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城市防洪堤技术方案研究及实施

2017-10-20 07:02范南春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洪堤卵石土工

□范南春(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软土地基城市防洪堤技术方案研究及实施

□范南春(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城区涪江防洪堤工程,河滩采砂现象严重,形成较厚的软土地基,且修建工期较短。文章通过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研究,选择了放缓堤坡+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处理方案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在较短工期下软土地基城市防洪堤的修建难题,在类似地质条件、修建工期较短的城市防洪堤可供借鉴。该防洪堤经过近6a的运行,情况良好。

防洪堤;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较研究;实施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变了河流一侧为城市的历史,使河流变成城市中心河贯穿市区。但在即将开发的城区修建防洪堤,大多存在建筑垃圾较多、河滩采砂严重而形成软土地基的现象,同时面临着工期较短、建堤材料短缺的条件,这也是修建城市防洪堤经常遇到的问题。

1 基本情况

四川省绵阳市城区青义防洪堤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青义镇,长4381m,防洪标准100a一遇,河堤高度12~13m,堤坡1∶1.50,堤基宽度40~45m。该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要求一个枯水期内施工完成。在修建施工过程中发现桩号K3+186~K3+706段(长约520m)河滩采砂现象严重,场地内大多为采砂场开采砂后回填的弃料,形成大面积的软土地基。软土厚度4.50~13.40m,承载力特征值80kPa,压缩模量5MPa,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沉降变形大于要求限值,必须进行地基处理。

2 地质条件

2.1 地层结构

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从上至下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和侏罗系上统七曲寺组(J3q)砂岩和泥岩,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以灰黑色为主,分布于勘察区域全段,由采砂石后回填的漂石、卵石、粉土和淤泥等杂乱堆填而成,漂卵石含量55%~75%左石,粒径3~8cm为主,部分>20cm,稍湿~饱和、松散。厚4.50~13.40m。根据现原位测试,N120=0.90~>50击,变化大,均匀性差。

②基岩(J3q):为侏罗系上统七曲寺组中风化浅灰、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泥质粉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其顶面埋深4.50~13.40m。顶面坡度0.03%~8.82%,平均2.42%。RQD=28%~45%,平均34%。

2.2 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中孔隙性潜水,砂和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勘察期为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1.40~2.72m。

3 方案设计

3.1 方案一:软土地基开挖换填方案

3.1.1 方案简述

根据地勘资料计算,本段软基需全部挖除换填砂砾石,方能满足堤基承载力要求。以原设计堤防高度和体型确定的地基宽度保持不变,两侧按地勘报告推荐的允许开挖坡度l∶1.50放坡开挖,开挖至基岩中风化层作堤基持力层,堤基埋置深度自现有地面起算4.50~13.40m。地基开挖后堤基宽度内按堤身填筑料标准换填,两侧以原槽土回填至原地面高程。

3.1.2 处理工作量

增加开挖268522m3,砂卵石填筑223938m3;增加征地10.17hm2;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需增加一定排水量。

3.2 方案二:振冲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方案

3.2.1 方案简述

综合振冲碎石桩和CFG桩的优缺点,采用振冲碎石桩+CFG桩的复合地基,利用碎石桩加强排水、CFG桩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振冲碎石桩桩身直径0.80m,CFG桩桩身直径0.40m,桩距2m,等边三角形交错布置,桩尖到达基岩中风化层,最大桩长约13.40m,最短桩长≥4m。在基础范围线外缘布置一排振冲碎石桩,与CFG桩间隔布置。振冲碎石桩体材料采用含泥量≤5%的碎石、卵石、矿渣等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粒径40~150mm连续级配。CFG桩体材料采用C20水泥粉煤灰混凝土,塌落度3~5cm。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一层30cm厚8~20mm级配料的褥垫层(碎石垫层)。

3.2.2 处理工作量

增加开挖25740m3,砂卵石填筑18018m3,碎石垫层7722m3,φ800振冲桩25888m,φ400CFG桩38833m。

3.3 方案三:放缓堤坡+土工合成材料方案

3.3.1 方案简述

采用土工格栅进行地基加固,堤身迎水侧边坡由1∶1.50调整为1∶2.50,背水侧边坡由1∶1.50调整为l∶20;同时将迎水面原钢筋混凝土面板改为复合土工膜+混凝土预制块柔性护面结构,以适应地基沉降变形;防冲墙基底采用抛填大卵石处理,同时防冲墙采用扩大基础。堤防基础铺设三层土工格栅(PP格栅80~50kN/m)。堤身迎水面设20cm厚砂砾石下垫层,再铺设一层400g/m2的复合土工膜,最后用15cm厚的六边形混凝土预制块护面。防冲墙基底采用分层抛填大卵石进行挤密,挤密要求达到机械无法挤密为止,且大卵石层厚度≥50cm,卵石粒径≥150mm;同时防冲墙采用宽2.80m、厚0.80m的放大基础。

3.3.2 处理工作量

增加征地约4.87hm2,增加砂砾石填筑约7.40万m3,土工格栅123552m。

4 方案比选

4.1 方案经济比较

根据以上各方案的设计,进行同精度比较,工程量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三种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表

4.2 方案选择

三种方案比较见表2。

表2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较表

从工期、费用、施工难度及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选用了方案三(放缓堤坡+土工格栅)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该方案既能满足稳定、沉降等要求,工程投资较省,又能缩短工期,满足堤坝填筑至设计标高的工期要求,同时不需要预先进行堤基处理。该方案的缺点是堤防工后沉降可能较大,可通过适当加大超高加以解决。

5 方案实施

该段防洪堤于2011年2月中旬开始施工,至2011年4月底堤身填筑施工完成(预留堤顶以后施工),历时2.50个月。施工时在堤基表土清理后,填筑—层砂砾石找平,在找平层上水平铺放一层土工格栅,铺完后填筑一层砂卵石层(铺料厚度与堤身铺料相同,80cm),再铺放一层土工格栅,两端包折,三层筋材在端部连接起来。堤体填筑时根据计算出的沉降量超填,堤顶结构经过一个汛期在堤体沉降基本完成后再施工,同时堤后30m范围内场地应尽快分层回填完成。防冲墙基础采用分层抛填的大卵石挤密后,振动碾碾压3~5遍至不再下沉为止;防冲墙顶部压重体按15%的横坡填筑,外侧与原地面平。另外施工时还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堤防施工分段长度由原15m调整为10m;②为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堤基采用工地上的筛余料(大卵石)进行换填,换填深度2m;③软土地基段上下游相邻堤坡坡比采用渐变的方式连接。

6 结论

在城区修建防洪堤,对河道采砂比较严重、建筑垃圾较多而形成软土地基的情况,采用放缓堤坡+土工合成材料(混凝土预制块柔性护面)的方案,经施工检验,不但节约了工期,还节省了投资,能够保证防洪堤的安全运行。四川省绵阳市城区防洪堤经过近6a的运行考验,目前该段防洪堤运行安全、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沉降和裂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该方案用于处理防洪堤的软土地基是合适的,值得其他类似工程借鉴。

U417.8

B

1673-8853(2017)09-0058-02

范南春(1969.12-),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施工。

2017-6-5

编辑:赵 鑫

猜你喜欢
防洪堤卵石土工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追雨”又“守雨” 他们筑牢铁路“防洪堤”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深厚卵石层基坑支护案例分析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绵阳城区防洪堤工程的设计及体会
钻石和卵石
土工离心机研制概述
坚固的防洪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