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瞿海琴
[摘 要] 大学生情感丰富,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自控力和心理耐挫力差。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注重个性的形成、发展和张扬,心理素质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具有积极心理学倾向的SFBT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师需要运用SFBT这种新兴的咨询技术,以完善现有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体系,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成效。
[关 键 词]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辅导;SFBT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38-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及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大。大学生情感丰富,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自控力和心理耐挫力差。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注重个性的形成、发展和张扬,心理素质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针对他们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应有所侧重[1]。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具有积极心理学倾向的SFBT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独立性和耐挫力差
艺术类大学生情感丰富,崇尚自由。由于所学专业大多要求学生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发散性思维,所以他们的个性特征较之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活泼外向,平时喜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各种场合展示自我,彰显个性。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成长过程中较少独自面对压力和挫折,因此往往独立性较差,喜欢依赖别人,遇到困难心理承受力不够强。
(二)“重专轻文”,文化基础薄弱,政治理论修养欠缺
艺术类大学生非常热爱和重视自己的专业,在专业课程学习上较为投入,对文化课普遍较为轻视。同样,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忽视政治学习,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修养欠缺。
(三)情绪反应强烈,自我意识突出
艺术类大学生情感敏感,处理事情容易偏激。
二、SFBT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一)SFBT(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主要内容
SFBT(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的创办者Steve de Shazer和夫人 Inn Berg Kim共同发展起来的[2]。De Shazer等人针对SFBT设计了包括预设性的询问、评量询问、振奋性鼓舞、赞许、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奇迹询问、关系询问、例外询问、因应询问等多项技术。
(二)SFBT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1.理解并尊重艺术类大学生,激发心理问题学生的自我修复潜能
SFBT认为,问题症状同样也具有正向功能,强调以正向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对艺术类大学生,不能够用有色眼镜对他们加以区分。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要正确认识,不可先入为主,给整个艺术类大学生贴上标签。SFBT主张,个案是自身问题的专家,面对确有心理问题的艺术类大学生,要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2.加强沟通交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探寻积极自我
SFBT认为,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沟通交流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与存在心理问题的艺术类大学生交流中,要积极运用“奇迹询问”“例外询问”“关系询问”等技术,引导他们发现自身具备的积极潜能。根据SFBT的“骨牌效应”,引导此类学生积极尝试,做出微小的积极改变。在此基础上对他们加以赞美与肯定,增强他们探寻积极自我的勇气与持续力量。
3.多级联动,为艺术类大学生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厘清问题产生的源头。对宿舍矛盾、学业压力、经济问题等心理危机的常见诱因,要及时、准确、全面地给予帮助。要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班级”三级联动机制,综合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有效方法,同时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4.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因为群体的特殊性,往往性格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处理事情容易偏激。此时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不应对他们抱有偏见,要充分尊重并理解他们。SFBT认为,不当解决方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当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因此,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合理运用SFBT的相关技术,正确进行心理咨询与干预。
需要指出的是,SFBT作为一种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对严重心理障碍的案例效果有限,面对此类学生还是建议及时转接专门的心理医生。但SFBT的操作簡便,辅导效果良好。即使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通过学习和实践也可以很快掌握,非常适合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但日常心理辅导中,我们需要运用SFBT这种新兴的咨询技术,以完善现有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体系,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成效[3]。
参考文献:
[1]李阳.艺术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4(5).
[2]徐苏兰.SFBT在解决高校“双重贫困”生问题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
[3]范成梅.SFBT模式在高职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