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英
[摘 要]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主要组织实施了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等,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药学专业和眼视光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省教育厅、财政厅启动了江苏省“十三五”期间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工作,专业群建设也是常州衛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期间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群建设验收合格,荣获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称号,目前药学专业群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对象。
[关 键 词] 专业建设;药学专业群;现代化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34-02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在“十二五”期间,我省主要组织实施了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等,我校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药学专业和眼视光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继2010年我校被评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后,2015年我校又成为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我省“十三五”期间将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我校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在达到此目标前,学校首先要建成2个以上省级现代化专业群和2个以上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省教育厅、财政厅启动了我省“十三五”期间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工作,专业群建设也是我校“十三五”期间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我校护理专业群建设验收合格,荣获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称号,目前药学专业群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对象。
一、药学专业群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药学专业建设为重点,辐射带动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两个专业的建设,形成药学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依托现有的药学专业,逐步建设和共享现有的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全面提升专业群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群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经济。
二、药学专业群的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借助已有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医疗服务机构及各级药学单位建立的校企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专业(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论证等)、课程(课程设置和精品课程建设等)、师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三个共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分析社会需求,争取建成和完善凸显药学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药学专业“三个三”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共建、三结合、三阶梯的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是指药学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药学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三阶梯”是指依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按照“三结合”原则,分专业通用能力培养、职业方向能力培养、职业方向能力强化培养三层阶梯式实施职业能力培养。
以药学专业三个方向为引导,以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流通三大岗位群为基础,同时将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经验应用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实现资源共享,打造药学专业群办学特色,培养药学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对江苏省药学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办学情况等调研,目前药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分化形成了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流通三大职业岗位群,原有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需重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在药学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和指导下,深入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流通等药学理事会成员单位,校企共同开展上述三大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调研与分析。按药学专业各职业方向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及认知规律,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合理序化,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平台+职业方向”课程体系。
专业平台课程包括人文素质课程、药学专业通用能力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与法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药学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课、公共文化课、药学人文素质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其中,药学人文素质课程包括《药学人文修养》课程和企业文化等药学专业通用能力课程:根据药学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融入药学资格标准,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药用基础化学、药用基础化学实验指导等药学专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方向课程有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和顶岗实习。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根据不同的职业方向岗位群能力要求,分别构建职业方向能力课程。其中,药品流通方向包括《药学导论》《实用药物学基础》《药物制剂基础》等课程;药品生产方向包括《药物制剂前处理技术》《药物制剂新剂型》等课程;药品经营方向包括《医药市场营销》《医院药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
为提高专业教学资源配置的效率,要以药学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加强课程群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在药学专业引领下,使专业群里其他不同专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共享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医药产业发展。
(三)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围绕核心专业“药学专业”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以药学专业主要课程内容为资源素材建设的核心。例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等课程是药学类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也是执业药师考试和医药行业企业培训的核心内容,他们所包含的内容就是专业核心资源。以方便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建设涵盖教學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录像、视频资料、教学评价、师生互动、微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重点开发仿真操作、模拟实训等数字化资源,体现实用性,增强趣味性,使专业群网络平台成为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成为师生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凸显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药学专业通用能力和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和药品流通三个职业方向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目前药学专业实训中心建有分析测试室、固体制剂实训室、药学虚拟仿真实训室、生药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药化实验室、制水室等,新开设的中药学专业的实训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基本满足学生实训、实习的需求,满足教师教学的要求,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创设职业场景和营造药学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实训教学环节,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下,针对所有实训环节,制订药学专业实训计划书和药学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编写制药实训车间设备操作SOP及制药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制度等,保障药学专业实训运行的规范有序。在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以完善制度建设和规范运行管理为重点,达到学校有关实习基地的建设标准。依托校企合作,共同制订药学专业实习大纲、药学专业实习带教方案、药学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细则、药学专业顶岗实习考核方案,确定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项目内容、项目完成时间与路径、考核办法等。开展药学专业实习带教方法研讨,提高带教质量,选派药学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检查,落实学生的顶岗实习计划,确保顶岗实习优质与安全。在药学专业实习生相对集中的实习基地组建教室,企业专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与前期课程学习形成互补,同时建立教学车间,实现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校企共同组成考核组,实施顶岗实习量化考核。各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站”,挂靠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按照药学产学研结合基地建设目标要求,依托学校建立的校企合作部和实习基地建立的校企合作站,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实习基地建设层次和水平,实现实习基地的“共建、共管、共享”。
(五)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通过药学专业师资培养带动药品经营管理、中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现3个专业的师资互动,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智”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核心专业“药学专业”带头人的业务水平,加强新开专业“中药学”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在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选拔培养骨干教师,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青年教师的药品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拓展教师双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双师型”素质的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实施“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建立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能力锻炼的制度,以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结合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开发安排专业教师到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院、药品检验所等开展实践进修学习,年均不少于1个月,促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人才转变。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获取与药学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严亚春.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1(12):83-85.
[2]李志明,谢利民.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观察与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