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龙
[摘 要] 理论性教师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学思路,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上加强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此,就高职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渗透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高职;思政课;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74-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各个高职院校在大学课堂上开始對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让大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进行问题解决。本文就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渗透进行详细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院校课程少,学生将自由时间使用在玩上面,而不去阅览室、图书馆进行学习,学习主动性严重下降。(2)受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大学生在在学习中养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习惯,面对大学突如其来的轻松会不适应,从而造成学习缺乏主动性。(3)大学生养成了一种安逸的生活习惯,学习缺乏动力,进取拼搏意识差,就会降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大学生对时代精神、时代内涵等方面内容有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其问题解决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使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涵重新进行定位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内在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大学生就业能力教学,将思政课教学内涵重新进行定位,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二)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此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想实现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就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一系列新型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达成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就业知识体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成熟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自身知识体系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就业能力知识的理解,并为大学生搭建一些专业的课堂内外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应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拓展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
拓展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是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渗透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拓展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微信等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就业能力培养的学习内容进行丰富,提升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水平。其次。高职院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到机械制造生产车间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让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提高学生机械制造操作能力,为今后大学生的工作奠定基础。最后,高职院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联合企业在校园内举办一些交流会,让企业到学校对用人事项、用人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企业用人情况制定自身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育内容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各行各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中职院校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让大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融入社会,从而解决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梦霞,潘正钦.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4):66-70.
[2]廖敏.浅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3):142.
[3]叶碧怡.浅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渗透[J].读与写(中旬),2016,13(3):8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