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利工程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水利建设工程浩大、耗时长、影响因素众多,因而施工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处理都与到施工质量直接挂钩。本文分析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和控制保证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影响因素;对策
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尤为重要。人员管理、材料设备供应、施工技术、监督把控、团队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决定着工程的顺利建成。因此项目法人和各承建单位需要密切配合,每一个过程都要严肃对待,把问题出现的机率降低到最小。
1.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材料
水利工程以原材料作为施工基础,需要多种多样的原材料,而且需求量巨大,因此要全方位监理控制,杜绝因材料不合格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的原料负责人因为经济利益利用地位以权谋私,采买人员对于施工的专业知识或项目了解度不够,不能有效的检查保证采买原材料的质量。
1.2 技术设备
施工设备的耗能性与安全性需要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要选择高效、安全可靠的设备。水利工程一般都要结合实际环境和地形特点分析技术操作问题,探讨可行性等。因此在技术设计上必须十分谨慎,并从经济、监管等各方面考量,综合分析,严格遵照既定程序,确定最佳实施方案。
1.3 现场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宏大,周期较长,施工时的气候地形环境会不断地变化。施工的温度、湿度、水质情况等对建筑材料的影响,都是复杂且不易控制的。工程负责人应当随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施工的方案进行改进,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减少环境变化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1.4 人力资源
水利工程涉及到的人力资源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来说,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项目责任感,这样才能为工作人员树立榜样,调动起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完成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尽心尽责,为项目工程的质量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应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对策
2.1 严格监控设备材料
把控好原材料质量和设备科学合理应用,是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加强检验检查配件、原材料,制定质量标准,使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所依据,避免使用到不合格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不能为了节省经济成本,偷工减料,谋取私利。选择工程设备时,要考虑其经济实用性,以技术先进、运行效率高和安全稳定为主要参考。平时要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定期修整,以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避免延误工程进度。
2.2 依照程序推行水利建设
贯彻实行水利建设四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有总责任,对项目主管部门也要负责。其次,工程的招标投标制是为了选择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建立、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这一程序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执行,不得出现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投标人的恶性行为,妨碍工程建设的进度。要对每个投标企业进行严格审查,查看他们以往的工程业绩和企业资质,杜绝中标项目层层转包、主体工程分包的现象,实在要分包,施工企业也必须满足相应的资质要求。再次,监理机构应当人员到位,编制监理计划,合理制定实施细则,对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查点到位,以保证万无一失。最后,工程建设中合同的条件都要满足科学、全面、规范、合法的要求。各参建单位应当正确管理合同,以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等有所依据,做好预算,以法律形式公正地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纠纷而延误工期。
2.3 制定合理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人力资源的分配、经济投入、技术支持、材料采购、设备购置、场地环境监测、施工内容分配等等都要有一个详细合理的规划。并且,在因为自然环境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变动影响下,需要及时更改完善工程方案或施工工艺,以使工程项目能够按照计划有序高效进行。
2.4 加强工程监督管理
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便于在工程建设中更好地监督与管理施工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需根据工程要求,制定明确的监理目标,对工程进度、施工计划、人员分配、原料设备等监督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有所依据,以制度正规矩,以规矩成方圆。同时,还应当制定详细的监理细则,具体包括施工过程中各个程序质量标准、验证检查、质量评定及验收等方面的规定。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发挥好管理监督职责,工程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任务,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来执行施工建设,知道自己在施工时质量控制中需要做到什么,怎样去做以达到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应当及时上报,管理负责人积极处理解决,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2.5 组建高素质施工团队
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对于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他们的思想建设,使他们认识到质量监控在整个施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加强督导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工作;对于施工操作人员,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其熟练掌握水利施工专业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不断提高施工建设水平。在工程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管理和施工人员通力协作,默契配合,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解决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十分必要。比如将工程项目细分,工程设备交予个人管理。能够高效攻破技术难关,按时完成任务的项目小组应当受到嘉奖;能够使设备高效运行并做好整修、保养、维护工作的个人也应当予以嘉奖,以此提高整个工作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工程重视程度。
结语
为了有效把控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要深入分析原料设备、人员分配、环境监控、质量监管及团队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抓住问题关键,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解决策略,使水利工程高效有序、稳定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泽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研究[J].门窗,2014,10:282.
[2]梁长海,张雷.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硅谷,2010,22:158.
[3]邱以清.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质量探索,2016,01:24-25.
作者简介:吕望龙(1988-8),男,汉族,湖北荆门,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