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丽
[摘 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工作阶段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基于此,主要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微课制作、学生自学以及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微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细化分析,以期提升大学计算机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架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26-01
随着计算机普及程度的不断升高,企业对人才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分析可知,当前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可通过应用微课教学法的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对我国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可知,学生对参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相对不足,兴趣较低。部分学生仅能通过教学活动习得基础知识、技能。当其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时,所学计算机知识、技能难以胜任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二、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微课制作方面
微课制作质量直接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准确期间,大学计算机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计算机教材的内涵,并从相关计算机杂志、互联网等途径中,搜索相关资料,参照教学需求,将课外资料、教材内容整合成时长约为7~15min的微课视频[1]。就微课文件类型而言,应满足学生网络在线观看的要求,如将其只作为wmv、flv等格式;就微课内容而言,应保障内容主题突出,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内涵。此外,在微课制作期间,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自学体验,当基本内容制作完成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背景音乐、漫画指示图标等方式,提高微课视频的质量,使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兴趣。
(二)学生自学方面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计算机教师需将其置于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中,丰富学生的自学资源。学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或笔记本电脑等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微课视频完成自学任务。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Flash制作的微课视频为例,微课中包含Flash动画制作、时间轴使用方法、补间动画应用方法等内容。学生通过重复观察教师所提供微课演示视频的方式,掌握元件场景处理、时间轴使用等技巧。当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运用网络途径,向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提问,或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组建成讨论小组,小组共同讨论相关Flash制作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Flash制作能力。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微课的引入满足了学生的自学需求,且尊重个体化差异,自学环节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方面
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区分成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两部分。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参照计算机教材、微课视频内容,为学生讲解课时重点内容及技巧,适时引入微课,将技巧的演示转化为实践模式,帮助学生对各种计算机技巧的正确使用方法形成合理认知。除了基本的知识、技能教学之外,课堂教学的任务还包含学生自学问题统计讲解。根据所统计问题的重要性程度,按照重要性等级递减原则逐一讲解。若微课内容为某项操作技能演示,则大学计算机教师可在初步讲解完成后,直接要求学生模拟微课视频,对该操作技能进行实践演示[2]。
学生独立演示期间,计算机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仔细观察学生演示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当发现问题时,不应直接指出,而是通过侧面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仍然以Flash制作过程为例,当学生无法正确处理补间动画时,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回忆微课视频中的规范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深度及实践操作水平。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能的印象,当课堂教学结束后,计算机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巩固任务。学生自主选择巩固学习方法,若其在这一环节遇到问题,可再次观察微课视频进行深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大学计算机教师应参照教学需求,将课外资源、计算机教材知识整合在一起,制作出一个微课视频,以便学生在自学、課后巩固环节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微课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向华.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157-159.
[2]李茂林.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Flash”制作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