对政府作用的总结与反思。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矛盾凸显的局势下,要素市场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者们也从多个角度证明了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转轨阶段,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时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而市场自身的缺陷又使得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既要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发挥有效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又要保证政府有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至于如何在现实中平衡二者,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1]MAGEE,S.P.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Production,Distri⁃bution,and the D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1,(4):623-643.

[2]张杰,周晓艳,郑文平,芦哲.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中国企业出口[J].世界经济,2011,(8):54-68.

[3]DOERINGER P B,PIORE,M.J.Unemployment and the Dual Labor Market[J].The Public Interest,1975,(4):792-805.

[4]DICKENS W T,LANG,K.A Test of Fual Labor Market The⁃or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4):792-805.

[5]严善平.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J].管理世界,2006,(8):8-17.

[6]陈彦斌,马啸,刘哲希.要素价格扭曲、企业投资与产出水平[J].世界经济,2015,(9):29-55.

[7]王宁,史晋川.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9):149-161.

[8]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9-21.

[9]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10]杨帆,徐长生.中国工业行业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定[J].中国工业经济,2009,(9):56-66.

[11]施炳展,冼国明.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出口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12,(2):47-56.

[12]王希.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测算方法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3):43-48.

[13]SKOORKA B M.Measuring Market Distortion: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Policy and Competitiveness[J].Applied Economics,2000,(3):253-264.

[14]盛誉.贸易自由化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定[J].世界经济,2005,(6):29-36.

[15]赵自芳,史晋川.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0-48.

[16]林伯强,杜克锐.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3,(9):125-136.

[17]ZHUANG J.Estimating Distortions in the Chinese Econo⁃my: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J].Economica,1996,(252):543-568.

[18]耿伟.要素价格扭曲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多元化水平?[J].世界经济研究,2013,(9):49-67.

[19]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J].经济研究,2011,(8):78-91.

[20]戴魁早,刘友金.要素市场扭曲、区域差异与R&D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与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9):3-20.

[21]杨洋,魏江,罗来军.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J].管理世界,2015,(1):75-86.

[22]HSIEH C T,KLENOW P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4):1403-1448.

[23]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7):27-42.

[24]陈永伟,胡伟民.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J].经济学(季刊),2011,(4):1401-1422.

[25]盖庆恩,朱喜,程名望,史清华.要素市场扭曲、垄断势力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5,(5):61-75.

[26]毛其淋.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基于贸易自由化视角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3,(2):156-169.

[27]冼国明,徐清.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促进还是抑制了FDI的流入[J].世界经济,2013,(9):25-48.

[28]李永,王砚萍,孟祥月.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抑制了国际技术溢出[J].金融研究,2013,(11):140-153.

[29]鞠蕾,高越青,王立国.供给侧视角下的产能过剩治理: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J].宏观经济研究,2016,(5):3-15.

[30]谭洪波.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存在工业偏向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5,(12):96-105.

[31]夏晓华,李进一.要素价格异质性扭曲与产业结构动态调整[J].南京大学学报,2012,(3):40-48.

[32]蔡防,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4-14.

[33]蒋含明.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J].统计研究,2013,(12):55-63.

[34]张曙光,程炼.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要素价格扭曲与财富转移[J].世界经济,2010,(10):3-24.

[35]徐长生,刘望辉.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J].统计研究,2008,(5):32-37.

[36]陈彦斌,陈小亮,陈伟泽.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J].经济研究,2014,(2):18-31.

[37]王宁,史晋川.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15,(4):121-133.

[38]冼国明,石庆芳.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的投资行为[J].财经科学,2013,(10):31-42.

(责任编辑:许桃芳)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

WEI Peng-fei1,WEI Xin-yue2
(1.Tianjin Branch,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Tianjin 300040,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The reform in the factor market in China seriously lags behind that in the product market,and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of factor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also inconsistent.This not only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but also causes the adverse progres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reason,measure method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the distortions of the factor market,draw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the distortions of factor market;government intervention;resource allocation

F123.93

A

1672-626X(2017)05-0042-07

10.3969/j.issn.1672-626x.2017.05.006

2017-07-07

魏鹏飞(1991-),男,河北邢台人,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金融研究处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要素市场化研究;魏新月(1994-),女,河北邢台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要素市场化研究。

猜你喜欢
要素价格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