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志,刘洪文
[摘 要] “四步渐进”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先导,倡导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设计理论知识,同时使设计理论为深入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这种以兴趣和实践为基础,将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加强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形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和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四步渐进”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设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98-02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部多次出台纲领性文件,指出现代的中国高等院校教育应该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性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实用性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艺术贯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等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它的建设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都贯穿在专业培养方向、教学方法、课程的设置、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力度、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二、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在全国本科院校中,只有景德镇陶瓷学院依托景德镇浓厚的陶瓷艺术设计底蕴开设了建陶卫浴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教案、教材等教学资源,在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设计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建陶卫浴行业一线的设计要求,科院美术系建陶卫浴设计方向的老师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也探讨和实践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模式:刘乐君副教授主持江西省科研项目“卫浴陶瓷设计中电脑应用的新型化创意表现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和“卫浴陶瓷设计课程体系中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陈春老师参与院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立项“建陶卫浴设计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建筑陶瓷设计》课程的“产学研”探索与研究;鲁瑜老师主持了校教改课题“建筑陶瓷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创新”;陈晶老师主持了科院教改课题“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在卫生洁具设计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教学模式的探讨为建陶卫浴艺术设计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在设计课程教学中,“挤压式”教学模式没有打破。在设计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还是套用固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教与学严重脱节,不考虑教学对象思维、人才需求、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能动性等因素的变化。而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和老师的辛苦努力成反比,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在新的教育观念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建设和制定,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真正操作者和受益人。
以兴趣和实践为基础,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现在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在设计课堂上还存在着“教与学”不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学生对课程的教学不感兴趣,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缺乏,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学生的设计理论学习与课程的实践活动相脱节,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三、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四步渐进”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先导,倡导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设计课程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设计理论,同时使设计理论为深入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实践设计出发,真正意义上培养实用、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
“四步渐进”教学模式,从与课程有关的、青年学子感兴趣的专题讲座入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听课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了,学习的能动性强,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见到成效,教学质量就提高了。
系统性课程内容的安排,步步递进,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启发了学生的创新力,有助于学生实用专业技能的培养。卫浴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安排有相当一部分与企业一线的设计部门有关,它按照企业设计部门选用人才的模式进行专业课程合理地有序的安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好专业课程。一旦进入科研单位和企业设计部门,很快就会适应企业的设计模式,培养出了实用性较强的学生。
课堂上有步骤地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实践中真正掌握设计的精髓
在建陶卫浴的专业课程中,专业老师会带领和要求学生把设计的作品通过手绘效果图、3D效果图和模型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这样有序、渐进的培养模式,更加有助于学生应用性设计经验的培养。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有序地安排一线优秀设计师走进课堂和安排学生深入一线考查学习,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设计思维始终处在企业设计的前沿,做 到实用性的培养模式。
四、“四步渐进”教学模式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一)专题讲座入手,吸引入门
从现代的、实用的、与课程有关的专题讲座入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听课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题讲座方向、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团队共同研究、商量后确定的。专题讲座的内容必须是与课程相关的、较为前沿的现代设计话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来,使学生用心用脑去思考问题,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设计理念、理论、方法的讲授与专题讲座的内容有效结合
设计的基本理念、设计理论与方法是设计课程的灵魂和基石。随着专题讲座的深入,以及课程相关的设计理论、美学原理和设计方法等知识点的逐步讲解,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專业理论知识。理论讲授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概念讲解清晰、条理,抓住重点讲解,强调难点,着重方法传授。形成了运用实例的专题讲授方法,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无形中理解了设计的理念、方法,这比单纯的理论讲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示范的方法和时机的选择,教与学互动质量的提高
课堂上的教师的示范是实践教学有效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学习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在建陶卫浴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中,手绘效果图、电脑软件操作和实物模型制作等环节都需要教师的示范,示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示范的时机是关键,示范可以使学生学习操作步骤和方法,同时通过观看老师示范,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课程示范的时机是课程教师根据课程进程的需要而设定的。在示范过程中,可以进行教与学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这一步上,课程团队设计制作示范视频,让学生随时都能看到示范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课堂的延伸。
(四)定期进行实践考查、总结、归纳和评析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生目标,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学生作业进行定期的总结、归纳和评析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用心学、学得会、做得来,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研究达到的目标
(一)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
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创新力的基础。本课题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教师示范和实践考查来唤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相辅相成的发展是实用设计创新力教学的基础
在探索“设计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深化教与学的改革,探索有效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法,不断提高专业课程的教与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设计教育的关键。特别在艺术设计课程中,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之间的有效促进,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三)有效改革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建立创新力培养的设计课程模式,推动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兴趣培养+理论与实践互动”为切入点,深化专业课程的特色建设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本课题的研究也是科院正在申报的“《卫浴产品模式设计与制作》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一部分。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创新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步渐进”教学模式从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示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的动力,激发学生设计创新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感兴趣了,学习的能动性强,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见到成效,教学质量就提高了。
(二)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实用设计的学习和创新力的表现
在传统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教学还是套用固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教与学严重脱节,不考虑教学对象思维、人才需求、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能动性等因素的变化。这就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和老师的辛苦努力成反比,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的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教学模式的改变,使设计理论与实践设计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建设和制定,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真正操作者和受益人。
总之,“四步渐进”的教学模式要求课程进行的每一步必须是与课程有关的、学生能感兴趣的、能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创新力的内容,这样就要求课程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做好“四步渐进”的设计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晶,薛圣言.卫生洁具设计[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01.
[2]刘乐君,于成志.卫浴模型设计与制作[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