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红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新时代背景下,加之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型人才,因此人们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在新形势下对整个基础性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论述与分析了混合学习理论的基本定义与实际内涵、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混合教学理念的应用以及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四个主要方面,旨在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实现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增强。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理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基本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38-02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应的计算机基础性的课程,因此大学学习计算机并不是零基础,但是因为我国教育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极大地增加了计算机教学难度[1]。我国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为老师必须及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转变原有的落后教学模式,对网络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混合学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对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现阶段师生缺乏互动、计算机教学时长不足的多种矛盾。
一、混合学习理论的基本定义与实际内涵分析
混合学习理论是将传统学习模式与网络学习模式进行充分思考与反思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该学习理论主要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优势与数字化网络学习模式中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混合学习理论能够充分发挥出老师的指导性、启发性作用,并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起到主导性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中创造性、主动性及积极性的作用[2]。总而言之,混合学习理论是对多种不同技术、不同应用方式、不同学习理论进行综合运用来实施教学,主张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数字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从混合学习理论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混合学习理论主要是网络数字化学习及面授课堂教学这两种教学形态的混合;混合学习理论是多种不同学习方式的良好混合,主要包含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讲授型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以及协作学习模式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混合学习理论也是教学材料载体、教学媒体及传输介质等多种要素的混合使用。
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性课程教学时,主要采取单一授课的方式来开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活动[3]。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教学角度及思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并且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单一性。及时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及重点知识进行更好的吸收并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但是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及老师的教学精力十分有限,这种学习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疲劳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通常情况下这种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上使用一般知识点的顺序进行课堂讲解教学,缺乏对课程的系统划分,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阶段,很多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还保持着被动学习的方式,老师的灌输式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所以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体验式教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展开根本性的改革,解决好学生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新时期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性人才[4]。
三、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混合教学理念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学习理论能够为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理念,极大地实现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學的融合,将两者的优势进行互补,可以在投入较少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前期分析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对的学生年龄在十八九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发展上已经趋向于完成,个体心理变化也已经趋向于稳定。因为高职院校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生源,在学习动机及学习背景上都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并且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大的简单性与单一性,比较习惯进行独立学习,学生不具有学习主动性,缺乏学习的互动与合作,并没有良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相应的调查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计算机知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虽然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网络知识,但是却仅仅停留在娱乐及简单应用的层面上,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很多学生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能够在宿舍上网,学生之间也通过邮件、QQ等多种途径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网络平台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二)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展开必须依托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是整个教学评价合理进行的依据。设定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在教学要求与大纲框架下对课程结构进行确定,从而制订计算机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且将课程目标按照每课时及单元进行划分,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实际的学习目标。混合学习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设置的教学目标为: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理论及基本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其次,让学生具备高度的信息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基础的办公软件,能够将数据与信息通过演示文稿、文档以及电子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达;最后,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完成信息查找、信息加工以及信息整理等多种工作,对计算机能够熟练操作,实现对简单问题的有效处理。
(三)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习者为了能够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在教学设计中学习活动是其基本单位,学习活动中学习任务是核心要素。Moodle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学习工具,从而支持多种不同的学习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模块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网络课程教学,按照不同的主题划分活动,并且将活动分为协作活动及个体活动。在授课之前老师可以进行课前初学,或者在平台上提出相应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6]。在课程开展中对课程的重难点给予讲授,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作品展示及作业提交,全面落实“前移后续”的教学理念。
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一)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都知道,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应用以及老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关系。每一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知识点以及背景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中主要包含案例教学法、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而混合学习理论就是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体,是今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式。
(二)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
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与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合作,全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途径,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进行结合[7]。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老师需要对不同专业与计算机应用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通过学生今后从事工作与计算机应用程度的具体情况掌握,编制教学大纲并及时制订教学计划,保证能够在计算机教学中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能够确保学生所学计算机知识能够在工作领域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体系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能力,从而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及工作中存在的相应问题。文章主要围绕着混合学习理论的基本定义与实际内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混合教学理念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四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
参考文献:
[1]陈桂珍,邓文雯,倪懿.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时空,2012,8(1):46-48.
[2]周子立.高職计算机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改革: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93-96.
[3]刘云,严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12(4):64-66.
[4]邱苏林.计算思维导向下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6):49-52.
[5]翟玉峰.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视野下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J].计算机教育,2015(12):102.
[6]张晓兰.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基于整合NCRE的教学改革[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7(2):47-50.
[7]张娜.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的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